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雅申
起始于去年7月16日的代办股份转让(三板),主要是为原STAQ、NET两网的10家公司流通法人股的流通转让服务,初期仅是一个完全与主板割裂的互不相关的市场,一周三次竞价转让交易,无行情揭示,对一般投资人毫无吸引力可言,市场参与者主要是原两网投资人。至去年底,三板功能定位进一步的扩展为可接纳主板退市公司的股份转让,12月10日原主板
退市公司水仙A、B股开始在三板挂牌交易,标志着该项功能的正式启动。水仙A挂牌时正值三板整体回调,首日转让价较其主板最后收盘价4.8元低开0.30元,随大盘一路下跌至1.99元之后,形成V形反转的态势,一路高歌猛进,至今年6月5日一举登上7.19元的高位,升幅达261%,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一些场外人士开始聚焦三板市场的投资机会。
一、三板市场——一个政策主导的市场
三板市场开办以来一直就是在政策的主导下发展,转让价格的涨涨跌跌,尤其是在转折关口,无不能找到政策的轨迹,特别是今年8月20日以来,有关三板的政策连续密集出现,平均每周都有不少于两条,而且相关信息的披露都是同时在三大证券报头版显著位置刊出,显示出三板市场已受到了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三板市场开办以来的相关重大政策脉络,见“三板市场大事记”。
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显然是要加快发挥其接纳退市公司的功能,达到既要坚决清除主板不合格的上市公司,又可以安抚人数庞大的退市公司流通股东,维护社会稳定,管理层的苦衷不可不查。我们注意到,绝大多数主板的退市公司都处在很烂的状态,实际上重组难度是非常大的,像粤金曼每股净资产已达到-8.39元,这样的公司要想成功重组没有巨大的利益,恐怕很难找到下家,而且,近年开始实施新的会计制度及监管的加强,再像以前那样搞报表重组的表面文章将很难通过,如果没有新的相应鼓励重组的政策出台,三板将面临“垃圾”成堆的局面,难以收拾。为了减轻主板上市公司的退市压力,激活三板市场已成为管理层的政策导向,推出相关政策应在意料之中。
本周一(9月16日)中国证券业协会针对三板退市公司出台了“退市公司重组的股份可全流通”政策,这一政策实际上可以加快三板退市公司的重组进程,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三板市场转让公司的整体形象。从另一个方面看,上述政策仅是一个初步设想,实施细则并没有出来,实际的效果可能不会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很容易地达到要求而实现低成本法人股的上市变现,我们认为,最终政策及市场因素会使重组方的重组代价与其法人股变现收益达到一个相对合理的利益平衡。此外,一些分析人士担心主板公司的非流通大股东实施“恶意退市”到三板捞取好处的漏洞,估计会在相应的实施细则中被封堵。主板公司还要珍惜主板机会,不应有不切实际的“邪念”。
二、新政策背景下的三板市场机会
目前三板市场上转让公司共9家,因水仙B股走势与水仙A股基本同步,且B股参与的人数不多,在这里不做分析,加上将于本周五(9月20日)开始交易的粤金曼(400012)及下周五(9月27日)开始交易的港岳永昌(400013),这样近期可交易的三板公司共计11家,它们的基本情况见(表1)。这里实际上可以把三板个股分成原两网公司及主板退市公司两部分。表1中的11家公司中仅有水仙A和粤金曼两家是退市公司。
从昨日(9月18日)《中国证券报》头版刊登的代办股份转让实施的公告来看,主板的退市公司水仙A和粤金曼将从今日起实施每周3次转让,而其余9家两网公司均符合每周5次转让条件,将开始实施每周5次转让。
1.实施每周5次转让交易制度下,两类公司总体的市场机会
每周5次转让的两网公司周交易次数增加两次,流通性会明显增强,这样较原来可以加快转让公司筹码的聚散速度,实际上更有利于主力的吸筹和出货。新制度下,市场主力会采取频繁的短线操作赚取差价,尤其是与券商关联密切的大资金在竞价成交前可以看到买卖委托情况,优势将极其明显,这一点中小投资人要有心理准备,这种不公平状态还有待广大三板投资人向协会反映,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力促管理层尽快实施连续竞价交易制度。鉴于以上交易特点,反映到盘面上,主力控盘程度高的个股如大自然、清远建北、水仙A等,会在其理想的价格中枢区域±10%的范围内反复震荡,进可攻、退可守,即控制主动权,又可赚取一定的差价,但在具体波动方向上可能会与大多数投资人的意愿相反。
低价股华凯、国实有外围新资金拉高介入迹象,但还没有达到主宰盘面的状态,该两只个股因为价低,中小散户手中筹码不少,后期走势会形成其中多个主力机构之间的博弈,中小散户在其中有被逐渐吞吃的可能,今后该两只个股获利的机会可能不会像今年春节以后它们从底部启动以来的那段“美好时光”。广建和中兴两只个股,基本面不错,价格处在中低区域,是三板投资人普遍首选的个股,外围大资金要想介入控盘有相当的难度,或者说几乎不可能,这也就决定了此两股后期难以走出独立于大盘的特异走势,随波逐流的可能性较大。
最后谈谈长白和鹫科,该两股流通盘都在3000万出头,在两网中算是比较小的,总股本长白6000多万是鹫科的一半,中报来看,长白收益-0.042元/股,鹫科0.052元/股,前者微亏,后者微赚。从基本面及转让市场走势看,该两只个股都有黑马相,长白由于中报微亏,不排除是主力有意为之的可能,这样容易被一些投资人排除在关注、投资之外,这也是主力的真实意图,该股在上三板前,一级半市场曾出现过20元的收购价,而上三板后,由7元多炒至21元多又一路跌至最低5.8元左右,V形反弹至9元后,稳定在6.5~7.5元区域,主力收集迹象明显,无奈市场浮动筹码已经不多,只有靠时间去堆积。本周利空下跌,该股周一、周三明显有放量迹象,成交量反比平日放大3~4倍,筹码正在加速聚集,该股一旦主力达到吸筹目的,走出独立行情的可能性相当大。另外该股作为辽宁省重点支持的国有控股高科技公司,政府背景雄厚,在为国企解困的证券市场大背景下,未来该股转上主板的通道应较其他个股更为“顺畅”。还有一点也应引起投资人注意,该股上三板前经过了2:1缩股,含金量较大,上主板已没有再缩股之虞。鹫科上三板最晚,经历的市场波动也最小,还在没转股前的湛江供销之时,就有大的民营主力介入,在目前表面上平稳的背后,孕育着较大的市场机会。
2.水仙A、粤金曼有被动跟随的可能,新退市重组全流通政策对其市场定位有提升趋势
水仙A、粤金曼每周3天竞价交易有可能被5天竞价交易的两网股票牵引波动,行情的被动性会逐渐体现。两网个股提前一天的升跌对其波动有指引作用。三板新的退市重组全流通政策对重组方来说,进行资产重组的动因是通过资产重组获得利益。国信证券的李文辉先生以水仙A为例,测算了一下三板市场股价需要达到一个什么程度,其政策实施才有可能。
水仙A总股本2.3亿股,非流通股1.08亿股,每股净资产-1.04元。首先计算公司要达到全流通需要支付的重组成本。公司要达到股东权益不低于注册资本,也就是每股净资产不低于1元,公司每股净资产从现在的-1.04元增加到1元,重组方每股净资产需支付2.04元,总共需支付2.04元×2.3亿=4.692亿元,也就是说即使不考虑重组方收购非流通股的收购成本和重组过程中的费用,重组方需要支付近4.7亿元的成本;而对重组方来说收入是将1.08亿股的非流通股变为流通股后,在市场上转让的收入,重组方要想不亏本,1.08亿股每股的平均转让价格不得低于4.692/1.08=4.35元。也就是说只有在三板市场上按重组后同类股票的价格不低于4.35元,重组方才会出手进行重组。
这样来看,退市公司的壳价值相对没有新政策之前有提升的趋势。实际上退市公司未来的发展有乌鸦变凤凰巨变的可能,其中充满了投资机会。另外,该制度刚开始实施,估计近1~2年内还不会有实质的退市公司出现,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新生事物总是要鼓励的,其实,机会就在这里。但是三板退市公司真正能进入快速实质性重组的,可能也只是少数,多数个股估计会不断有朦胧题材的炒作,投资人要看清这一点。
3.两网股票已成为绝版的珍稀品种
目前来看,两网股票是作为历史遗留问题出现和存在的,后期已难以再度复制,现在三板交易的9只股票的价格已基本上反映了它们各自的基本面。因为这几只股去年7月16日最早上市的也就才交易了1年多,除去中间连续3个涨跌停板停牌及中报、年报停牌之外,实际交易不过100~150个交易日,筹码的换手还很不充分,可以说市场仍处在筹码的流动调换之中,随着这一过程的逐渐完成及证监会切实执行“29号文”,其中合规公司会逐渐登陆主板。中长期看这些个股将会走出震荡盘升的走势,但是鉴于管理层不希望看到三板市场过分投机的局面,其中高价个股在三板的上升空间有限,其最终的利润兑现场所应该在主板,两网股票绝大多数终极归宿应该在主板,只有这样管理层才能最终平息和补偿两网投资人背负了10年的“政策亏损”,同时又不违背新的市场规则。
4.粤金曼、港岳永昌上市定位:
限于篇幅这里先简单预测一下,近期上市的两只股票的市场定位,粤金曼将于今日登陆三板,从其基本面及已在市的水仙A和两网相近个股国实来比较,我们认为首日转让价格应在2~2.6元区间,2元以下有短线机会。至于下周五(9月27日)开始转让的港岳永昌,总股本2.45亿,流通股本5650万股,净资产1.76元,中期每股收益0.062元,首日定位应在鹫科与自然之间即7~9元,7元以下有投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