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融资的大门已经向迫不及待的券商们敞开。目前,管理层对券商上市普遍持支持态度,继中信证券上市申请获中国证监会批准之后,广发、国通、国泰君安等几家券商的上市申请也有望相继获得批准。
此前舆论大多认为,证券行业属于高速成长的朝阳产业,但目前面临着融资渠道不畅、规模太小等问题,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证券公司伺机进入,中国证券业面临着严峻的竞
争压力。而上市能够解决困扰券商多时的融资问题,资本金雄厚了,就逐渐具备了与国外大券商抗衡的能力。
但与此同时,一些投资者及业内人士对券商上市的前景却并不持乐观看法,他们认为券商上市不过是展开新一轮的圈钱运动,真正目的是为了缓解佣金下调后利润显著降低所带来的亏损压力。更有观点认为,有些券商由于亏损严重,已经到了只等上市圈钱救命的时候了,所谓通过融资增强竞争力的说法只是展示给广大投资者看的一个幌子而已。
券商生存环境恶劣
目前,国内券商的经营环境可谓相当恶劣。业内人士估计,在当前股市持续疲软、证监会早前调低股票交易佣金等背景下,有70%的券商面临亏损的局面。而深圳证券业协会的最新调查报告表明,目前深圳市各证券营业部佣金收入水平较去年同期平均下降30%,深圳证券营业部将有可能出现1995年以来首次全行业亏损。深圳地区券商的状况并不只是一个特例,全国其他地区的券商也大都在苟延残喘。
为降低经营成本,近来很多证券公司已开始合并其营业网点、不断收缩规模,而被撤网点中竟有一些是成交量在当地排名前几位的营业部。除此之外,大量削减人力成本也成了证券公司解决亏损问题的方法,前些时候,申银万国计划削减其投行部员工以减少成本开支,而减少奖金、暂缓发放则成了部分证券公司的家常便饭。
部分券商可能陷入破产边缘
但这种降低成本的做法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只是一种无奈之举,治标不治本。国泰君安的一位分析师表示,削减人力成本的效果在短期内很难得到体现,而在目前状况下,可能从明年开始就会有一批券商开始进入破产边缘。在低迷时期,拥有资金意味着拥有了生存的可能性,而上市无疑是低成本扩张的最佳选择。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目前情况下,券商通过私募的形势进行增资扩股已经较难实现了,很多上市公司开始撤资或将投资于券商的股份进行转让。此时对券商来说,公开发行股票成了为数不多的获取资金的方法。
上市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上市无疑会给券商带来诸多好处,有助于改善法人治理结构、使操作透明化,对整个证券市场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上市并不意味着券商固有的一些问题从此都将得到解决。资产质量差,不良资产比列过高是困扰券商发展的一个主要难题,而这一问题与券商长期低水平经营、管理手段落后紧密相关。银河证券分析师李宝雯表示,这些问题主要还要依靠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来解决,引进海归派并非是解决人才需求的灵丹妙药,而培养高素质人才也不是只靠上市取得大量资金就能迎刃而解的。对于国内券商资本金大大落后于国外大券商这一情况,李宝雯表示,不能单纯从量上来进行资产比较。中国的证券市场有特殊的国情,国外的券商在进入中国之后,也必须遵守中国的规则,并不是资产多就可以在竞争中取胜。如果说国外券商有什么优势的话,那更多的是经验和人才的优势。
中证咨询分析师段家财也向记者表示,虽然个别证券公司会首先选择上市来取得优势地位,但如果中国证券业要取得长足发展,必须强化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券商上市有利于提高证券业经营规范化程度、增进监管体系透明度,而这些才是券商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记者手记
圈钱生存与圈钱发展不是一回事
笔者认为,生存和发展并不是同一个问题。虽然只有生存下来才能有机会发展,但对一个连生存都困难的个体高谈其发展的潜力则未免可笑。以上问题虽然看似简单,但对于股市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在一个健康的市场里,买卖双方都有选择的权力,但这是建立在信息对称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投资者事先就知道某家公司上市的目的是为了圈到钱生存下去、弥补过去经营的巨大亏空,那么此时仍主动掏钱购买其股票的人肯定是缘于其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但如果上市公司事先隐瞒不说,圈到钱后逐渐变脸,我们只能把这种行为称为欺诈。
总之,投资者有权力知道自己投资对象的真实状况,不管他投资股票的目的是否是为了获利,而通过圈钱才能得以生存和通过圈钱进一步扩大发展显然并不是一回事。
本报记者赛晓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