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基金净值均低于面值 新年“礼包”无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1月01日 13:27 中国经济时报 | ||
本报记者 张炜 自新基金问世以来,每逢新年到来之际,投资者都能收到一份基金送出的新年“礼包”。但2002年度基金无“礼”可送,这几乎已成为定局。12月28日是证券投资基金在2002年度最后一次公布净值,由于封闭式基金的净值均低于面值,意味着年度分红基本上全面落空。 基金投资股票的损失跑赢大盘 其实,基金分红在2001年度已经捉襟见肘。1998年有5只基金分红共计3.27亿元,1999年有15只基金分红共计50.12亿元,2000年有32只基金分红共计162.83亿元。2001年运作满一年的封闭式基金有33只,当时已上市的封闭式基金总数达48只,分红只相当于2000年度的十分之一。2001年度基金分红表现欠佳,显然与这一年大盘调整有关。2001年,上证指数下跌427.5点,跌幅达20.62%。较之2001年,刚刚过去的2002年,大盘跌幅稍有减少。然而,由于没有了上年滚存的利润作贡献,且新发行的基金也普遍表现一般,封闭式基金新年分红只能就此交白卷。 从12月28日公布的统计看,运作接近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基金共有49只,其中47只基金的净值较年初有所下降。49只基金2001年12月31日的净值约为708亿元,2002年12月27日净值合计为612亿元。考虑基金鸿阳和基金通乾等2002年中曾分红的因素,经过近一年的运作,49只封闭式基金净值总体缩水95亿元;在剔除基金科瑞和基金丰和的分红后,2002年上市的5只封闭式基金缩水近8亿元。当然,2002年度封闭式基金分红也可能出现“奇迹”,即有基金借助最后两个交易日的努力,重新使单位净值攀上面值。若有这样的“奇迹”,基金兴华和基金融鑫最具可能,这两只基金27日的单位净值分别为0.9914元和0.9954元。可说实话,即便出现这样的“奇迹”,也难以挽回基金专家理财的面子。 截止到2002年12月27日,49只封闭式基金的净值缩水率为13.4%。同期,上证指数下跌幅度为15.98%。封闭式基金似乎仍跑赢了大盘,但若考虑到基金全年平均持仓比例不超过70%的因素,实际上基金的股票投资部分的收益损失大于大盘下跌的幅度,这一点从基金重仓股全年的糟糕表现中可见一斑。 对投资者来说,比基金送不出新年“礼包”,更糟糕的是由折价幅度增大而带来损失放大。二级市场的不景气,使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现象越来越严重。就拿12月27日与7月12日作比较,基金兴华由折价3.35%放大到10.23%,基金安信由溢价4.31%变为折价5.88%。折价幅度的放大,等于让中长期投资者再多承受一部分损失。正因为此,大部分封闭式基金的二级市场成交价跌幅,跑赢了同期大盘。 基金想赢利但找不到博弈对象 “覆巢之下无完卵”。在二级市场持续低迷,及机构投资者普遍迷失赢利方向的背景下,基金几乎“全军覆没”也就不足为怪。对国内基金来说,如今正面临规模不断扩大,而赢利能力却得不到提高的尴尬。一项统计显示,2002年是机构投资者大步扩容的一年。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10家基金管理公司获准筹建,22只基金募集资金达500多亿元。这是历史上批准筹建基金管理公司数最多的一年,募集资金数量也是历年最高。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基金管理公司的资本积累和资源聚积能力在近年得到显著提高,但公募基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没有同步提高,业绩下滑趋势明显。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度的基金赢利表现更显真实,前几年的净值高增长则明显受益于政策上的“父爱”。认购新股的收益,在很长一段时间曾是基金稳赚不赔的保底收益。但到了2002年5月,新股发行开始采取100%市值配售,使基金原来特别留出来谋求新股中签的资金一下子失去了创造利润的能力。在此之前,新股申购带来的完全是暴利。据业界估算,1997年到2001年,新股申购的收益率分别为95%、40%、25%、21%、11%。2002年,基金遭遇的另一个较大打击是债券市场进入调整格局。从5月份开始,债券市场整体下跌,且至今跌势仍未止住。在制度要求公募基金80%以上资产必须投资股票或国债的框框下,当债市与股市出现双双下跌,基金资产势必失去配置调整的回旋余地。 从政策呵护下的辉煌,到跑不赢大盘的尴尬,基金的专家理财能力在业界引起反思。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报告认为,公募基金在2002年这样一个平衡市格局中整体性亏损,既有基金管理人的原因,也有市场方面的因素。从市场因素看,公募基金大规模发展后,其他风险偏好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没有得到相应发展甚至出现萎缩,上千亿规模的公募基金缺乏足够的博弈对象,而国内股市盈利模式的本质特征是博弈。从管理人因素看,现阶段基金管理人所具备的优势主要是资金优势、高素质人才优势及公司基本面分析的相对研究优势。当对股票定价不能够产生实质性影响和控制力时,资金优势就会变成资金劣势。该研究所耐人寻味地指出,“博士不一定就能够成为巴菲特,高素质人才与优秀基金经理不能直接划等号”。 央行最新发布的2002年第四季度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股票投资意愿略有下降的同时,选择“基金”的人数占1.9%,比上季略高0.1%。由此可见,尽管基金的理财能力糟糕,但还未遭到投资者的遗弃。而若继续看不到理财能力的提高,投资者终究会选择“用脚投票”。摆在基金管理公司面前的形势显然并不轻松。如今基金管理公司纷纷转向以发展开放式基金为主,可业界普遍认为,开放式基金同样赢利难。在缺乏有效避险工具、投资品种有限、上市公司基本面改变不大等市场缺陷下,基金仍很难找到有效的赢利模式。即便大盘出现回暖,基金净值得到回升,想要在收益率上普遍跑赢大盘依然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