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指港府必须“检讨民企上市政策”
新快报讯(记者 强燕)上周五,欧亚农业(0932HK)开市仅三分钟便被香港证监会罕见地勒令停牌,消息一出,使香港欧亚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大陆第二号富翁杨斌再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若干敏感资料未发布
对于欧亚农业的停牌,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马时亨表示,该次事件属于证监会及港交所的工作范围,他拒绝对个别事件作出评论。
他重申,政府会致力增加市场透明度,并作为统筹的角色,联系交易所及证监会。
他称,为继续维持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提升上市公司的公司管治水平是很重要。但他拒绝评论证监会此举会否影响内地民企来港上市的意欲。
证监会发言人的解释是,公司没有向公众发布若干对股价敏感资料,但他不愿回应有关敏感消息是否涉及大股东杨斌减持股份。
他表示要待欧亚农业公布有关消息后才可复牌。
欧亚未作正面回应
香港媒体报道指出,市场上出现了“杨斌较早大手减持”甚至“悉数售出手上股份”、“公司高层有变,杨斌辞去主席职务”、以及传闻杨氏因赌债务缠身等说法。
也有消息人士透露,新行政总裁陈军是否已经离职及为什么离职,是否涉及股价敏感资料等都属于“可能的问题”,不过欧亚管理层并没有出面解释。
欧亚农业一刘姓董事表示,近期未参加过任何会议,自己刚从外地出差回公司。
该公司沈阳总部办公室一位汤(音)先生称,杨斌此刻身在外地,至于行政总裁陈军是否在沈阳,他则不置可否,只称暂时无法联系,并表示其他负责人也不在公司,对欧亚农业停牌一事,他本人无权作出解释。
投资价值及公司诚信受到怀疑
据悉,欧亚农业大约10天前公布的业绩令投资者大失所望,再加上市场传闻杨斌再次大幅减持股权,该股股价出现大跌,仅9月16日、17日两日股价就跌去23%。停牌前报0.62元,与5月份时2.8元的最高价相比,跌幅达78%。
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盈利只增长了8.6%,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46%的增幅。
另外,杨斌的确在减持所持欧亚农业的股份。今年4月,杨斌曾向日本伊藤忠商社出售了0.2%的持股。8月份杨斌又透露他已经出售了18%股权给两名投资者,作价4.05亿港元,使其持股由72.26%减至54%——而7月底时杨斌还在否认关于其计划减持股份的传闻。
道亨证券认为,杨斌此举令市场对公司管理层的诚信及公司前景感到怀疑,其分析师相信该股股价将因此受到影响并建议投资者减持。
而早在今年初,香港著名投资银行瑞银华宝对欧亚农业也曾提出两点质疑:第一,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短短10年间,杨斌个人财富由1亿元迅速膨胀到75亿元,速度之快令人咋舌;第二,欧亚农业与欧亚实业之间的关联交易并不能给欧亚农业带来实际贡献。
在今年7月,内地传媒报道称,欧亚农业主席杨斌因涉嫌违法使用土地和偷漏税有可能遭到有关部门调查。对此,该公司连续发表声明指出公司并没有因为涉嫌违法使用土地及漏税而遭有关部门调查,更没有违法使用土地、遗漏缴交税项或内幕交易。
香港媒体质疑内地民企上市
是次事件,绝不能单以涉及个人或个别公司的事来看待,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涉及内地民企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回顾过去数年,民企股来港上市的数目趋升。撇除前身隶属政府单位,后在“政企分家”下变身成民营企业外,所谓新兴的民企股,是指凭个人事业起家,且以业务毛利“特高”见著的中小型民营企业。
以这种新兴民企股的典型例子作统计,上市以来股价高位较招股价暴升7成至2.25倍不等,之后从高位回落至近期新低的跌幅,则介乎3成6至8成5。
从这些事件中,我们要质疑:(一)这些被视为中国富豪的民企大股东诚信程度;(二)这些业务在内地,且以内地入帐及管理方式经营的民企股,帐目是否可靠,现有的上市规例,是否足够针对这类企业,有效监察中国与国际会计制度接轨当中可能存在的真空地带;(三)在内地产权改革过程之中,民企仍存在的管理规范化及公司透明度问题;(四)香港锐意发展成民企集资中心的同时,是否有必要全盘检讨现有的发展策略和市场机制。
附:杨斌其人
5岁时失去双亲,1981年考进海军第二炮兵学院,25岁移民荷兰。1990年,27岁的他在荷兰创立了欧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做了7年的纺织品生意后回到中国。
1998年,杨斌与广东英豪科教集团总裁陈忠联合作,成为沪市A股“广华化纤”(600672)的第一大股东,并在1999年将股票名称改为“欧亚农业”。但由于欧亚集团是外资,杨斌只能当一个董事,不能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杨斌于1999年将自己在四川的欧亚农业花卉公司以2亿元的价钱卖出,随后“欧亚农业”改为“英豪科教”。
2001年7月17日,属于杨斌的“欧亚农业”(HK0932)的股票在香港主板上市,募资6亿元港币。
2001年度在福布斯中国大陆100位首富企业家排名中,杨斌排位第二。
(本报转载时有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