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华
周四五各大证券传媒都或头条、或二条报道了二季度基金大比例增仓的消息。看调子,舆论的口径是将此作为利好来宣传的:作为举足轻重的机构群体对后市一致看好,行情自然是大有希望了。然而若多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推敲,似乎问题又并非如此简单。
首先,对这个延后了将近3个交易周才公布的消息,完全有理由质疑它的可靠性:此期间的操作很可能已使其持仓组合产生了一定的变动,使我们刚刚得到的迟到的消息已经不真实了。尤其是联系到6月28日即上季最后一个交易日之后迅速转入调整市(28日当天两市涨跌家数之比是1∶3),这样的怀疑就更有其合理的依据。出于“兵不厌诈”的古训,我们有理由推想基金经理人的智商不至于如此的低,让人轻易掌握其持仓组合而不采取任何一点掩饰的手段和误导投资者的花招。大家可能还记得前不久时论曾依据基金一季度的持仓组合推导基金踏空了“两会行情”,实际情况则是沪深股市自3月21日摸高后一路走低到了月底——期间基金极可能借拉高之机进行了派发,而某些分析人士却根据派发后的组合评论说基金“踩空”了!这种想当然的逻辑显然多少有些武断。
若基金真的踩空了,应该算是利好还是利空?不少言论分析说是利好:他们以直线式的思维一厢情愿地认为既然基金踩空了,必然要补仓,并计算出基金还有200多亿元的资金,入市的话股指可能升到多少多少点。然而他们忘记了基金经理人并非一个个都是憨大,会甘心替他人抬轿。
那么现在基金大比例增仓了(暂不考虑信息失真的因素),又是属于什么性质呢!增仓意味看好后市,这似乎不应有什么疑问,但随之却涉及一个“度”的问题——即要看增到什么程度。如果增得太多,如现在这样平均持股已至63%,逼近80%的上限,后续行情——无论是大盘或个股——就难有保证了。因为明显所余现金已经不多,拿什么再往上打?说形象一点:都剩下司政后人员和炊事班了,战略高地还容易攻得下来吗?须知对于大机构来说,满仓操作、不给自己留下足够的现金应变、腾出回旋的余地,那是非常被动甚至是危险的。目前基金的仓位,不但接近历史高位,而且已与去年6月大盘见顶前后时的平均仓位量持平。虽然历史不见得会简单地重复,但已足以引起我们的警觉,并提示我们切勿轻率地、不加分析地以“利好”来概括。
从消息面看,多头主力似是有意趁短线指标超卖借基金公布组合与周小川在深宣布我国已具备推行QFII的基本条件之机发难,掀起新一轮的上攻行情。但由于市场对基金大比例增持多空互见,各有解释以及QFII远水不能救近火,大盘并未如多头竭力造好技术面之后所盼之热烈,表现在周四成交稍增之后周五仍然不济,也就难怪股指依然欲振乏力了。
由于周内最低时并未探及调整的第一目标上证指数1650点与深证综指480点,因此调整还不能说已经结束,介入做短线的时机也还没有到来——只有在跌至1650点与480点,才是较有把握可以做一次短线的机会。
热力推荐摩托罗拉 三星 三菱 松下手机图片专区,最炫、最酷、最流行!
新浪手机图片每天增加上百幅,下载最新图片送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