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的性质决定了社保基金在股市里不宜承受太大的风险,运作要遵从资金安全返回、分散投向、力求保值和力争增值四项原则
丁朝宇
社保基金能否大规模入市,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虽然目前不少因素也正逐步改善,
如社保基金管理体制,但最根本因素———证券市场制度性风险———并没有得到改善。由于国有股减持问题未得到解决,证券市场制度性风险不可能得到解决。因此,社保基金入市的前程也就布满了荆棘与陷阱,狂热是要不得的,应更加冷静和慎重。
入市资金量有限
社保基金的来源包括由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保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中第31条规定:“社保基金建立的初始阶段,减持国有股所获资金以外的中央预算拨款仅限投资于银行存款和国债。”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披露的2001年度报告,社保基金绝大部分来源于财政拨款(累计拨款795.26亿元,其中以前年度拨入200亿元,2001年度拨入595.26亿元)。这样,在目前国有股停止在国内证券市场减持的情况下,社保基金未来来自于减持国有股是极为有限的,其入股市的资金规模也就极有限的。
大举入市条件仍不具备
社保基金大规模入市,从目前来看基本条件仍不具备,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中国实际参与社会保障管理的机构,除了劳动、人事、民政、金融、卫生、计生部门外,还有财政、全国总工会等。多元化的管理体制形成了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城乡分割、不同所有制分割的混乱局面。基金的多头管理必然导致基金的分割。由于当前社会保障的行政组织、基金会和业务机构不是分体运作,而是三位一体,根本无法形成相互制约,因此,这种行政权、事权和财权的高度集中意味着谁取得基金管理权谁就可以支配一大笔滚存结余资金和间歇沉淀资金,这就为基金管理者对基金的滥用创造了条件。再加之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各种监督机制不完善,基金运作透明度太低,各种违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制止,使得社会保险基金被挪用、挤占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当前社会保障基金最为迫切的任务是规范管理,做到真正不负人民所托。在未规范管理之前,大规模入市是不切实际的。
另外,社保基金的性质决定了社保基金在股市里不宜承受太大的风险,运作要遵从资金安全返回、分散投向、力求保值和力争增值四项原则。国外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对象是那些业绩稳定、派息高的蓝筹股。中国证券市场显然不能满足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要求。
不应承担救市责任
一直以来,社保基金入市都被管理层视为一个救市之举,如果作为利好消息欺骗无辜的投资者也就罢了,但如果社保基金入市后真的每到大盘急跌之时要用社保基金救市,那将是一场灾难。社会保险基金是指社会保险制度确定的用于支付劳动者或公民在患病、年老伤残、生育、死亡、失业等情况下所享受的各项保险待遇的基金,一般由企业等用人单位(或雇主)和劳动者(或雇员)或公民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以及国家财政给予的一定补贴组成。社会保险基金一般由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5项保险基金组成。在现阶段,中国社会保险基金的部分积累项目中主要是养老保险基金。目前社会保障基金资产总额805.09亿元,按13亿人口平均每人不到62元。随着老年化时代的来临,社会保障资金缺口是巨大的。中国绝对不可能将关系到千百万老人的养命钱作为救市与护盘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