仕奇实业股权变更 收购方深圳华业遭多方质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2月06日 12:02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谢飞 深圳报道 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仕奇实业未来的新东家深圳华业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依旧岿然,并且在1月28日,仕奇实业又坚决地公布了关于此次收购的股东持股变动报告书。近日,记者对迷雾中的仕奇实业收购方深圳华业进行了近距离的探访。 探营深圳华业 “我们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这是记者接触深圳华业后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1月的深圳,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记者刚刚说明采访关于华业收购仕奇实业股权的来意,深圳华业的办公室人员就立即下了逐客令。所有的相关办公人员甚至拒绝与记者交换名片。 但在临走前,记者还是想方设法见到了华业的董事长巫喜明。巫大概正在签署文件,对于记者的到来非常诧异,听说是关于收购的事情立即说“去找办公室的马小姐吧”,然后与记者握手示意告别,他也同样不肯交换名片。在临走时,办公室的人员更是很直白地说:“你不用再过来了,没用的。” 这就是记者在深圳见到的仕奇实业的未来控股股东深圳市华业发展有限公司。2002年12月26日,仕奇实业公告了这桩股权买卖:深圳华业与仕奇集团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深圳华业拟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向仕奇集团收购其持有的仕奇实业29%股权。本次收购完成后,深圳华业将持有、控制仕奇实业29%股权,该部分股权性质将由国有法人股变为法人股。收购完成后华业将成为仕奇实业第一大股东。 在2003年1月7日,依据证监会的新规定,仕奇实业又召开了董事会,特地审议了这次转让,并在公告中申明:“董事会在获知股权转让后,尽最大可能地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对收购方的资信情况、收购意图、是否有后续计划等方面进行了了解。”还特别强调:“公司董事会注意到收购方是以房地产、物业管理为主营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在深圳市建设了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项目,拥有较为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具有支付能力。”引人注目的是,在这次董事会上,仕奇实业董事朱广军(来自公司上市时五家发起人之一的包头信托),投了反对票。 仕奇实业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仕奇集团的转让受到了部分人士的质疑,而公告中的表态实际上就是为了应对现在股东及投资者对这桩买卖的怀疑。 蹊跷的低价转让 公告中提及深圳华业的两位关键人物,一位就是记者在深堪大厦见到的巫喜明,另一位则是田强。公告中,深圳华业由这两位自然人所有,深圳华业注册资本1.6亿,田强个人就出资1.348亿,巫喜明则出资2520万元,但颇为蹊跷的是,董事长并不是由股权高达84.25%的田强担任,而是由巫喜明出任。 翻开深圳华业的历史却发现层层疑惑。深圳华业突然冒出的两个自然人实际上仅仅出现在股权收购一个月之前,在这之前,深圳华业由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新高投资有限公司(NEWCOTTINVESTMENTSLIMITED)控制。而就在2002年11月,新高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公民巫喜明、田强签订股权转让合同,新高投资有限公司将其所持100%的股权中的90%以人民币2520万元转让给巫喜明,其余10%以人民币280万元转让给田强。 田强或者巫喜明就是深圳华业的最后控制人吗? 业内人士分析,从去年11月的那次转让上看,疑点颇多。最明显的破绽是,新高投资将全部股权转让给田强和巫喜明两位自然人竟然是以注册资本计价,而不是以净资产计价,即将整个深圳华业仅仅以2800万的注册资本比价全部转让给两位自然人,巫喜明用了2520万获得90%的股权,田强用了280万获得10%的股权。业内人士表示,仅仅是深圳华业开发的几处房产恐怕价值都要上亿,两个自然人仅仅以2800万就得到深圳华业100%的控制权实在是蹊跷。 任何人都不会做这种赔本的买卖,但深圳华业就这么做了。深圳华业究竟玩的是什么游戏?谁又是深圳华业背后真正的控制人? 最终控制人 深圳市房地产协会的人士表示,深圳华业在深圳地产界属于中等水平的地产商,近年开始了一些大楼盘的投资。 公告显示,深圳华业在1985年由深圳市物业发展总公司(以下简称深物业,该公司1992年在深交所上市,代码为000011)、华美广州公司、香港思豪地产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当时注册资本为600万元。后来深圳华业股权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1989年,华美广州公司和香港思豪地产公司退出,将全部股权转让给深物业,完成后,深物业又将其持有的股份的三分之二转让给香港均裕发展有限公司。在1993年,上市后的深物业彻底退出了深圳华业,将手中的剩余全部股份转让给香港均裕,至此,深华业变更为外商独资企业。到1999年,香港均裕又将全部股份转让给BVI公司新高投资有限公司。 深圳华业完成了由合资到外商独资的过程,到2002年11月,也就是深圳华业收购仕奇实业股权前夕,新高投资又将全部股权转让给了中国公民巫喜明和田强。深圳华业又从外资变为非外资企业。华业走了一圈之后又回来了。 知情人士透露,其实在1989年,华美公司和香港思豪公司以及其后深物业退出之后,深圳华业的几次转手实际控制人都没有发生变化,由合资变为外商独资是为了获得政策上的优惠,1999年股权转让给BVI公司,则是为了税收优惠。那么深圳华业的幕后控制人到底是谁?这位在深圳地产界多年的圈内人士透露,他们的老板应该是周文焕,“我们谈生意也通常是和周文焕谈,我不认识巫喜明和田强。” 周文焕,在收购公告中身份仅仅是深圳华业的董事,伯利兹国籍。记者随即在深圳市工商局查阅了深圳华业公司自1985年以来的注册资料,周文焕,47岁,广东汕头人。在1989年香港均裕接手深圳华业之后,一直由周文焕担任深圳华业的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即使在新高投资入主深圳华业之后,深圳华业的法定代表人以及董事长变更为陈成宏,但注册资料“股东委派意见”中显示,陈成宏仅仅是股东的委派,而周文焕是委托签字人。这说明深圳华业直到2002年11月转让给巫喜明和田强之前,周文焕仍然是实际控制人。 那么去年年底转让之后,周文焕是否就出局了呢?很显然没有,周文焕仍然是董事。深圳华业以不可思议的低价转让,业内人士认为这不可能是真正的股权变化,巫喜明以及田强应该只是出头人物而已。周文焕极有可能仍然是深圳华业的最后控制人。 那么另一个问题是,深圳华业为何要玩这么麻烦的股权游戏?武汉证券的余凯认为这很可能是为了收购的方便。由于之前深圳华业是外商独资企业,深圳华业估计直接收购仕奇会带来很多的麻烦,于是在去年11月,由巫喜明和田强两位具有中国国籍的高管出面收购深圳华业,从而使深圳华业变为非外资企业。但令深圳华业始料不及的是,证监会、财政部和国家经贸委在去年11月联合发布了《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样一来深圳华业费尽周折的股权变更恐怕只是白忙活了一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