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对央行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日益加大。日前,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完善》课题组提交的一份报告认为,股票市场将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应该在银行信贷资金与股票市场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联系,央行在货币政策操作时对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应予以充分关注。
这份报告在对1993年以来的数据进行多角度的实证研究后发现,目前股票价格波动已经
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结构与数量、货币政策的传导、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以及货币市场的运作产生了直接影响。
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市场与货币总需求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股票市场价格上涨、交易量扩大,会导致货币需求相应增加。股票价格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它的财富效应,即股价上升意味着人们名义财富的增加,居民收入上升,货币需求相应增加;其次是它的交易效应。股价的上涨往往伴随着股市交易量的扩张。成交量越大,需要用来完成媒介作用的货币也就越多,对货币的需求也就越大;另外是它的替代效应。股票价格上涨,会使得人们调整自己的资产结构,多持有股票,少持有货币。货币在人们资产组合中的比重下降,会降低货币需求。
报告认为,目前央行的货币政策还没有考虑到因股市成长和活跃带来的不断增长的货币需求,以及股票市场的货币需求效应,因此,在相当部分资金被用于满足证券市场货币需求的情况下,用于保持实体经济增长的货币和流动性相对偏紧,从而影响了实体经济的运行。如股票市场上的资金大进大出,将会造成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如果把股票保证金计入货币供应M2中,对货币供应量统计影响会更大。此外,由于资本市场发展迅速,通过银行间接融资的比重在逐渐下降,客观上存在着广义货币增长率逐渐下降的趋势。
(记者 邹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