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开放论坛:中国不是引发全球性通货紧缩的祸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1月15日 10:49 中国经济时报

  胡鞍钢

  最近国际上开始流行“中国出口通缩论”。

  2002年10月美国《商业周刊》、英国《经济学家》等国际性周刊都在讨论全球性的通货紧缩,也涉及到中国大量低廉产品出口的影响。摩根斯坦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
奇去年10月底来华访问,在“中国的全球挑战”的讲演中,提出“中国出口通货紧缩论”,认为中国是引发全球性通货紧缩的祸根。

  他说,以出口增长为主导的中国经济,在设定全球价格水平方面实际上已经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人开始重新考虑工业国家的物价和收入前景。去年8月份中国的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下降0.7%,而在亚洲,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高增长,“中国因素”日益凸显。中国正越来越具备制定全球价格的能力,并成为导致全球通货紧缩的因素。

  对“中国出口通货紧缩论”这一观点,我们不能不提出质疑。我认为,发生全球通货紧缩的直接原因是全球总产出缺口扩大,实际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欧、美、日三大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下滑或者长期低迷对此负有最重要的责任,全球生产能力过剩主要是发达国家生产能力过剩,全球需求不足主要是低收入国家需求不足,尽管他们的人口占世界人口40%,但是进口只占全球总量的3%,南北差距拉大是全球通货紧缩的深层次原因。客观上,中国经济增长、生产能力扩大、出口扩大,但对全球通货紧缩的作用充其量不足4%。显然“中国出口通货紧缩”是夸大其词。

  通货紧缩是全球现象

  全球市场各类价格指数不断下降(除石油价格之外),出现了日益明显的全球性通货紧缩。根据世界银行商品物价指数统计,1997年-2001年全球非能源商品价格下降了32%,农产品价格下降了41%,钢铁下降了17%,只有石油上涨了29%。美日等五大国出口到中、低收入国家的单位制造品价格指数仅下降了7%。这也反映了全球和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价格指数下降幅度远高于发达国家出口产品价格指数下降幅度。非石油产品2000年和2001年分别为-1.3%和-8.9%,制造品出口价格分别为-2.09%和-4.6%。日本多年来一直处于通货紧缩状态;美国的物价指数也下降到1%左右;欧洲价格指数也在下降,香港、新加坡、台湾也处在通货紧缩之中。通货紧缩是全球性现象,不是个别国家的现象,这是我国通货紧缩的国际背景。

  目前全球和欧、美、日三大经济体处在9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低经济增长时期。据世界银行估计,2001年全球GDP增长率为1.1%,美国为0.3%,日本为-0.3%,欧洲地区为1.5%,高收入国家为0.7%。2002年全球GDP增长率为1.7%,美国为2.3%,日本为0.0%,欧洲地区为0.8%,高收入国家为1.5%。欧、美、日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4,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三大经济体同时进入经济低迷,大幅度削弱全球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率下降也影响了全球贸易持续下降,2001年为-0.5%,2002年为2.9%,同时出现了全球FDI和跨国并购大幅度锐减,200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额将为5340亿美元,比去年下降27%。去年1-9月份,已经完成的跨国并购总额约为2500亿美元,比去年下降45%。

  全球经济增长率下滑,低于增长潜力,全球总产出缺口扩大。1990-2002年期间,全球经济增长潜力为2.4%,2001年全球总产出缺口为1.3%,2002年为0.7%。这反映了一方面全球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利用不足,另一方面反映了全球需求相对低迷,购买能力严重不足,它们共同引起了全球性价格总水平普遍下降。这也是全球性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

  全球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率波动系数呈上升趋势。1990-2002年期间,全球经济增长率波动系数为36%,中国为31%,而日本为117%,欧盟为57%,美国为55%。1997-2002年期间全球经济增长率波动系数上升为42%,而中国降为8%,而日本上升为223%,欧盟为42%,美国为51%。这表明中国不仅经济增长率在全球是最快的,而且宏观经济的稳定在全球也是最突出的。

  中国被当成替罪羊

  引起美国和日本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国际上流行“外因论”,实质是找个替罪羊,这个替罪羊就是中国,而我持“内因论”。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美国股市大幅度下跌,从2002年7月2日,纳斯达克指数和标准普尔指数双双跌至近5年来最低点,股票在近几个月内缩水2.8万亿美元;西欧三大股市全面下跌,日本股市剧烈震荡。第二,美国投资环境大幅度恶化,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锐减,预计美国全年接受外国直接投资额将从去年的1240亿美元降至440亿美元,还发生了上千亿美元的外资大撤退。第三,美元至2002年4月份以来呈全面贬值态势,从强势走向弱势,4月至7月,美元对欧元和日元贬值都超过了10%。第四,美国的低储蓄率无法改变经济疲软的状况,2002年第三季度美国国家净储蓄率(指企业存款、家庭储蓄以及政府存款)为GDP的2%。第五,美国持续的巨额贸易赤字也是引发通货紧缩的原因。至于日本的通货紧缩更是由于国内经济与政治原因所致。

  全球性通货紧缩的深层次原因是全球性生产能力过剩,主要是发达国家的生产能力过剩。从制造业角度来看,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是美国、日本、德国,中国位居第四。根据世界银行统计,1997年高收入国家制成品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总量的74%,其中美国、日本、德国三国占49%;而中国仅占世界总量的5.8%(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计算,1999年为6.2%)。全球市场商品供给过剩主要是发达国家出口能力过剩。1999年高收入国家的制成品出口额占全球总量的77%,其中美国、日本、德国三国占33%;中国仅为4%。

  所以无论从制造业生产能力来看,还是从制成品出口能力来看,中国都不足以影响全球生产能力和全球出口市场能力,更不会成为全球通货紧缩的罪魁祸首。当然我们客观地承认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会加大全球生产能力过剩,中国出口增长会加大全球市场供应能力过剩,但不能由此将中国认定为全球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中国2000年的制成品出口额仅相当于欧盟的1/7,美国的1/3,日本的不足1/2,因此不能说中国制成品出口额的增长占世界比重的迅速增加就造成全球性的通货紧缩,即使有这方面的作用,也只有4%的作用;而欧、美、日三大经济体商品出口额占世界总额比重的48.54%,它们对全球出口通货紧缩的贡献最大。

  中国也是受害者

  中国所经历的通货紧缩是前所未有的,也深受其害。首先从农产品市场价格看,1996-2000年,价格指数累计了22.6%,国内农产品价格已经受到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下降的影响,我们保守估计全国农民因为农产品价格下跌的直接损失累计为3000亿到4000亿元人民币。其次从出口商品价格看,中国出口数量增加,但是出口收益下降。据加拿大Montreal市场研究公司计算,1996以来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下降了15%,按此数据计算2001年中国出口额实际减少了近400亿美元。

  美国却是全球通货紧缩的最大受益者。因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品市场,美国进口额占全球总量的19.2%。其次,是其他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例如日本进口额占全球总量的5.8%,欧盟国家为27.5%。在过去10年特别是过去5年,几乎所有的制成品价格都是呈下降趋势的,他们购买的商品(包括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价格是越来越便宜,商品质量越来越好。

  全球经济与全球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的重要原因是南北差距越拉越大。以世界低收入国家为例,他们的总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0%,但是总国民收入(GNI)占全球的11%,进口额占全球的3%。这些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边缘者,而不是参与者,更谈不上从中受益,经济增长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也大幅度减少对全球制成品的市场需求。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加入WTO之后,我国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例如2002年下调了5000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平均关税税率降至为12%;2003年1月1日起将下调3000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平均关税税率降至11%,同时取消了部分商品的进口配额,这等于输入了全球的通货紧缩,国内商品市场价格受到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愈来愈明显,还会进一步加剧我国的通货紧缩。这就有必要从全球视角研究影响我国通货紧缩的外部因素,同时调整国内的贸易政策,特别是需要调整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的补贴政策。

  中国是世界经济

  复苏的新发动机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贸易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会对周边地区和贸易相关的国家带来明显的正外部效应。一个国家经济增长、贸易增长越快,这种外部性就越明显。如果在同样的经济增长率和贸易增长率下,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和贸易规模越大,这种外部性就越大。反之,一个国家经济衰退、贸易下降就会对全球以及其他地区产生负外部性。

  在讨论中国因素的时候,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美国因素,否则就无法客观认识中国因素。首先,美国经济衰退引发全球经济衰退,特别是对亚洲经济贸易增长产生严重的外部冲击。美国经济严重衰退动摇了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者的信心,美国吸引FDI从2001年的1240亿美元急剧下降到440亿美元,下降了近2/3,这也是全球投资大幅度下降的重要原因。美国一直是亚洲各国最大的出口市场,而近年来几乎所有的亚洲国家对美国的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亚洲国家对中国的出口都有了大幅度提高。正是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贸易高增长,为全球经济特别是亚洲地区提供了最大的新兴市场和出口市场,中国将取代美国在亚洲地区出口市场的地位。

  如何看待全球经济中的中国因素?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和贸易增长为世界经济以及亚洲经济所带来的好处日渐明显,这包括增长的贡献,贸易的贡献,发展的贡献。例如,根据WTO提供的数据表明,2001年全球出口增长率为-1.5%,其中制成品出口额增长率-2.7%,同年中国出口总额增长率为6.8%。中国2001年的贸易增长率为7.5%,2002年1-9月份,贸易增长率为19.4%。估计全球外国直接投资2002年比2001年下降了27个百分点,而中国2002年1-9月份吸纳的FDI已经达到396亿美元。

  从过去10年的经济记录来看,世界经济形势越好,中国经济形势更好。世界经济形势与贸易形势不好,出现大的波动或下降时,中国经济却是“风景这边独好”,在促进全球经济与贸易中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发动机。从这一意义来看,中国因素就是全球经济的有益因素,中国经济的增长就意味着全球经济的增长,中国贸易的增长就意味着全球贸易的增长,中国外资投资增长就意味着全球外资投资增长。可以预期的是,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复苏与贸易增长的新发动机。




发表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窗口

  新浪天堂隆重发布,百万玩家迎接公测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独家推出语音祝福!
疯狂铃声 鸟叫铃声
图片铃声包月5元!
[郭富城] 掌纹
[梁朝伟] 无间道
[梁咏琪] 高妹正传
[和弦] 女人尖叫
更多精彩铃声>>









图片专题:流氓兔!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新浪商城推荐
IBM笔记本电脑
  • IBM T30-I9C
  • IBM T30-86C
  •   性感男人魅力诱人
  • 风之恋男士香水
  • 佛裸蒙性感香水
  •   炒股票好帮手
  • 电脑远程炒股方案
  • 手机实时大盘讯息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