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郑乃旭:湘财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基金研究部高级研究员。
王春:银河证券研发中心证券分析师。
本期主持本报记者张钦
走近社保基金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第20期“周末股事”网上交流活动又与您见面了。本期我们将探讨一下即将入市的社保基金将会对市场带来哪些影响?提到社保基金,多数的投资者只知道是一笔数额非常庞大的资金,对它的基本情况并不是十分了解,首先请两位嘉宾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社保基金。 王春:社保基金是属于社会管理的,直接的上级是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保基金的构成,一部分是财政拨款,还有去年国有股减持的所得,还有一部分是各单位交上来的。以往的投资一般是国债和银行存款,占97%的比例,收益一般,去年只达到2.25%,还没有扣除中石化的浮亏,基本情况是这样的。
郑乃旭:这次入市的社保基金主要是指全国社保基金,从理论的累计来看,到现在社保基金年年基本出现赤字,现在有一个非常大的收益需求。到目前为止,社保基金已经将近805.79亿,现在已经接近810亿,按40%的投资率,目前只能投资到市场上330亿,按照每一家不能超过20%的比例来计算,委托外包的基金管理至少5—10家之内,这就形成了如何制定相应的制度委托基金管理,如何去监管资金的有效性、合法性、效率性等等问题,这样首先对结构产生了挑战,内部的风险控制技术和咨询机制对它的结构是一个挑战。
网友:从现在的情况看,社保基金对股市有点望而却步,请问进入股市真的是社保基金增加盈利的最好方式吗? 郑乃旭:现在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说社保基金必须投资哪些,或者必须不投资哪些。从我个人来看,社保基金仅仅是资金量比较大,资金性质需要比较谨慎,资金运作的结果会影响到千家万户。它现在想入市又非常谨慎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股民也有这种心理,所有的投资者都是这种心理。我们选择进入股市还是出来,选择某一品种或者不选择某一品种,都是正常的。正如社保基金如果今天投资股市,也不能理解为利多,同样,有一天社保基金要离开股市的话,我们也不能理解为利空,很正常。
王春:从国外的社保基金来看,和基金管理公司签的合同期限非常长,一般来说是十年、二十年以上的投资。从任何的一个国家的股市来看,长期趋势是向上的,收益远远大于储蓄或国债,因此我认为社保基金入市也是基于这种客观事实。尽管中国股市还可能下跌,投资者有套牢的危险。但是从长期来看,即使进行指数化的投资,效果也应该比储蓄和国债强得多。所谓小心翼翼参与二级市场,应该是考虑短期效应比较多的一种反映,过低估计长期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保基金的入市应该说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不应该为短期担忧。
社保基金将给股市带来什么
网友:社保基金进入市场,能否当做一种救市的举措?是否可以理解为对证券市场的利好呢? 郑乃旭:社保基金不是从现在开始入市的,地方社保入市早就开始了,比如上海社保。从社保本身来看,这笔基金量并不是很大,与8万亿的储蓄资金相比,其中的20%、30%都远远高于社保810亿的资金。
我认为,现在社保基金入市大家都认为是利好,但凡是人们认为利好的政策往往是一个双刃剑,短多一定意味着长空。就像国有股减持,其实一件必须要实施的事情是无所谓利空和利多的,是中性的,只是让市场逐渐适应的问题。如果短期是利多的话,长期肯定会利空,杀伤力更大。我建议投资者不要把机构基金进入市场的正常举措看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利多政策。就像当初把国有股减持畏之为老虎一样,但停止国有股减持以后市场依旧出现了狂跌,而且是一个更漫长的、更具杀伤力的过程。社保基金的入市也是这样,如果看做正常的机构投资者对于市场渐进介入的一个过程的话,短期的市场机会会看得平稳很多。
另外,目前的市场恐怕并不缺钱,即便是几百亿的资金,对市场能否产生支持、撼动的作用都要打一个问号。现在资金不入市是因为市场没有利润示范效应。何况社保基金不会选择过分投机,不愿意承担市场上投机的风险。
王春:社保基金入市,不能说是救市。社保基金的入市是基于长期的投资策略,一年以前就有入市的愿望了,不是说看到现在市场跌得比较大了,进来抄一把。300多亿的资金入市对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应该说有一定作用,但是同时带来了一个所谓的挤出效应。因为这个资金进来以后,要交给一些基金管理公司来管理,投资策略可能比目前基金的投资策略更加稳健,更加分散。从这方面来说,可能会对其他的资金,比如说可以承受风险的资金有一个挤出的效应,即一些投机性的、愿意承受市场风险也愿意获得更高收益的资金,不愿意在这个市场里呆了,因为市场里不再提供这种机会了,这样这部分资金要出去。这是它带来的一个客观上的利空效应。大家注意到,“6 24”以来,基金在不断发行,利好也一直在吹,但股票还在天天跌,如果社保基金入市的话,可能会加快这种情况的发展。
网友:社保基金以及各类基金的大规模发行,我们可以看做是机构投资者大举进入证券市场的一种现象,那么大量的机构投资者的进入会对整个市场的格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王春:机构投资者的资金越来越多,一般的散户投资者和一些风险资金会逐步退出。因为机构进来得很多,但股市反而不涨,把投机资金慢慢挤出去。这个时候,机构投资者再继续加入,会促进股市开始转向健康的投资理念的出现。就是先有一个挤出,挤干净以后,再健康发展。这种情况不是一个短期的,应该是比较长期的影响。
郑乃旭:但有一点需要强调,即便是在欧美等比较发达的资本市场上,机构投资者也分两大类,一类是养老保险等追求稳健投资的,还有大量的投机性基金。有这样一种观点,市场要活跃的话,必须分为三份基金,两份追求稳定收益的保值基金,至少其中还有一份的投机基金,起到活跃市场并承担市场风险的作用。而我们的市场处于两个极端中,要么是投机盛行,而且这种投机完全是靠市场弥漫的假消息、假报表,或者盲动的热烈气氛推动的;要么大家一律价值回归,例如现在盛行做指数化投资,就是要平均投资,完全分享市场的平均收益,这就意味着不具有很吸引人的高回报。但这显然不是机构投资者该干的事情,社保基金之所以需要委托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运作,也说明它不仅仅希望获得市场平均的收益水平,而是需要稳定的收益。这才需要专家理财,如何去发现和规避风险,如何去发掘,甚至影响、创造上市公司的价值。因为这个市场上必须出现利润示范效应,才有更多的投机、投资基金到市场中来,使市场变得活跃。因此我认为,社保基金作为新的机构投资者入市,最重要的是要创造市场上的利润示范效应。
另外,如果单纯提出机构投资者,一定要分清是什么样的机构投资者,是一个被动、消极的、守株待兔的机构投资者,还是勇于发现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它的价格回升能力的机构投资者,这两类是完全不同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绝对不是消极、被动的等待,而是一个积极寻找的过程,这个过程对市场的影响应该是更积极的。有人说,散户投资者是羊,机构投资者是狼,过去是狼吃羊,现在我们希望证券市场从“羊群效应”变成“狼群效应”,因为狼是善于发现猎物的,羊是被动吃草的。
网友:社保基金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市场资金,真正进入市场以后,它会比较看重哪一类的股票? 王春:一般来说,社保基金应该指数化投资的情况多一些,因为要求稳健,它的性质决定了它承受的风险比较小。作为社保基金,交给基金管理公司来管理,基金管理公司可能做一部分的组合,有一部分国债,有一部分其他的金融票据。如果是买股票的话,应该有一个紧跟指数的分布和考虑,不是说要考虑大盘多少,而是大盘涨多少,我跟你涨多少就可以了。这种策略在国外事实证明,很多所谓的优化基金还不如大盘,跑不赢大盘。单纯从股票来说,在美国75%的基金经理是跑不赢大盘的。既然75%的人都跑不赢大盘,一般来说会选择一个指数化基金,这样管理费和交易次数比较少,一年也不买卖一次,要买卖也是很少的一部分,只是调整一下。这种情况从短期来看成本很低,只是交易的手续费。但是,现在我国的多数股票指数并不是很适合于指数化投资的,因为有的指数概括了全部的股票,要模拟这个指数比较困难。有的指数如180指数,又偏重于所谓绩优股,有可能造成误导。我认为,反而不如随机采样,像美国的500指数就是摇号抽签随机采样,反而能跟上指数的成长。
郑乃旭:我认为,通过基金管理公司进行的分散化的投资,可能是社保基金追求稳定收益应首选的方式。当然,由于基金管理公司运作社保基金的时候,要与其他的基金分开,独立运作,这是否会产生新的投资理念和方式,是我们真正要关注的。
主持人:今天的“周末股事”网上交流活动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也感谢两位嘉宾。
本版摄影/汪震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