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增发疑问多多 遭喝倒彩“圈钱”失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1月21日 13:18 证券市场周刊 | ||
上市后没分红、送股却增发,市场自然还以“吝啬”,浦发真缺钱还是别有用意?向外资转让股权后不久便增发,花旗银行得到的便宜,是早有安排还是偶然巧合? 本刊记者 李扬 王凯 浦发银行(600000)增发价被“钉”在申购价的下限上,实际增发量也只完成了计划的 增发与外资并购“暗恋” 2003年1月3日,浦发银行增发3亿股人民币普通股。1月8日浦发银行公告称,根据网上和网下申购情况协商确定的发行价为8.45元/股,是原定申购价格区间8.45元至9.94元的下限。本次发行最终确定在网上发行的数量为10790.9431万股,占本次发行数量的35.97%;网下发行的数量为13905万股,占本次发行数量的46.35%。 浦发因何圈钱失手?被套券商何以脱身?浦发银行下一步有何打算?种种疑问惹人关注。 浦发银行上市以来,没有分红,没有送股,却实施增发,确实很难得到中小股东的认可,但是董秘沈思认为,在浦发银行资本市场上的战略布局中,收购兼并是其中的重要规划,而增发,正是实现这一规划的重要一环。 2001年7、8月间,浦发银行曾经在银行间市场化购并上小试牛刀。当时,浦发银行耗资3273万元人民币购并了温州瑞安市瑞丰城市信用社、江苏昆山市开发区城市信用社、浙江台州温岭城市信用社之江储蓄所,首开采用市场手段收购金融机构的先河。尽管这3家被兼并的金融机构规模仅为1亿元至2亿元,但毕竟使浦发银行在银行购并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为将来进一步开展兼并收购积累了经验。 时隔一年半,浦发银行在其股东结构调整方面又有重大举措,引入美国花旗银行作为战略股东。2002年年底,花旗银行宣布将以大约人民币6亿元收购浦发银行5%的股权,成为该银行第四大股东。随后,花旗银行的发言人还表示,该行还掌握了将股权再次提高至5%的选择权。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浦发银行增发可能与花旗银行认购浦发银行股权有较大的联系。浦发银行增发后,其资本金将进一步上升,每股净资产也有较大提高,据测算,截至2002年底,浦发银行净资产总额为83.4亿元(该数据未经审计),按增发前股本计,每股净资产为2.31元人民币,增发后,每股净资产升至2.77元。而公告的花旗银行认购浦发银行股权的总额约为6亿元人民币,认购股数约为1.8亿股,每股认购价约为3.3元。据此,有业内人士怀疑,浦发银行在向花旗银行转让股权时,双方就已经将增发因素贴进去了。 实际情况是,浦发银行增发的3亿流通股使花旗银行在浦发银行的股权被稀释至4.62%,“短期内花旗银行很难再次增持”,浦发内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除非政策方面出现了其他变化,但是从双方战略合作的态势来看,花旗银行再次增持势在必然。”业内人士认为,花旗银行在浦发银行增发中尝到了净资产迅速提升的好处,继续增持股份将是顺理成章的选择。在中外银行的结盟受到政府鼓励的背景下,浦发银行与花旗银行的合作在资本市场上颇为引人注目,但权威人士认为,就这次浦发银行增发遇冷的情况看,这种合作方式对浦发银行未来新竞争力的形成、提高有何影响还需要仔细观察,对利润的影响也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体现出来。 不得已的增发 由于增发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结果,浦发银行此次增发可谓是走向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反面。从浦发银行的角度看,本次发行实属势在必行,因为根据新的巴塞尔协议,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达到12.5%,而目前浦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2.7%,处于要求的临界点,浦发银行要提高资本充足率只有再融资。 在本次增发的路演现场,浦发银行副行长陈辛就曾告诉记者,增发主要是为了提高资本充足率。陈辛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高低,将直接反映抗风险能力的强弱,新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原来的8%提高到了12.5%。浦发银行眼下的12.7%,同民生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相比,显得较低,而随着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本充足率还会随之下降。因此要保持浦发银行的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增加资本金总量来提高资本充足率。 据该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浦发银行的目标是,2005年资产争取达到4000亿元,期间要在国内的沿海、沿江以及大中型经济中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此外,浦发银行还要进一步加大金融电子化的投入,并通过资本市场收购兼并,在适当的时机在国外建立分支机构。这一切行动都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作为保障,这番道理虽然冠冕堂皇,却引出另一个问题:是不是随着规模不断扩大,为了同步提高资本充足率,浦发银行将永远有继续圈钱的需求呢? 对此,浦发银行董事长张广生补充到,由于浦发银行管理规范、业绩良好,具备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优势的经验和资格,因此合理开拓融资渠道,选择多种融资工具,在不同的总资产规模上持续补充资本金已成为浦发银行重要的发展战略。他还说,今后随着业务的发展,浦发银行还会运用一些低成本扩张的办法,用最少的资本创造更多的资产业务,同时,也会采用多种方法适当地补充一级资本和次级资本。 但是,所谓“管理规范、业绩良好”云云,在时下的证券市场,尚难俘获投资者的青睐,何况浦发的一些行为,并不能与这种说法相辅相成。本应4月2日公布的年报,最近却由浦发银行自己作了所谓“预先公告”,一些未经审计的年报数据,堂而皇之地公开露面。记者专门向公司询问其原因,得到的答案竟然是“为了庆祝浦发建行十周年的需要”,这不免令人为金融机构对“规范”的理解捏一把汗。 圈钱失败几大理由 细究起来,浦发银行此次增发行为没有得到广大投资者的认可,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下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理由: ——与股民早有积怨 事实上,早在2001年9月5日的股东大会上,浦发银行刚一提出增发方案,就遭到众多中小股东的反对。当时中小股东高喊口号反对增发,有的股东还指着董事长的鼻子大骂,就连浦发银行发给股东们装着材料的精美文件夹也被气愤的股民当作武器向主席台乱扔。董秘沈思被股民围住,身上还挨了几下。还有股民愤怒地将静安支行的真皮沙发用刀子割得支离破碎。 ——市场形象不佳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股民冲冠一怒,还因为浦发银行市场表现太差。从1999年11月10日上市以29.35元开盘,一路下跌,无论牛市熊市,皆无出色表现,反倒经常成为机构砸盘的工具。公司方面对股东也鲜有回报。不能“普发”,反而还要让大家买单,于是股民纷纷用脚投票。 ——利润难保证 据了解,由于房地产贷款增长迅猛,浦发银行2002年业绩有较大增长,全年净利润为12.8亿人民币(未经审计),按现有股本计算,每股收益达到0.30元以上;但今年,随着房地产贷款收缩,浦发银行的业绩增长速度可能慢于去年。一位分析人士认为,根据金融行业的特性(相对于其他行业,银行业的利润更类似于分期付款,在付款初期,只要规模扩张,业绩就会增长,问题往往出在付款的中后期,也就是银行的坏账问题。而风险控制能力薄弱正是中国银行业的软肋),浦发银行获得的资金将使规模进一步扩张,随着规模扩张,利润也将进一步增长。但是随着新增贷款期限增长,存量贷款不良资产率将会上升,利润也就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担心与国际接轨 金融行业是周期性行业,一般不会存在较高的市盈率,大致定价在10—15倍左右。比如,在香港上市的中银国际(2388),市盈率为13.47倍;花旗银行市盈率为12.61倍,JP摩根的市盈率14.17倍,以零售业务为主的美洲银行市盈率11倍。随着国内资本市场逐渐与国际接轨,类似浦发银行这样规模大、属于传统行业的公司,其股价可能会率先与国际接轨。银行业发展必须依赖中间业务,但目前国内银行普遍存在投入大、产出小、模式雷同的问题。这大大制约了银行的盈利增长空间。从这个角度看,国内上市银行的市盈率还应进一步下调。 承销商教训不小 由于发行失败,承销商恐怕又难开颜。本次浦发银行增发的主承销商是光大证券,联合承销商包括银河证券、广州证券以及上海证券。这次增发未获全额认购,众机构必须包销认购余额。 对此,几家承销商多少显得有些无奈。光大证券的一位管理人士称,浦发银行的股价在申购日前一天下跌6.2%,令国内投资者对其增发股票望而却步。看来,增发的时机不是很好。 上海东新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经理任东认为,增发股票并不很受欢迎,由于投资者担心股价被稀释,增发股票公司的股价总是有很大下跌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