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发枝
福建一家资产与盈利状况十分不错的民营企业,经过近三年的艰辛,进入了内地主板上市的辅导期,但最近却突然转道谋求以H股形式到香港创业板上市。这位民企老板告诉记者,之所以“改换门庭”,不在内地上市,最担心的是“变数大”。他十分生动地比喻:“当你一只脚已经迈过上市门槛,正想迈第二只脚时,很有可能会发现上市的门槛又忽然增高了
,使你第二只脚想迈也无法迈过去。”这个比喻颇能说明民企内地上市的无奈与窘境。
有数字表明,目前,在深沪两地证券市场上市的福建各种经济成份的企业仅43家。而其间能数得上来的民营企业,无非就是“石狮新发”、“创新科技”、“天香实业”、“宏智科技”与“龙净环保”这么几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香港上市的福建民营企业却多达40多家,占目前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总数150多家的26.7%左右。有媒体报道目前正在东奔西走,等着在香港上市的福建民企还有几十家。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与内地市场相比,在海外市场上市的成本要高出很多。据测算,民营企业如果在内地上市,上市的成本只有融资成本的5%。而到海外市场上市,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本是10%以上,香港则必须要达到20%;即使是香港的创业板,上市成本也比内地高出最少10%左右。换句话说,民营企业如果要上市,拟融资1亿元人民币,那么在内地的上市成本只要500万元,在纳斯达克是1000万元,在香港则最少在1500万元以上。
与此同时,到海外上市还需支付其他成本。比如在香港上市的企业还必需在香港租写字楼,请香港本土的人员做财务总监,请香港的会计师审计等都需一大笔不菲的费用支出……
有便宜不拣,专挑高昂成本的“钻”,善于精打细算的福建民营企业是否在上市这个“坎”上犯了“傻”?
其实不然。一位熟悉此道的人士说,从表面上看,民营企业在内地上市要比海外成本低得多。但是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内地上市手续繁琐、周期长,并且变数大、可预期性弱。事实上,要在内地上市的民营企业,首先必须改制,再经过一年的辅导期后才能上报审批;而上市成本除了公开的数字外,还必须加上诸多隐蔽性的成本。而到海外上市则不然,以香港上市为例,只要近三年主要股权没有发生变更,帐面销售规模达到1亿元以上,三年总利润达到50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一般只需少则半年,多则9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再者,融资成本也要比内地透明。
有媒体报道,福建民营企业“舍近求远,舍贱求贵”,走“曲线救国”之路有其地缘与历史原因———即福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民营企业多有“港、澳、台、侨”资背景,因此选择海外上市是“轻车熟路”。这种说法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并未能真正揭示民企竞相海外上市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据此间业内人士分析,民营企业竞相海外上市的根源,应从内地投融资环境以及民营企业自身内因去寻找。尽管中央对民营企业作了明确的定性,内地的投融资制度在文字上也规定给予民营企业国民待遇,但在操作层面上仍有相当的距离。
福建省工商联去年对省内1000家民营企业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在调查对象认为生产经营中面临的主要困难这一项,排在第一位的是“资金借贷”,占36.71%;而调查对象取得银行贷款的难易状况这一项上,反映“很困难”的有21.63%,反映“困难”的有37.72%。颇有意思的是,来自省城调队的另一个最新调查表明,去年福建全省金融机构贷款增速低于存款的3.8百分点,金融机构存差达881.81亿元,比上年扩大208.15亿元。存贷比由1995年的1.23:1,上升至2001年的1.32:1;存差占全省GDP的比重也由1995年12.8%,提高至2001年的20.7%。有分析人士认为,存差的扩大,意味着福建全省大量的社会资金沉淀在金融机构,既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又加剧了企业资金紧张情况。
与金融机构“惜贷”相同的是内地证券市场对民营企业的那张“脸孔”。虽然股票上市从过去的审批改为核准制,证监会也多次重申对企业上市不存在所有制的岐视,但至今内地证券市场尚无法摆脱为国企融资色彩,民营企业要走内地上市融资这条路,似乎与“蜀道难”有同等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