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新军
不少股评家分析,中国目前股市低迷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宏观经济的强劲增长必然促使股价回升。但是,仔细阅读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不禁发出质疑:为何中国GDP的稳定增长与企业盈利不振长期共存?这个问题不加以解答,则中国股票投资只能停留在“瞎子摸象”式的原始阶段。
从1979年开始,中国的GDP以平均10%的速度递增,惟一能与之媲美的是美国战后那一段长期繁荣时期。1947—1967年,美国GDP曾享有年均4%的增长速度。虽然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无懈可击,但是经济增长的光辉却不断被结构性效率低下与逐渐扩大的收入与地区差距所侵蚀,增长的质量遭到质疑。
具体看1996—2001年的数据,中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40%,年均增长7%,但同期企业利润却不断下滑。如1996年,利润总额位于前20名的A股上市公司的利润总和增长了11%,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然而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它们的利润却连年下滑,2001年达到新低9400万元人民币。而在同一时期内,在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融资的支持下,这些企业的总资产及总股本分别上升了100%和50%。这种“反差”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传统产业丧失了政策保护而面临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粗放型的投资使企业盈利能力缺乏后劲;为暂时的利润不符合经济规律的公司重组;更严格的会计标准(1998年和2001年)的实施使隐藏的问题突然暴露出来。
很大程度上,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指标,存在着局限性。GDP主要是反映经济发展的增量(增加值)和流量,是一个综合的数量指标,表明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与经济效益、经济质量、经济结构等虽有联系,但有很大区别。特别是GDP只反映报告时期的经济增量,使经济存量得以增长,但是不能直接反映经济存量的实际增长和实际变化。一般来说,总资产及企业股本的增减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是同向的,更确切地说,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变化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增长是大体一致的。但是,宏观经济增长(增量)与微观上企业利润的增长(存量)不一定同步,经济学上倾向于把经济发展这一现象称为“资产负债表增长”,即增长只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而反应不到企业的损益表上。上述20家企业资产负债表的金额呈现快速扩张,但资本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却一路下滑,即为典型例证。
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政府在宏观上实行“拉动内需,加大投资”的政策是卓有成效的,从而成功地度过亚洲金融危机,但在微观操作上,企业必须注重投资的质量,提高资产盈利能力。“企业盈利,股民赚钱;企业亏损,股民赔本”,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否则就有泡沫之嫌了。
《国际金融报》(2002年10月22日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