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日前胜利开幕,在这继往开来的历史时刻,本报读者纷纷致电、致信编辑部,对证券市场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为股市的兴旺出谋划策。从中我们发现了许多积极的、闪光的思路;同时,我们还就投资者困惑的一些问题求教于专家学者。在总结市场各方观点的基础上,《证券市场十大建议》出炉了--
一、在国有股减持问题上应有大思路,大智慧
国有股问题是证券市场的核心问题,应当有一个全面、完备的推进计划,而不是分割地,部分地解决。既然国有股可以向外资、内资(包括民营企业和个人)开放,那么是否应考虑按净资产值左右的价格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以达到“双赢”?
二、全流通可否采用给股民补偿的形式得以实现
当年的物价改革采取了向居民发放物价补贴的方式,我们股市的全流通是否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方式?
三、扩容速度应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
扩容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举措,但跃进式的大扩容会超出市场的承受能力。因此,扩容节奏应加强调控,同时实现有资金面配合的“双向扩容”。
四、严格把好上市关,避免包装上市的公司埋下“地雷”
一些公司上市后或是急速“变脸”,或是被母公司频频占用资金,或是通过不公平的关联交易盘下烂资产……对于这样的问题,应该严格按照证券法,正本清源。
五、更有效地避免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
在防止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等痼疾的发作上,市场正在尝试许多路径,如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等,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如何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形成有效制约,这是需要继续探讨的课题。
六、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目前市场中的一些公告内容比较空洞,信息的不对称使中小投资者难以把握投资机会,大量低效率的公告信息浪费了市场资源,应加强公告信息的有效性。
七、加大处理违规的力度
防止公司做假,防止庄家操纵,防止包装上市,防止虚假信息,防止内幕交易等等,都需要提高它们的做假成本,让违规者难以在市场中立足。
八、应更充分全面地发挥证券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目前主要强调了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却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因此,应从制度上加大对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倾斜,比如严格执行退市制度,规范增发、配股等再融资条件等。
九、建立渠道实现场外资金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通
如今场外资金(如银行、保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还有很多障碍,疏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系渠道,显得非常迫切。
十、政策出台应更加连贯有效
中国是一个新兴的转轨市场,政策导市特征十分明显。政策的多变与反复可能会导致市场的信心丧失。因此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加以引导,而不应该使投资人对监管部门的具体政策心中没底。(完)
相关文章:
吴晓求:国有股减持需要理念的变化
刘纪鹏:必须善待我国资本市场
钟伟:股市出路在于产权改革
李迅雷:全流通应对股民补偿
陈功:关键是“渐进”
贺宛男:股市不振根在对投资者不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