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湘源
深圳本地股重组行情炒得如火如荼,但是,用第三只眼睛来看,“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深圳本地股重组不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一、雷声大雨点小
深圳本地股重组从来是雷声大雨点小,到目前为止的情况表明,此次似乎也不例外。深圳本地低价股的炒作,其背后都是重组甚至仅仅是重组预期在支撑。这里面反映了市场投资理念的变化,同时也不无深圳本地股的炒作特点。但是在实质性重组方案八字未见一撇的情况下,市场对此类股票重组预期的疯狂炒作,其实不啻望梅止渴。
以深宝安、深深房、深赛格为首的深圳本地股虽不是问题股,但从股价来看,其调整的时间和幅度也非常地大。在质地上,这类公司由于长期经营上处于亏损或微利的边缘,重组显得十分迫切。由于深圳市政府已将本地上市公司的重组列为重点工作内容,主力借势大肆炒作深深房、深宝安、深赛格等深圳本地股,显然不是无风起浪。其消息基本上均来自于深圳市政府准备将六家大型国企(能源、水务、燃气、赛格、公交、商业银行)进行国际招标。六家企业涉及众多上市公司,其中赛格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最多,包括深华发、深赛格、赛格三星和ST达声,如果赛格的国际招标成功,必将对这几家上市公司产生深远的影响。但蹊跷的是,据深赛格和赛格三星近期的澄清公告,重组或重组的重大进展,对于它们还是未来时或未来进行时。来自另一家被视为本地股重组龙头的深宝安的消息也表明,其刚刚进行的国有股份划转,不过是市级国资公司和区级国资公司的转手游戏,而且后者明确表示,六个月内尚无重组计划。至于深深房,则不仅2001年每股收益亏损,而且2002年上半年预计仍将出现一定程度亏损,造成亏损的原因据称是受增加新开发土地投入和部分工程项目未结算影响,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相比没有增长,但主营业务成本却较去年同期增加,另外控股子公司的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其实说到底是人们所寄望的重组并无实质性进展。
二、救市手法重出江湖
如果说,去年下半年开始发动的深圳本地股重组行情大体上还有点象是市场主力的别出蹊径,那么,此次的行情再度启动究竟是市场行为还是政府行为,就值得置疑了。深圳市别出蹊径,请出券商来当操盘手。今年深圳两会期间,部分券商参与了由深圳市人大、政协组织调研小组,分别到各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控股公司及下属的企业去调研,与企业的管理层、工会领导、人事部门负责人、职工代表进行了座谈,倾听企业和员工的呼声,就调研结果提出重组草案。据称,深圳市政府将设计方案的重任交给券商的用意,在于走出股权或资本在本地圈子之内划来划去的老路子,借助于整个资本市场对金融、物流、公共基础设施、房地产建筑业、旅游等几个行业的国有资本进行整合。此举不禁令人想起了深圳历史上的救市故事。
当深圳股市还只有“老五股”的时候,刚刚开业的深交所连续10个月暴跌。1991年4月22日,成交量为零。从8月19日开始,深圳市政府接连开了五次救市会议,最后决定建立深圳市证券市场调节基金。调节基金和几家机构筹集了2个亿的资金入市。以当时深市50亿的市场规模而言,2个亿当然不足于托住整个市场,但由于全力托住了龙头股深发展的走势,终于力挽狂澜,稳定了股市。
虽然同10年前的那次救市的目的已经根本不同,现在的重组是为了救上市公司,但基本思路有相通之处。市场意识告诉深圳人,资产重组同样离不开市场的支持。深圳市政府借券商之力,是否打算走投资银行的路径来盘活资产,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这也许不过是极为富有想像力之举。
三、救市还是救公司
深圳本地股重组一向题材丰富,风头甚健,但是,如果与深圳本地股面对面,不难发现:在深圳本地上市公司由最初的5家发展到目前的80家的情况下,深圳本地上市公司的总资产与深圳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为1.48,远远超过所有上市公司资产总和与国家GDP的比值0.356,与此同时,深圳本地股业绩却不尽如人意。特别是一批早期上市的本地股,业绩高不成,重组低不就,问题多多,亏损累累,成了深圳股市和深圳地方经济的拖累。
统计显示,深圳本地亏损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亏损程度也呈上升趋势,2001年由上年的9家增加到到16家之多。深圳本地亏损公司占2001年全国亏损上市公司总数的10.67%;亏损面达20%,比深沪两市公司亏损面高出近七个百分点。2001年深圳本地16家亏损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高达-1.0754元,导致深圳本地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急剧下降,累计净利润仅为60556.20万元。平均每股收益由1999年的0.19元,2000年的0.16元,下降到0.01743元,仅为深沪两市上市公司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的12.82%,该数据甚至比深圳市场513家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的0.06元还低71%。在全国国有企业三年解困目标基本实现的背景下,深圳本地股业绩却节节下滑,这与深圳特区改革开放的窗口地位完全不相称。深圳本地股重组提上议事日程,乃题中应有之义。
不管打什么牌,资产重组是见效最快的王牌。参与设计深圳本地股重组方案的有关券商认为,在深圳本地股重组过程中,可以考虑以下四种模式:一是通过国际招标方式,开放股权,积极主动地引入国外的战略投资者。二是超常规运作,向外扩展模式,加大对深圳本地股重组力度,形成较强竞争力的深圳本地股群体。三是资产置换模式。通过资产的整体置换或部分置换使产业得到调整,改变上市公司的资产结构并加快国有企业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四是通过股权和资产的有偿或无偿划转,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资产优化重组。据说,这些思路目前也逐渐为政府和各界所接受和认同。
深圳市政府早在1999年6月在考察和学习了上海经验之后就成立了亏损上市公司帮促领导小组,目前有22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重组,其中包括2家PT、4家ST公司,但显然,是次重组显然缺乏应有的力度,重组成绩乏善可陈。作为重组的重头戏,深石化与其控股股东深圳石化综合商社之间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重组。事实上,由于并未涉及产权结构的重大改革,基本上属于系统内部搭积木式的重组,重组来重组去,不过是维持了深石化有限几年的表面繁荣,2001年经"集中"清理坏帐,反而一举巨亏15.76亿元。另一家重点扭亏公司ST中华虽然在债务重组上大进大出,但年年唱扭亏年年都亏损,2001年越亏越多,干脆一下子亏了22.6亿元。
如今,深圳市政府嘴上说决心改变上市公司“改制不转制”的情况,调整布局,有进有退,但当前的工作重点尚未放在做上,更多的似乎只是在嘴上。
四、寻租动机的本能反应
深圳本地股重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大有先声夺人之势,应是出于券商寻租动机的本能反应。
从2002年3月1日开始,已经炒作过一番的深圳本地重组概念股卷土重来。据对在深市上市的70家深圳本地股的统计显示,在四个月的时间里,至少有26支股票的股价上涨幅度超过了30%,占统计样本总数的37.14%,其中涨幅超过50%的有13家之多,占总数的18.57%。许多股票在去年底今年初大涨过一回之后,又梅开二度。例如,深赛格上涨了78.52%,深深房上涨了75.88%,深宝安上涨了75.235。深宝恒、深天地、深国商、新都酒店等也分别上涨了71.19%、69.61%、68.68%、60.03%等。鉴于此类个股大多业绩泛泛,重组虚虚,其股价的过度上涨不免有透支重组预期之嫌。
深圳本地重组股在二级市场的突然崛起,是“流氓兔”效应的表现。“流氓兔”大行其道,根本不管价值不价值,理念不理念。但是,考虑到券商和市场一般投资者处在信息对称的地位上,考虑到券商实际上正在成为深圳本地股重组方案的设计者,那就绝不是这么一回事了。作为此轮行情的发动者,信息的不对称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种难得的机遇:让我先吸一口血。
五、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深圳本地股重组上,市场和政府本应该有走到一起的理由。因为对于企业来说,从根本上改变企业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关键在于实质性重组,而对二级市场来说,重要的并不在于重组的结果,而是它的过程。
但如前所说,深圳本地股重组行情的崛起,事实上是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了。其时,被视为本次深圳本地股重组行情风源的一位深圳市政协委员的提案还没有出世,而导致赛格系等成为重组明星和大牛股的深圳市六家大型国企(能源、水务、燃气、赛格、公交、商业银行)进行国际招标的消息也还没有出笼。尽管资产重组中的庄家操纵和黑箱操作等问题不容忽视,但要说市场主力对深圳本地股重组具有如何过人的预见力,毕竟是很难想像的。事实上,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市场主力不过是在深圳市场由于缺乏新股输血而长期萎靡不振的情况下,出人意料地打出了同沪强深弱对着干的怪牌,从而取得了出奇制胜的效果。而恰恰是在这一点上,市场主力的出牌思路对上了深圳市政府的心路。双方在救活深市市场这个共同目标上不谋而合走到了一起。
深圳证券市场两年前开始停止发行新股,也许是为日后深圳主板并入上海市场,将两地A股合并铺路。但由于拟议中由深交所承办的创业板难产,深市行情从此一蹶不振。深市何去何从,引起广泛关注。据悉,深圳市政府去年以来多次要求恢复深市的新股发行功能。深交所在今年五月也曾向有关部门反映,要求恢复新股发行,但中国证监会表示暂时不作考虑。深圳市场主力和深圳市政府合谋发动深圳本地股重组行情,刻意再次挑起深强沪弱之争,是否醉翁之意不在酒?
笔者以为,不管深圳市场主力和深圳市政府是否另有深意,就本次深圳本地股重组行情来说,其健康发展的关键不在于题材是否丰富,也不在于资金是否充足,而在于是否名副其实。否则,不管深圳本地股重组行情能够反反复复炒上几遍,如果虚火太旺,泡沫过大,过分透支重组预期的活,终将自食其果。这才是十分令人堪忧的。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