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的长期利好效应终将体现的预期下,股指再度下跌空间并不大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已扭转了持续两年业绩下滑的趋势,这将对市场的走势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基金、券商等阳光资金着重关注的大盘股和新股板块有望成为市场新的动力源
近期股市的走势已成为不少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跌势是否还会持续、短线大盘能否出现反弹?对此,我们作以下分析。
大盘再度下跌空间已不大
近来市场参与各方将1500点视为底部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利好政策的诸多期待。因为从历史走势来看,每一次的底部与每一次的主升浪都有着政策引动力量的存在,5·19行情就是如此。近一年来围绕1500点,管理层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较为典型的有三个:一是在去年10月底的暂停国有股减持,使得大盘出现短线井喷行情,当时的区域是1514点;二是今年6月底的停止国有股减持,导致了沪深两市出现了6·24行情,当时的区域是1517点;三是近期的关于外资进入我国证券市场的两个可操作性很强的政策出台均说明了1500点区域的确有成为市场大底的可能性。由此可见,大盘虽然在本周二击穿了1500点,但是在政策的引导下,尤其是在政策的利好效应终将体现的预期下,股指再度下跌空间并不是很大。
而且,从目前已结束的季报来看,沪深两市也有形成业绩拐点的可能性。据季报显示:1至9月,全部上市公司的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1342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21%,而去年全年的上述指标分别为0.1347元和5.49%。由此可见,目前上市公司的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基本上达到了去年全年的水平,也可以讲,今年三个季度就完成了去年全年的收成。因此,如果排除其他因素的话,那么今年的业绩有望较去年上升20%以上。就此点而言,我们可以讲,沪深两市已扭转了持续两年业绩下滑的趋势,且有形成业绩拐点的可能,这对市场的走势将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沪深两市已找到了业绩底,股指的再度下跌空间也就不大了。
政策效应与业绩底的形成必然会推动市场底的形成,而且,从目前盘面来看,市场底的形成也有了内在的动力。从季报中,我们可以看出,基金、券商等一批阳光机构在三季度加仓的个股大多处于盈亏平衡状态中。较为典型的有两个板块,一是大盘指标股,比如说招商银行、宝钢股份、中国石化等个股的股价目前较6·24行情大多处在同一水平区域。由此说明了机构投资者在此区域并无任何获利可言。二是新股与次新股,比如说天士力、湘电股份、江汽股份、光明乳业、卧龙科技等,目前的市价已远离三季度的平均股价,这意味着在三季度建仓的机构投资者大多没有盈利。因此,这些机构必定会在日后的走势中竭力护盘,进而使得股指失去进一步下探的可能性。
大盘股有望成为筑底和引领新一轮行情动力源
从目前盘面来看,基金、券商等阳光资金着重关注的大盘股和新股板块的确有望成为市场的新的动力源,尤其是大盘股,更是成为多头们重点培育的对象。因为大盘股目前有着这么两个优点:一是绩优低价。此类个股因为股本结构的原因,股价大多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时移则势易也,这些大盘股也迎来了自己的投资时代,因为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增多,小盘股进出不易,流动性不大,而大盘股有着极佳的流动性,所以,受到了机构投资者的青睐,这也得到了基金三季度的投资组合的佐证。二是大盘股也有着预期的买家,那就是QFII的推出。从近日的一些信息中可以看出,上市公司的一些外资收购举动已略见端倪。而对大盘股来说,尤其是一些绩优低价的大盘股更易得到外资的青睐。由此使得此类个股有了较大的想象空间,也使得此类个股近来出现了少见的强势特征。
大盘股与大盘的这种走势特征以及背后所折射出的信息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即市场的投资理念正处在转型期,小盘股的热浪在退潮,大盘股的热点正在升温,只不过,目前大盘正处于小盘股与大盘股的换季阶段,由此就使得热点正处在青黄不接阶段。而此阶段也正好是阳光资金(以券商、基金、信托等资金为主体)和灰色资金(私募资金为主体)的换防阶段,因此,在此阶段,大盘短线可能维持着一个整理走势,近期的市场就是这一特征的反映。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尤其是在政策导向、业绩拐点和阳光资金实力的增强等三大支点的引导下,大盘股终将会成为市场的新生热点,真正意义上的蓝筹股也将从大盘股中诞生。那么,股指就会形成新一轮牛市。对此,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本版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上海证券报江苏天鼎秦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