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陈出新春潮涌动 伞型基金破冰之旅有多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1月24日 07:5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 ||
□本报记者黄丽 不可否认,作为国际基金市场主流品种的伞型基金,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基金业的关注与青睐。从早在两年前就开始酝酿、准备该类基金品种的融通基金管理公司,到两个星期前向证监会报送伞型基金发行申请的招商基金公司,以及嘉实、国泰、湘财合丰等多家基金管理公司均无一例外地将目光“锁定”伞型基金。然而,由于业内对伞型基金在产品创新 推陈出新春潮涌动 从伞型基金在国际基金市场的发展来看,目前该类基金品种已经成为国际基金市场的主流。以香港为例,截至2002年3月末,伞型基金数为150只,旗下子基金共1537只,而单一基金只有203只,伞型基金及其子基金形成了香港基金市场的主体。比照国际基金市场的发展及现状,结合中国基金业发展情况,有业内人士大胆预言,伞型基金将成为我国基金市场的主流品种。 近年来,随着基金市场的迅速发展和对基金产品认识的加深,相当一批先知先觉的基金公司开始着手伞型基金的前期准备工作。例如,自2001年开始,融通基金管理公司就初步设计了包括三只风格各异的股票子基金的伞型封闭式基金。最终,融通按照国际通行的基金品种基本分类原理,从投资者的需求与市场环境出发,将伞型基金的组成设定为债券基金、被动型股票指数基金和主动型股票基金,同时准备引入开放式基金发行上市交易的创新方式,形成了相关的产品方案,并完成了有关的申报、技术系统和营销的前期准备工作。 湘财合丰基金管理公司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设计,也拟将其发起筹建的伞型基金按行业划分为成长类、周期类和稳定类三个类别,设立三只子基金;招商基金公司拟推出的伞型基金则包括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四个子基金,等等。 多元设计多方受益 上述迹象表明,目前国内各基金公司在伞型基金的产品设计上均保持了较大的差异性,并且各类伞型基金旗下子基金的差异特征也较为明显,这无疑给不同投资偏好的投资者带来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同时也对促进基金业整体规模的增长、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以融通基金公司拟推出的伞型基金为例,目前该公司拟推出的三只子基金收益风险特征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形成的低中高的梯级系列使得投资者可以根据市场状况及自身偏好自由地在子基金之间实现基金份额转换。另外,由于这些子基金收益风险特征具有不可合并性,使得有着不同投资偏好的投资者能在既定的市场状况下低成本、高灵活度地调整投资计划;也使得同一投资者在不同市场环境下能有效地实现投资的避险与增值。伞型基金组合投资的适应性极大地满足了基金持有人的投资需求。 此外,据消息灵通人士称,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融通拟推出的伞型基金还将在交易所发行并上市交易,还可以通过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提供的统一的注册登记系统申购赎回,这一方面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交易便利,一方面又推进了注册登记系统的专业化,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基金销售和运作平台。 据悉,招商基金管理公司在首次推出的产品中设计了货币市场基金,这在国内还是首次出现,此外,公司还拟推出风险收益高低不同,特点各异的债券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这将大大方便投资者在不同类型的子基金间进行自由转换,既能降低转换成本,又能缩短交易时间。 显然,伞型基金多元化的产品服务功能能够较好地满足不同层次投资者的需求偏好,同时伞型基金能够利用不同的市场状况进行调整的特点,也将促进基金整体发行规模的提高,即使在申购赎回期间,基金整体规模也不会受到市场状况的不利影响,这将有利于基金行业整体规模的快速增长,从这一角度来看,伞型基金这一创新品种的推出,确实有利于基金业发展,有利于壮大机构投资者。 伞型基金何日起航? 尽管各基金公司在产品创新上迈出了一大步,但也有人认为伞型基金的推出在国内仍面临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实务操作,即在现行的监管体系下伞型基金应该如何操作的问题。 对此,一些基金管理公司的产品设计人员乐观地认为,伞型基金的设立不存在法律障碍,现行的法规和监管体系能够很好地实现对其的监管。首先,在基金管理公司层面,可以在投资管理系统中设定有关参数,当即将突破有关规定的任何一项比例限制时,系统将进行预警,从而借助技术手段加强基金管理公司的自律,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投资。其次,我国证券交易所的监控系统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监管部门可以通过交易所即时获得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基金的运作、买卖、数量及价格等数据,并对违规的投资行为进行提示和处理。第三,银行在监控方面的作用也不会弱化。从实务操作的角度来看,国内基金管理公司将旗下基金托管在不同的托管银行,并没有监控漏洞。而伞型基金各子基金的投资比例限制应当分别符合《证券投资基金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从而在法律文件方面保证对其自身的约束性。 尽管大家仍有着种种担心和忧虑,但是我们坚信伞型基金在中国的破冰之旅最终还是要走下去的,只不过率先跨出这一步的必定是属于那些准备充分、从市场出发、勇于创新的公司。(证券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