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眼里的2002证券市场:合资基金翻开股市新篇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12月27日 08:01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记者 周宏 发自上海 获准筹建 2002年10月16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当日,中国第一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国安基金管理公司获得证监会的批准进入筹建阶段。 这不仅是中国内地基金业的首次实质性开放,也意味着中国A股市场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自此以后,外资进入中国A股市场的浩荡之势不可逆转,内地证券市场接轨国外成熟市场的步伐不可遏止。 自1994年7月,时任证监会主席的刘鸿儒宣布"三大救市政策"起,中外合资基金就是一张监管层手中的王牌,一个所有A股市场投资者的梦想,一杆每逢救市就会挥舞的红旗。 每个投资者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念想:为自己投资的股票找个“洋轿夫”。让外资基金充当中国投资者的“解放军”。但同时投资者又念念不忘于索罗斯之流的冲击、恐惧对冲基金的凶猛,担心中国证券市场市盈率的高企。于是,中外合资基金入市的政策变成了一枚“硬币”。当股市上涨的时候,大家都去看他的正面,计算着外资入市后对整个市场的好处。而当股市下跌时,“硬币”又翻了过来。 谨慎的国际投资者 实际上外资的想法可能从来就没有改变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位专家曾经表示,中国多年保持高速成长的经济让很多外国的投资者感兴趣,但股市里上市公司的业绩逐级低落却让大部分投资者感到迷惑。“如何调和宏观上的良好态势和微观上的投资风险是外国投资者必须考虑的。” 摩根大通副董事长郭礼德表示:对于境外投资者来说,股价是否已充分反映了投资风险,盈利后如何退出等现实问题,以及法律环境、监管环境如何,将是境外投资者实际参与前考虑的重要因素。 平安证券的新任总裁,来自香港新鸿基证券的叶黎成也认为,国内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不能单以平均市盈率来看待。“关键是公司自身的素质和成长性。上市公司如果能够保持20%、30%以上的增长,对我们而言50倍的市盈率甚至更高都没问题。但如果公司只能维持不亏的业绩,那么20倍的市盈率可能仍旧偏高。” 明年年底前正式亮相? 兴业证券一位人士曾经为外资入市下过三阶段的定义:第一步,外国人用中国人的钱投资中国股市(即发起合资基金公司);第二步,外国人用外国人的钱投资中国股市(例如QFII);第三步,外国人用中国人的钱投资外国股市(须待资本项目开放)。 在今年年底之前,中国证券市场已经走完了前两步,甚至可能走完了未来两三年内需要走的的路程,这样的大步骤对市场的冲击在所难免。 如果说,签署入世协议意味着中国证券市场逐步开放,最终与国外成熟市场接轨的大方向确立的话,首家合资基金公司的获批筹建则启动了接轨的倒计时时钟。 在国泰君安证券和安联集团弹冠相庆国安基金公司批筹的同时,外资离中国的A股市场是愈来愈近。 根据有关规定,基金公司自获批筹建直至发行基金均有严格的时限控制,这意味着,最迟至明年年底,合资基金的身影就会正式亮相中国证券市场。是狼,是羊或许到时就能看出个一二。 同外资进入一同摆上桌面的还有股市深层次矛盾。国有股减持、公司治理,这些问题显然无法继续搁置,中外市场何时接轨,怎样接轨一定会成为市场各阶层人士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或许2003年的市场会给予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