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论语系列之岁末特篇:千年未有之变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1月31日 13:38 新浪财经 | ||
特约撰稿 缥缈 这是马年最后一期股市论语。 继周一大盘向1500点展开进攻后,市场继续第六天向1500点发动攻击,非常平稳,并且在年未的尾盘第一次把今年的指数拉近了1500点,目前上方是半年线,1512点,属于超强 由于有关节日消费,央行也在回购市场大额度开放银根,以缓解机构的资金压力,以及打击目前极为猖狂的“代币券”。应该说,进一步放松信贷,只是一种暂时选择,不会对市场构成实际支撑,节后,会有一段继续收拢资金的过程,指数还有可能短线回调。 在此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同志在“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上说,大力发展货币市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他预计2003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分别增长16%左右,现金(M0)净投放控制在1500亿元以内,全部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8万亿元左右。 周小川说,2002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人民银行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年初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改进作风,突出重点,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周小川指出,200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要进一步发挥利率、汇率的杠杆作用,稳步推进利率管理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化货币市场的融资和投资功能。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增加交易工具,扩大交易主体,促进国债、企业债、政策性金融债市场的协调发展。继续支持票据市场发展。丰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增强其政策影响。适时出台同业借款的管理规定,拓宽商业银行融资渠道。 反观市场,到收盘为止,对节前攻克1500点有分歧,各大机构,主张不一,从各自的持仓股票看,已经大部分开始走低,但并无减仓迹象,大盘继续缩量。 目前,经过盘中反复震荡,反复试盘,交投平稳。收在1500附近,这说明,投资人本来无心在年前引发事端,目前,在亚洲的外围市场,大多已经收市,从收盘看,都非常平稳,我们不可能出现意外波动,这种整体的趋势,也就可以理解。 目前,在技术层面上不存在压力位,整体仓位稳定,而上市公司的资产整合活动,也已经逐渐展开,电力、制造业、进出口公司,一个比一个干得好,对于MBO,由于争议较多,真正的原因,大家都不讲,关于人民币购卖力价值,是一个大家都回避的分析,因此,我也不多说了。 不过,在总的发展前景下看问题,1500点也不可能是高位,我们国家,在未来18年中,宏观经济还要有较大的增长幅度,那么,我们不说“翻两番”,我们就说翻一番,也应该是3000点,不过,盘内这些股票,10年以后,可以完全生存且不被并购、重组的,恐怕也不很多。 要正确看待趋势,我们不但要关注资金面,还要关注资产运作的费用、管理的费用以及重组的费用、政策的“容忍度”,究竟如何?目前,这方面的前景,可以乐观。 事实上,在投资者心理上,现在的1500点,还是比较重要的关口,大盘在节前收稳在1500点附近,对积极吸引场外资金入市,推动市场行情向纵深方向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此点位有可能是机构发动春季攻势的出发点,也在节日期间,给市场留下不少“悬念”。 对于中国股市的主要变化,此前,我们已经用了近十期的篇幅,在总体上,只表达了一个观点,对于新年的股市,可以乐观,弹性很大,中国有所谓“三羊开泰,万象更新”的说法,新年新气象,一切都是在可控、平稳地过度之中。 证监会主席尚福临同志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年要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继续加强证券期货法治工作;大力推动诚信建设;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提高上市公司规范化运作水平;不断改善市场结构。 这次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于1月24日至26日在京召开。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做了题为《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做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工作报告。他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温家宝副总理在全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扎扎实实地作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 在讲话中,尚福林对当前我国证券期货市场的发展形势做了全面分析。 目前,中国证监会是按照“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八字方针,大胆探索、借鉴经验、总结教训、不断规范的基础上做工作。 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境内上市公司已达1,224家,累计筹资7,071亿元,投资者开户达6,884万户,证券公司126家,总资产约5,700亿元,营业网点达2,900多个,基金管理公司21家,证券投资基金71只,基金规模1,319亿元。期货市场在规范整顿的基础上,获得了新的发展,去年交易额达到39,500亿元。 从总体上看,我国证券期货市场已经具有相当规模,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筹集资金、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同时,尚福林还指出,我国证券期货市场是“新兴加转轨”的市场,目前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因此,“证券期货市场规范发展的目标是长期的,推进目标实现的具体工作是有阶段性的”。 把前述的这两个重要的讲话放在一起,深入地对比、学习这两个重要讲话,我们的感觉,是中国股市上,一个比“国有股”与“法人股”更为重要的制度化的进步,终于有可能在新的形势下,破茧而出,这将是一场真正可以化蝶的巨变。 我们认为,如果将“国有股”与“法人股”视同为机构的“一般质押物”,则中国股市的问题并非难解。 其中,一是我们在去年所提出的那个“时间的渐进选择”,也就是关于《百喻经》的诘难(详见《股市论语之七十一》)。第二,按正规的交易市场,中国股市的投资价值,恰恰不是在于“国有股”如何解决,而是在于国有股的真实价值,在于“银证不通”的市场,仍然还是一个不完全市场。 而这一点,我们的先人,其实是在一百多年以前,就曾经有过分析。 所以,我们认为,新一届的政府财经高官的有力“配置”,为逐渐解决这一有关市场“本质功能”的问题,提供了相当有利的外部条件,这在前述的两个重要“讲话”之中,也是可以体会的。 回顾中国证券市场所走过的历史,可以追及一百多。前不久,李培林教授曾有一篇文章,文中提到:对于中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学者引用当年梁启超在“五四”时期的提法,认为目前中国正面临“变局”。 文章说:“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推翻帝制和新中国的成立,可以说是政治上的‘千年未有之变局’,而‘五四运动’,可以说是文化上的‘千年未有之变局’,我们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可以说是经济上的‘千年未有之变局’。对于这个大转变时期,经济学的概括是从计划经济或再分配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法学的概括是从礼俗到法理或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型,社会学的概括是从乡村的农耕的社会向城市的工业的社会转型,总的来说,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对于中国社会的“大变局”,有一点,其实还有必要研究一下中国的近代史料。我们认为,以梁启超当时所见,决非仅涉及了“文化”与“政治”上的变局,其实也已经涉及了“经济体制”上的“大变局”,主个变局,不是自1978年开始的。看不到这一点,也就无法正确地评价我们当前所进行的改革。 不算工商业、金融业,仅以证券市场为例,在我国,其实自甲午战争之后,就已经有了“证券”。这一进展,不但要远远领先于“五四运动”的“文化变局”25年,也早于辛亥革命的“政治革命”17年,所以,这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经济变局,永远都会领先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变局。 我们天天在股市炒股,那么,有一个问题,中国是什么时候有的股票? 据历史记载,是清代的光绪年间。光绪曾经诏准印造“昭信股票100万张”,总市值为一亿两白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种官方发行的、名叫“股票”的金融产品。当然,它的实质是不可私人交易的“证券”。 这个昭信股票,是由“政府”、也就是皇上所颁行的。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马关条约》,除了有关领土的内容之外,一项重要内容是,清政府赔偿日本为侵略而花销的军费,总额为库秤银1亿两。 这笔赔款是分期偿还。到1898年,第四期赔款即将到期。如果举借外债,列强说不定又会趁势提出苛刻的附加条件。当时,一位名叫黄思永的大臣上“折子”,提出发行“自强股票”,动员全国臣民筹措资金。 内阁衙门讨论之后认为,这个方法新奇、可行,即谕令户部承办。户部接到指示后,很快就拟定了17条章程,并奏请朝廷施行。根据户部的计划,“股票”发行总额为1亿两,面额分为100两、500两和1000两三种。这个昭信股票,按今天看来,它实际上就是20年期的付息国债,年息4厘(也即4%,这个概念,我们今天仍然在延用),其中,前10年只支付利息,后10年开始本息一并偿还。“昭信股票”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第一只证券”,据说在规则上,已经可以抵押转售,但抵押转售时应到主管机关备案,这比我们今天的股票,流通性还要好一些。 所以叫“昭信股票”,当时是意为向天下表示有“朝廷的信誉”作为担保,大家可以放心购买。据史料与记载,当时的户部,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昭信局”,各省则设立“昭信分局”,办理这种公债的发行及偿还事宜,这也是中国最早的“券商”。 至于发行方式,清朝政府已经预计到面对新生事物,一般商人和普通民众大概不会理解其中奥秘,尤其是对财政面临严重问题的政府发行的债券,民众多有怀疑。因此,政府要求官员发挥表率作用。皇上下令,各级文武官员,无论是现任还是候任的“均须领票缴银,以为商民之倡”,官员率先掏钱,购买“股票”。 当时,恭亲王代表皇室率先认购,他共计买了2万两银子的昭信股票。但是昭信股票,后来发行失败,由清政府予以“回购”(这也是中国第一次退市的“证券品种”)。 有了“昭信股票”之后,此后发行的股票,络绎不绝。其中,也有很多著名的企业为回购外商股权,而发行公众股票的案例。 据梁启超在1910年以前的统计:“其最显著者,则有若招商局,有若粤汉、川汉各铁路,有若大清、交通、公益、信义各银行”、“集成股本数年,路未筑成一里,而年年将股本派息”,当然,这就是中国最早的“蓝筹股”,现在的沪市的招商银行(600036),其大股东,也发行过在那时就可以上市流通的股票。 进入20世纪之后,中国的局势更加动荡,政府控制力逐渐削弱,在政治的夹缝中,中国外贸商业、企业开始发展。尤其是在上海,股份制公司大批上市,而有了股份公司,就必然会有股票交易。于是,上海的租界里逐渐自发形成了以茶楼为日常联络地点的股票买卖市场。其中,有些交易商决心创建一个集中的股票交易市场。1914年,上海12家股份公司成立上海股票商业公会,以彼此对做方式交易政府公债、铁路债券、公司股票和外汇。这是中国第一家股票交易商协会,据郑逸梅先生的《笔记杂札》,交易所位于上海法租界与新区的一个边缘“街区”。 在此期间,有两个人对于股市的发展,功不可没。其一是“宰相合肥天下瘦”的李鸿章,另外一位就是梁启超。 其中,李为实干家,梁是理论家。梁策划,李实施,配合相当默契。说一句最实在的话,对于证券的种种研究,我们今天的水平,也并没有超出梁启超先生。 我之这么说,当然是有根据的。我见到过梁先生在1910年所撰写的一篇文章,确切地说,这也是一篇证券行业的“研究报告”,题为《敬告国中之谈实业者》,原文发表于在1910年11月2日,据今足足地有90多年。 文中说当时的中国股市,是“不惟未兴者不能兴,而已举者且尽废,国家破产之祸,且迫于眉睫”。必需“知困然后能自强”。 梁启超说:今我国人前此既瞢然无所觉,及今几经败绩失据,犹复漠然无所动于中。不惟当局施政,不思改辙;既有言论之责者,亦未闻探本穷源以正告国人而共谋挽救,吾实痛之,乃述所怀以为此文。所宜陈者万端,此不过其一二耳。 在文中,梁启超主要是根据他所考察过的英国和德国的证券市场,谈到当时的中国股市,存在几大“弊端”。 什么“弊端”呢? 首先,股份有限公司必在强有力之法治国之下乃能生存,“中国则不知法治为何物也。” 第二,股份有限公司必责任心强固之国民,始能行之而寡弊,“中国人则不知有对于公众之责任者也”。 梁先生指出:虽在欧美诸国,法律至严明,而狡者尚能有术以与法相遁,而况于绝无纲纪之中国乎?中国“人心风俗之败坏,至今日而已极,人人皆先私而后公,其与此种‘新式企业’之性质,实不能相容。故小办则小败,大办则大败,即至优之业,幸而不败者,亦终不能以发达。近数十年来,以办股份公司之故,而耗散国民资本者,其公司盖不下数千百,其金钱盖不下数万万,今固无从缕举。其最显著者,则有若招商局,有若粤汉、川汉各铁路,有若大清、交通、公益、信义各银行,皆其前车也。就股东一方面观之,以法律状态不定,不能行确实之监督权,固也;而股东之怠于责任亦太甚,乃至并其所得行之权限而悉放弃之,以致职员作弊益肆无忌惮。” 当时,由于中国“阻公司之发达者,则职员与股东实分任其咎也。大抵股份公司之为物,与立宪政体之国家最相类:《公司律》刚譬犹宪法也,职员则譬犹政府官吏也,股东则譬犹全体国民也。政府官吏而不自省其身为受国民之委任,不以公众责任置胸臆,而惟私是谋,国未有能立者;而国民怠于监督政府,则虽有宪法,亦成?石。是故新式企业,非立宪国则不能滋长。盖人民必生活于立宪政体之下,然后公共观念与责任心乃日盛,而此两者即股份公司之营魂故也。” 在文章的《附言》之中,梁先生还分析了弊端的成因,他说: 首先,是“中国之股份公司,其股东所以不能举监督之实而坐令职员专横者” 其次,“公司之成立,往往不以企业观念为其动机。如近年各铁路公司、矿业公司等。大率以挽回国权之思想而发起之。其附股者以是为对于国家之义务,而将来能获利与否,暂且勿问。此其纯洁之理想,宁不可敬?虽然,生计行为不可不率循生计原则,其事固明明为一种企业,而等资本于租税,义有所不可也。以故职员亦自托于为国家尽义务,股东且以见义勇为奖之,不忍苛加督责,及其营私败露,然后从而掊击之?则所损已不可复矣。此等公私杂糅、暖昧不明之理想,似爱国而实以病国也。” 其三,“凡公司必有官利(国有股,呵呵),此实我国公司特有之习惯,他国所未尝闻也。” 梁先生说:夫营业盈亏,岁岁不同,势难预定。若虽遇营业状况不佳之时,亦必须照派定额之官利,则公司事业安能扩充,基础安能稳固?故我国公司之股份,其性质与外国之所谓股份者异,而反与基所谓社债者同,夫持有社债券者,惟务本息有著,而于公司事非所问,此通例也。我国各公司之股东,乃大类是,但求官利之无缺而已。职员因利用此心理,或高其官利以诱人,其竟由资本内割出分派者,什而八九。(最著者如奥汉、川汉、江西等铁路公司,集成股本数年,路未筑成一里,而年年将股本派息。中外古今岂闻有此种企业法耶?)股东初以其官利有著也,则习而安之,不知不数年而资本尽矣。 第四,公共观念与责任心之缺乏,其为股份公司之阻力者既若彼矣,而官办之业则尤甚。 梁先生指出:今世各国,或以匡民力所不逮,或以防自由竞争之,往往将特种事业提归官办,而于全国国民生计所补滋多,而股份公司之缺点,时或缘官办而多所矫正。何也?官吏责任分明,惩戒严重,其营私作弊,不如公司职员之易,而人民监督政治之机关至完密,益不容其得自恣也。我国则异是。官吏以舞文肥己为专业,而人民曾莫敢抗,虽抗亦无效,故官办事业,其秽德更什佰于公司。近年来,全国资本荡然无复存者,岂非官办实业蚀其什八九耶?故我国民诚不愿现政府之代我振兴实业,更振兴者,举国为沟中瘠矣! 对此,梁先生认为,“股份有限公司必赖有种种机关与之相辅,中国则此种机关全缺也。” 股份有限公司之利便于现今生计社会者不一端,然其最大特色,则在其股票成为一种之流通有价证券,循环转运于市面,使金融活泼而无滞也。盖寻常企业,必须俟其企业完了之后,始能将老本收回。(例如以千金开一铺店,无论每年所得溢利几何,要之皆此千金之子息。若欲将原来之千金收回,则必在店铺收盘以后也。)股份公司之股票则不然。吾今日买得之,若明日需用现钱,或见为有利,可以立刻转卖之;即不转卖,而以抵押于银行,亦可以得现钱。股票之转卖抵押,虽一日千变,而公司营业之资本,丝毫不受其影响。其为物至灵活而富于伸缩力,既便于公司,复便于股东,而尤便于全社会之金融。故其直接间接以发达实业,效至博也。“而所以能收此效者,则赖有二大机关焉以夹辅之:一曰股份懋迁公司,二曰银行。” “股份懋迁公司为转买转卖之枢纽,银行为抵押之尾闾。不宁惟是,即当招股伊始,其股票之所以得散布于市面者,亦恒借股份懋迁公司及银行以为之媒介。” 今中国既缺此两种机关,于是凡欲创立公司者,其招股之法,则惟有托亲友展转运动而已。更进则在报上登一告白,令欲入股者来与公司直接交涉而已。以此而欲吸集多数之资本,其难可想也。而股东之持有股票者,则惟藏诸笥底,除每年领些少利息外,直至公司停办时,始收回老本耳。若欲转卖抵押,则又须展转托亲友以求人与我直接,非惟不便,且将因此受损失焉。 夫股份有限公司所以能为现今生产界之一利器者,在于以股票作为一种商品,使全社会之资本,流通如转轮。(公司所产之物既为商品矣,而公司之资本,复以证券之形式而变为商品。是故公司之土地、房屋、机器等,本已将资本变为固定性,宜若除公司外,同时更无人能利用之矣。然寄其价值于股票中,则忽能复变为流动性,得以展转买卖抵押,是同时有多数人得利用本公司固定资本之一部分以为新资本也。故社会资本之效力可以陡增什百倍。凡有价证券,皆以增加资本效力为作用者也。岂惟股票,彼国债、地方债、社债等,皆同此作用者也。又银行之兑换券、期票、汇票、支票、拨数账薄等,皆同此作用者也。欧美各国有此种种利器,常能以一资本而当什百资本之用,其所以致富皆在此。我国人最当知其故而师其意也。) “我国股份公司,全不能有此作用,是股份公司之特色,失其强半矣。是故人之持有资本者,宁以之自营小企业,或贷之于人以取息,而不甚乐以之附公司之股,此亦股份公司不能发达之一大原因也。” 原文很长,有一万多字,不过,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中国的股市,很早已经就办得不错,大致与我们今天的水平,不相上下。交易所(既股份懋迁公司)我们今天也只有两家官办的,而“银行为抵押之尾闾”,自梁先生从1910年开始呼吁,后曾经解决了,但是以我们现在的市场,还正在“设法”解决。 当时,梁先生还进行预测说:“今之中国,苟实业更不振兴,则不出三年,全国必破产”,这也真是神乎其言!因为这篇文章发表的第二年,辛亥革命暴发,于是清王朝真的彻底“破产”了。 斯人已逝,遗惠于今。 今天,在市场面临重要选择的历史关头,我们重温梁启超先生的《敬告国中之谈实业者》,感觉言犹在耳,这不是简单地随笔抄录的古文,我们认为,这些文字,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经典。 希望大家,特别是证券业的主要研究人员,可以找来一读,我们希望大家千万不要把这篇文章当成古文看待,我们可以将它看成是一卷《证券史》,它可以让我们重温中国股市青春且沧桑的岁月,默诵前人那些最深沉的叹慰:“盖为一小国之宰相易,为一大公司之总理难,非过言也。”这才是“中国千年未有之变局”的道理所在! 另外,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大约在这篇文章的9年以后,在1919年2月,上海的交易所公会被正式改组为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到1920年5月,由政府农商部批准开始营业。 反观历史,“昭信股票”虽然没成就大事,旧中国上海的股市也没成就大事,但是我们仍然看到市场的自发力量,顽强地诞生出新中国的证券市场。 今天我们知道,在新中国,第一只可以完全称为“股票”的东西,出现踞今,并不很远,从1981年起,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就开始发行各种债券、股票。1986年8月6日,沈阳市信托投资公司率先在全国展开有价证券场内交易活动。 此后,沪深两市的成立乃是顺理成章的事情,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此时距“上一间”同名交易所的关张,已有41年。当然,名字虽然相同,性质却完全不同。 更重要的,5天之后,邓小平同志在深圳斩钉截铁地说:“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当时,深圳证券交易所,已经获准成立。当年,小平同志曾经笑着对大家说:“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是不是?” 一个古稀老人的讲话何以如此深刻地影响中国的历史进程?这些讲话看似平白朴实,却成为一种历史性的话语。是的,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我们的改革大业,再也不会回头! 当此新春之际,我们感谢大家对我们的鼓励,长时期以来,大家的每一则留言,我们都非常认真地对待,在此,我们衷心地感谢大家,并祝祖国繁荣、富强!祝勤劳、智慧、坚强的父老兄弟,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新年!我们祝所有朋友们一切都好,理论、实战,双获丰收! 我们认为,新年将是颇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也许现在我们如何估计,也可能会显得悲观,毕竟,我们正处于“千年未有之变局”中。 按前几年的惯例,我们步前韵,仍然以诗词贺岁,为新的一年,增添更多的喜庆与气氛。 《小词贺岁》 俨同运甓大道迁, 镇日敲棋两悠然。 代谢几人称国手? 海雨天风五百年! 斜月尽,起霞烟, 转瞬兴亡在杜鹃。 闻道野花发陌上, 雪舞春回泗水边。 最后,我们共祝所有的朋友新年新气象,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日进斗金,肥羊拱门,买进股票就涨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