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 马子晴)近段时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出现了一场“可转换债券热”,目前已发行或公布发行可转债的公司就有50多家之多,到底这一品种值不值得投资?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可转债都是折价交易,换句话说,就是当初买入可转债的投资者,大部分都亏钱了。
可转债“并不争气”
其实投资者对可转债的关注,自去年4月28日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之日起就开始了。当时有说法称,上市公司可转债市场在经历了三年多的试点后,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启动、规范发展的新阶段。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可转债的表现“并不争气”。
江苏阳光作为核准制下第一家获准发行的可转债,在4月份发行事前曾被多家机构看好,也得到了13.9倍的超额认购,但是上市即跌破面值,原始认购者陷入了上市即被套牢的尴尬局面。
6月份万科转债上市,发行条款较阳光转债有了较大的变化,其中转股溢价率由7%调低至2%,转股期缩短至半年,票息率更是由阳光转债的1.0%上调至1.5%,得到了市场2倍多的超额认购。
但到了8月份水运转债已减为1.26倍,最近的丝绸转2甚至出现了承销商巨额包销的情况。
到昨日为止,除了机场转债和茂炼转债之外,其他所有的可转债全部跌破面值。
投资者看法不一
对此,投资者看法不一,陈先生是众多观望者中的一个,“中国市场一向存在‘羊群效应’,从前几年的配股到去年的增发,再到今年的可转债都是这样。像今年证监会一提高增发的门槛,上市公司就纷纷转向了可转债。这种不重视经营、只会在形式上造文章的做法,导致的只能是对上市公司的反感和信用质疑,因为谁能担保这不会又是一次‘圈钱运动’呢?所以说,现在大家持观望态度看可转债也是在所难免”。
而另一位投资者钟先生的分析就乐观得多了,“其实可转债本身的性质就决定了它的最大投资者,是追求稳定收益为主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目前按照基金20%的债券持有率,对债券的需求至少会达到200亿。而国债随着连续8次的降息,收益已经降到很低了。这样来看,资金转向的就是企业债尤其是可转债了。所以虽说可转债现在表现不佳,其实正在孕育着重大的投资机会。”
适合风险中性的投资者
究竟可转债当前的窘景应该如何看,投资机会又应该如何把握?
青海证券的王骏先生认为,影响可转换债券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市场价格与转股执行价的比较,目前交易所上可转换债券的标的股市价全部低于执行价格,折价幅度最大的丝绸股份折价率为17.43%,最小的江苏阳光折价也有3.73%,由于标的股市价较低,目标基本不具备期权价值,而其票息率又要低于其他普通企业债券,因此可转债跌破面值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企业债券热销源于利率稍高,而可转债的价值则取决于股票市场的涨跌。在大盘自6月24日井喷之后,股票市场一直阴跌至今,可转债也随着二级市场的回落而向下探底,业内人士相信一旦股票市场回稳,可转债市场也会逐步回升。对于二级市场投资者而言,可转债更适合于风险中性的投资者选择,如果投资者对于二级市场的底部仍不明确,那么选择资产转换,可转债将是理想的投资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