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期一系列涉及对外开放的重大法规和办法的接连出台,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正步入一个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从11月3日到11月7日的短短五天内,中国证监会等部门连续出台了《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法规。而5个月前,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和《
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至此,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领域形成了从入世协议框架下的证券业和基金业的开放,到外资直接参与国有产权和非流通股权的并购转让市场,再到允许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直接投资A股市场等渐次展开的全方位开放局面,中国资本市场的每一个环节和组成部分基本上为外资进入建立了政策通道。
据了解,目前国内外众多证券机构正积极筹备,力图早日参与其中,分享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成果。汇丰、渣打等一批外资银行表示,尽快申请QFII托管行的资格,而国内券商更是领先一步,对QFII业务已作了充分准备。
业内专家认为,我国资本市场这种全方位开放局面的形成,一方面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国企及金融改革的需要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与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各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加快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对我国资本市场所提出的重要要求,是我国兑现入世对世界所作出的承诺。其次,加快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加快推进金融体系改革的现实要求,是我国加快适应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挑战的重要手段。第三,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也是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化、市场化建设推进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有专家分析认为,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表现为行政管制下的完全可控的对外开放,开放领域基本涉及市场各个方面。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恰处于这一时期。第二阶段则将表现为适度控制下的半开放状态,主要表现为外资进入市场的资格条件将逐渐由软约束向硬条件过渡。第三阶段则是国际惯例下的完全开放。
我国资本市场所呈现出的这一新的发展局面,已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业内人士认为,规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三化”齐头并进的改革思路必将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产生一系列深远的影响,对证券监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并从根本上改变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提高经营管理能力,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市场参与者的结构和素质。
(上海证券报记者秦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