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股市这样一个非完全的市场,中外合资基金中外方所倡导的理性投资与长期投资理念是否能够得以坚持、能够坚持多久,尚待观察
●谢曙光
由于目前外方的股权比例仅为33%,且将遵循经由49%(2004年)到51%(2006年)的递增演
进序列,因此未来几年内中外合资基金公司中中外双方因资本纽带而会呈现微妙的合作博弈格局,外方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可能将是有限的,也许本土基金的现有运作风格和投资理念还会继续居于主导地位
2002年10月16日,中国证监会批准了第一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国泰君安与德国安联联手打造的国安基金公司的筹建申请,预计后续将还有华宝兴业、海富通、招商等多家合资基金公司获准筹建。许多业内人士将中外合资基金的“美梦成真”视为重大利好。
从理论上讲,中外合资基金将中方对国内市场的深刻理解和本土经验与外方的先进管理技术和投资理念结合起来,比起本土基金来说具有鲜明的优势。作为内外资两种优势的结合物,中外合资基金将会发展成为中国基金业中一支重要力量。那么,在目前国内封闭式基金几乎都陷入折价交易、开放式基金大多跌破发行价格、基金发行相当困难的行业窘境之下,中外合资基金的出世能否拯救中国基金业于水深火热之中呢?
国内基金面临困境
从本质上讲,当前国内基金业的困境就是中国证券市场(主要是股市)的困境。在历经1999年5月至2001年6月两年多的大牛市后,由于有关政策失误与上市公司大肆造假,沉重打击了投资者信心,从去年6月中至今中国股市基本上处于一种熊市格局之中,以股票基金为主的国内基金业自然难逃“厄运”,不仅基金交易几乎全部折价,而且基金发行普遍困难。
截至2002年10月18日,54只封闭式基金中仅有基金兴华、基金安顺等5只基金单位净值略高于面值,而就单位价格来说除了基金安信、基金裕阳、基金金元等13只基金(占24%)溢价交易外其余全部处于折价交易状态;揭示单位净值的10只开放式基金单位价格几乎全部低于发行面值,仅南方宝元(1.0045元)、融通新蓝筹(1.0002元)与长盛平衡(1.005元)3只保有“薄面”,而成立运作已近一年的华安创新、南方稳健与华夏成长(考虑分红因素)的累计单位净值分别为0.985元、1.0007元、1.025元,更是难扬“专业理财”之名。
从发行市场来看,一年多来在封闭式基金的扩募与首发中承销团屡遭包销之苦,尤其是今年以来基金科瑞、基金融鑫和基金银丰等愈演愈烈的“发行难”更是让市场发出“封闭式基金行将淡出”之叹;而开放式基金的设立募集金额则大致从首只华安创新的最高50亿元逐级盘落至目前宝盈鸿利的最低14.46亿元,这一指标萎缩至10亿元以下恐怕是不难预料的。
数据表明,目前中国整个基金行业正在历经前所未有的“薄冰之旅”。基金发行艰难源于基金业绩不佳,而基金业绩不佳反过来又使基金发行更难。这种基金业困境根源于投资市场困境———股票市场不健全(目前的主要症结)、债券市场很落后及其他金融市场缺乏。其中,股市不健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它是一个股权严重分裂、公司业绩普遍较差、政府作用特殊复杂、没有活跃交易机制和缺乏融资融券制度的非完全股市。既然如此,当前中国基金业又将如何发力突围走出困境呢?
合资基金能否突围
日前获准筹建的国安基金公司拉开了中外合资基金加盟中国基金业的大幕,似乎为基金业困境突围点燃了某种希望之火。诚然,中外合资基金拥有中方对国内市场的深刻理解和本土经验与外方的先进管理技术、投资理念和营销体系两种优势。在包括8.4万亿元居民储蓄存款、数千亿元社会保障资金、1000多亿元的可投保险资金和规模庞大的其他机构资金在内的潜在基金需求面前,它们是大有可为的。
在产品设计方面,它们通过嫁接外方的丰富设计经验和大胆创新能力与中方熟悉市场需求的本土优势,从而能够开发出符合细分市场需求的新型基金品种。在基金营销方面,它们通过融合外方的营销体系与中方的本土经验来扩大产品宣传、拓展销售网络及丰富销售手段,从而能够达到较为满意的设立募集金额,并为扩大后续基金需求创造市场营销优势。因此,从产品设计与基金营销两个方面来看,中外合资基金具备拯救中国基金业的可能性。
然而,要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充要条件是良好的投资业绩。中外合资基金要成功实现拯救中国基金业,就必须以持续良好的投资业绩为业界树立榜样作用。正如上文分析,面对这样一个非完全股市,中外合资基金中外方所倡导的理性投资与长期投资理念是否能够得以坚持、能够坚持多久,尚待观察。
从短期来看,由于目前外方在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中的股权比例仅为33%,且将遵循经由49%(2004年)到51%(2006年)的递增演进序列,因此未来几年内中外合资基金公司中中外双方因资本纽带而会呈现微妙的合作博弈格局,外方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可能将是有限的,也许本土基金的现有运作风格和投资理念还会继续居于主导地位。而且,在这样一个发生逻辑完全不同于发达股市的非完全股市上,外方在发达市场上丰富而成熟的资产管理技术和经验具有多大适应性也有待检验,所谓“理性”与“长期”的投资理念又能够从1200只左右的A股和落后的债市中淘出多少金子来呢?毕竟这些上市公司整体上几乎就是“只猎食(融资)不下蛋(派现)的母鸡”。何况在WTO框架下,包括股票市场在内的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必将逐步推进,股市诸多难题亟待破解,非完全股市必将演进为完全股市。在这样一个价值体系合理化调整过程中,中外合资基金如何又能陡然崛起呢?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寄望中外合资基金在短期内拯救中国基金业恐怕并不现实,尽管从中长期来看它们对于推动国内基金业结构升级、促进证券市场规范发展、引导投资理念革命具有重大作用。
《国际金融报》(2002年10月22日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