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兴祥
随着更多业绩预告陆续出现,细心的投资者发现,上市公司2001年报业绩预告频频“变脸”的一幕在今年半年度报告中再次发生。专业人士认为,在证券市场日逐渐加强诚信建设的背景下,不少上市公司仍然在半年度业绩预告中“变脸”,给市场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根据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如果预计2002年半年度业绩将大幅变动,应在第一季度报告中做出专门说明。据此,先后有169家上市公司在季报中进行了预告。就在市场各方以为业绩异动公司比较清楚的时候,近期的业绩预告却再度频繁出现。据统计,仅7月份的前五个交易日,就有30家公司发布业绩预告,近八成公司预警或预亏。在第一季度报告披露后,目前已有近90家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占到了业绩预告总数的35%。如此众多上市公司超期进行业绩预告,使得投资者防不胜防,给没有思想准备的中小投资者造成损失。专业人士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业绩预告制度的作用。
在2001年报披露期间,不少上市公司就玩弄业绩预告“变脸”的把戏:先预增后预警、先预警后预亏,受到市场的强烈谴责。引人关注的是,目前仍有部分上市公司快速变脸。西部一家上市公司在6月中旬称,预计上半年利润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滑。然而,不到半个月,该公司又称,预计2002年中期将出现亏损。如此前后不一致的业绩预告,难以让中小投资者接受,也对其持股信心造成了较大打击。有关人士表示,“变脸”的关键是部分上市公司对业绩预告的态度并不严肃认真,甚至有些上市公司还抱有侥幸心理。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上市公司则是发布了与季报里不同的业绩预告,导致预告频繁“变脸”。东部沿海一家上市公司在季报中预计中期净利润同比会有50%以上的下降幅度。但是,根据目前实际经营情况分析,公司又表示,预计第二季度主营业务与盈利情况好于第一季度,仍不抵第一季度已发生的亏损额。因此,该公司今年半年度报告还将出现亏损。与此类似的是,东北一家上市公司在季报中称,根据当时逐渐向好的化工产品市场趋势,提出了2002年中期力争扭亏为盈的目标意向。但是,在此后的时间里,产品市场向好的持续性逐渐减弱,个别已出现价格反弹的产品出现了回落。因此,根据近期市场状况综合分析,公司在5月底表示,本年度中期仍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亏损。显然,这些上市公司受到了第二季度因素变化的较大影响。
根据今年季报要进行业绩预告的要求,在今年第二季度的生产经营尚在进行并还没有最后完成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在第一季度报告中就发布业绩预告,无疑对上市公司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如南方一家上市公司在季报里就称,因离中期还有相当时间,市场等可变因素很大,因而,目前很难确定净利润增长一定在50%以上。目前来看,业绩预告在时间上的提前确实导致了预告准确性大大降低。那么,及时将相关异常信息进行披露显得格外重要。
上述种种迹象表明,严格执行预告制度已刻不容缓。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要真正树立讲诚信的责任心,以对投资者高度负责的态度进行中期业绩预告。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推出业绩预告约束机制,进一步规范并约束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变脸”行为。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