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正财经 林漳 杨文静
近日一些问题股如ST九州、ST海洋纷纷表示重组无望,大有退市可能。虽然面临退市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普遍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不当担保。前期,为市场所诟病的“担保链”、“担保圈”问题接连暴露。虽然不能武断地说“都是担保惹的祸”,但将“担保”视为“地雷”则一点儿也不为过。众所周知,担保风险的产生,有着极大的隐蔽性和不确
定性,普通投资者很难从公司公告中研判公司由于担保所隐藏的风险。在公司年报中,担保行为在报表中的“或有事项”和“或有负债”项目中简单体现,往往要等到法院一纸判决书,当“或有负债”成了确确实实的“债务”,投资者才惊觉原来业绩中埋有地雷。
其实,作为一种正常的融资保证行为,担保本无可厚非。但部分公司对外担保数额大、期限长、关系复杂,如果担保对象滥用资金,令担保总额超过其偿还能力,就很容易诱发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被担保人无法偿债,上市公司就需要先行偿付。在我国证券市场上,被担保拖下水的教训并不少:如ST棱光,有5亿元的对外担保,公司终因对担保贷款负连带清偿责任而资不抵债;中关村,与ST银广夏的一笔5亿元的互保使其身陷泥沼;ST九州对外担保所承担的连带责任计提了2.54亿元预计损失占其当年亏损总额的54%。上海九百截至去年末为ST兴业提供担保9285万元且目前承担连带担保责任支付了3500多万元。
今年3月14日,三峡水利600116发布公告,公司“应收帐款清理小组”报告,公司尚未披露的担保8460万元,已偿还540万元,现余7920万元,其中760万元已逾期。被担保人系公司控股股东重庆市水利电力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大股东重庆市万州区电力总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此担保系关联担保,并且未经公司董事会审批。
投资者自然疑问重重:其一,如此多笔高额担保为何是由公司“应收帐款清理小组”报告后方才披露,公司日常的财务监管体系如何运作?其二,重大担保未经董事会审批就得以实施,是管理层蓄意隐瞒,还是董事会失职?其三,监事会在履行监督职责时,是否不作为?
三峡水利所公告的担保隐藏了多少风险,现在还很难有确切的预估,但风险是显而易见的。根据该公司公告,其对外已披露的担保总额达15840万元,占其净资产的30%。该公司曾因1995年11月1日为重庆三峡果汁厂1000万元贷款提供担保,而被债权人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法院判令其承担连带责任,给付欠款999万元本息,该公司为此也预计了400万元的或有负债。6月12日,该公司又公告称,因诉讼事项已经减少本年利润,担保风险已经呈现。三峡水利最近三年的净利润总额是9360万元,不考虑该公司经营等方面因素可能导致的亏损,只要上述各项担保的坏帐比率达到60%,就可以完全吞噬这三年的利润,可见担保地雷的潜在杀伤力有多强大了。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