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年度回顾:停止减持国有股与非流通股讨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12月24日 07:33 证券日报 | ||
本报记者 石海平 今年股市跟历年相比亮点不多,但是6月24日当日成交898亿元的记录在新中国证券发展史上却是需要记录的一个亮点,而创造这一记录的直接原因就是停止减持国有股。 2002年6月23日,国务院决定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执行《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该政策直接引发今年股市最大一次行情——“6.24行情”。6月24日,上证指数收盘上涨9.25%,深证成指收盘时大涨9.34%,90%以上个股涨停,两市成交量达到898亿元。 回顾历次国有股减持,都对股市产生重大影响。2001年6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国有股减持主要采取国有股存量发行的方式,凡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境外上市的公司)向公共投资者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均应按融资的10%出售国有股。国有股存量出售的收入,全部上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消息出台后,从1996年开始的牛市宣告终结,股市开始由牛市转为熊市。 2001年10月22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停止执行《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股市“立竿见影”,走出一波反弹行情。 2002年1月26日,中国证监会规划发展委员会公布了国有股减持方案阶段性成果,同时强调指出,公布的方案仅仅是框架性和原则性方案,并非是最终的操作性方案。 临近2002年底,随着国有股、法人股转让向外资开放、QFII机制的启动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一直困扰市场发展的非流通股问题再次成为市场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在市场中,从2002年6月底至今的六个月时间,大盘从最高点1749点,跌破1400点,最低至1376点,跌幅超过350点,股票市值跌去了1万亿元,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股市中非流通股的呼声再次响起。 从11月起,证券主流媒体发表了大量市场参与者的文章,人们普遍认为,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问题是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市场参与各方应拿出高度的勇气和智慧,认真探索并拿出解决该问题的办法。 在这次非流通股问题大讨论中,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韩志国和首都经贸大学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提出的缩股全流通方案引起的反响最大。他们认为,非流通股通过缩股,并对流通股进行补偿,这样来换取流通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