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新股发行将呈四大特征 外企将闪亮登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12月27日 08:15 证券日报 | ||
北京证券 康静 冯磊 2002年证券发行市场的新特征,主要体现在融资家数与上年相比并未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融资额有所降低,而融资渠道却有所拓宽,可转换债券等新型金融品种的发展势头强劲。发行政策的调整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2003年证券发行市场的参与主体更加规范,新股质量会有明显的提高,融资品种、结构、数量等方面与往年相比也会出现较大的变化。 新股质量有望提高 核准制实施以来,承销商建立了发行人质量评价体系,以拟上市公司的历史业绩和未来的成长性,以及募集资金投向的可行性、先进性和预计盈利能力作为遴选企业的标准,使新股的质量出现明显的提高。在此基础上,2002年9月,证监会又正式发布实施《主承销商执业质量考核暂行办法》,该办法作为核准制下的重要制度,确立了证券发行市场的“交通规则”和“违规记分制度”。 与此同时,证监会还针对新股发行出台了《股票发行审核标准备忘录第13号、14号、15号》等文件,要求首发公司在补贴收入、关联交易等方面做详尽的信息披露,并明确首次发行股票公司最近三年内连续盈利及业绩连续计算问题的审核标准。因此,“从头严格把关”的理念在2003年会更加明显。同时,与核准制、通道制相配套的细则制度还会推出。在监管部门、中介机构、拟上市企业的共同努力下,2003年新股的发行质量较以前相比会出现一个较大的跨越。 买方格局日益明显 尽管我国证券发行市场还处于全局性卖方市场,但是,在实施通道制之后,发行市场已初步建立起“在卖方市场上形成局部买方市场”的格局。预计2003年的发行市场买方市场格局会愈加明显。在市场非常关注的新股业绩变化与变更募资投向等对投行业务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形式下,会促使投资银行选择符合“规则游戏”的公司,进而改变发行市场买卖双方的博弈关系。 随着对主承销商监管全面性加强,券商在选择承销项目时会将执业记分考核制与通道制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保通道制这一投行业务的命脉。因此,发行市场会随着2003年券商投行业务的全面调整而发生重大变化。 再融资向可转债集中 受股市一、二级市场的联动影响,2003年通过IPO、增发、配股等股权融资的数额会略高于今年,预计在800亿元左右。其中,融资额占有较大比例的应为IPO,其次是配股,而增发融资额所占比例会有所下降。IPO中单个新股的平均融资额应该高于2002年的平均水平(不包括中国联通),约在7亿元左右。当然,仍然不排除航母级公司的发行上市。 受增发“门槛”调高的影响,增发新股的低迷状态在2003年仍会持续,增发家数如能维持在15家左右就很理想了。配股将成为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重要方式。在股权再融资选择渠道较少的情况下,可转换债券将成为上市公司的首选,并在2003年进入一个全面启动、规范发展的新阶段。一方面,在再融资“饥渴症”并未完全消除时,上市公司会看中可转债券发行申报及核准程序相对简化的优点对比进行优选;另一方面,与配股相比,虽然可转债也占用券商发行通道,但因其承销风险较小,利润水平可观,也会成为券商的首选。 外企将闪亮登场 2003年发行市场的又一亮点会集中在外企的发行和上市方面,这主要得益于2001、2002年所做的大量铺垫。2001年11月14日证监会和外经贸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被视为政府对外商投资企业上市给予国民待遇的正式表态。 2002年6月9日,证监会有关人士在“外商投资企业A股上市策略说明会”上表示,外商投资企业A股上市已无政策障碍。特别是证监会出台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7号——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更是为外企上市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目前,外企上市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首批外企有望在2003年公开发行A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