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的生命力在于盈利,产生赚钱效应。如果一味追求量的扩张,将会很快失去投资者的信任,甚至可能引发基金赎回浪潮
●谢曙光
当前基金业发展中存在的“重‘量’轻‘质’”倾向值得警惕,在基金管理人鲜有探
寻新的盈利模式而盲目追求基金规模扩张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一种“募资饥渴症”
自1998年3月基金开元与基金金泰发行以来至今,中国规范意义上的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已经历了5年多的发展历程。在今年7月以来的第三次大扩容(目前尚在进行中)之下,目前基金管理公司已有21家(2家筹),基金总计达到64只(不包括正在发行的3只),基金资产净值总规模达到1170亿元左右。可见,短短5年间中国基金业发展成就斐然。尤其是目前正在进行中的第三次大扩容,更是高举“开放式”旗帜,两个月时间就募集近200亿元资金,而预计到年底时中国基金资产净值总规模可望达到1500亿元左右。不难看出,当前中国基金业的发展在“量变”———量(即资产净值总规模)的扩张上表现突出。那么,在“质变”———质(即整体赢利能力)的提升上的表现如何呢?
今年基金半年报显示,54只基金(51只封闭式与3只开放式)资产净值总计约为850亿元,上半年股票买卖价差收入共计亏损20.48亿元,投资债券获利14.05亿元,本期净收益合计亏损10.44亿元,上半年全部基金收入总额合计亏损2.67亿元,要是没有“有形之手”给予的“6.24行情”,其亏损状况将更为严重。而从截止目前公开披露单位净值的7只开放式基金的情况来看,截止9月20日,业绩表现尚可的3只基金华安创新、南方稳健成长、华夏成长(均有少许分红记录)都是去年成立的,其累计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02%、3.16%、5.30%,仅比1.98%的一年定期存款利率高出一点(若将购买开放式基金视为在基金管理人处存款的话),却都比一年定期贷款利率要低(若将购买开放式基金视为贷款给基金管理人的话),而今年5月份以来成立的4只基金国泰金鹰增长、鹏华行业成长、富国动态平衡与易方达平稳增长(均无分红记录)的业绩表现则实在让人失
望,累计净值增长率分别-0.70%、-5.07%、-1.98%、-0.30%,在高费率情况下投资者要想赎回基金单位则将会损失惨重。可见,当前中国基金业发展的“质”并不理想,甚至可谓较差。
根据上述分析,当前中国基金业的发展面临着“量”与“质”的不协调、“量变”与“质变”的不匹配问题,存在“量”优先于“质”的倾向。实际上,今年以来,面临基金发行难的尴尬境况,为了加快“量变”,基金业不断进行着所谓创新活动———主要是品种创新,诸如封闭式转开放式、成长、增长、稳健成长、平稳增长、动态平衡、成长价值、价值增长、行业成长、赢利收益、新蓝筹、债券型、纯债券型等等令人眼花缭乱的名词,还有目前为管理层和基金管理人所力推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型基金乃至社保基金等,本质上都是一种“新概念”,鲜有让投资者可以预期的“质”的提升。而在经过去年的“监管年”和市场大跌以来,至今证券业界虽然一直在讨论但似乎并没有找到“质变”模式———新的赢利模式,基金业同样也陷入“质变”困境之中。更加令人费解的是,即使遭遇发行难题,但为了加速基金业的“量变”而追求更大的基金行业规模,管理层、基金管理人与舆论界等都热衷于讨论基金品种创新,却鲜有寻求基金业“质变”———创新赢利模式的努力。
笔者以为,当前基金业发展中存在的这种“重‘量’轻‘质’”倾向值得警惕,在基金管理人鲜有探寻新的赢利模式而盲目追求基金规模扩张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一种“募资饥渴症”,因为尽可能多的募集资金就可以尽可能多地提取旱涝保收的管理费。为此,当前中国基金业的发展应当强调“质变”优先,“质变”应重于“量变”———注重创新赢利模式,提升赢利能力。毕竟,作为一种理财工具,基金的生命力在于赢利,产生赚钱效应。如果一味追求量的扩张,对于较为稚嫩的中国基金业来说,在政策推动下短期内可能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质的提升上毫无进展甚至是下降的情况下,将会很快失去投资者的信任,甚至可能引发基金赎回浪潮,这样的话“量变”将必然由扩张转化为萎缩,从而最终导致开放式基金发展陷入空前困境乃至整个基金业遭遇信任危机。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国际金融报》(2002年09月27日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