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云坡上海报道
国务院宣布停止减持国有股之后,财政部和证监会发言人指出,国有股减持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方向是正确的,符合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但国有股减持是一项探索性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制定出系统性的、市场广泛接受的国有股减持的实施方案。
同时,国家设立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通过国家财政拨款和海外上市时的上缴等形式目前已达到相当规模,近期社会保障资金基本平衡,每年需补充的现金量不大,没有必要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套现来筹集资金。鉴于上述原因,国务院作出了停止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决定。
就国有股减持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占锋博士。
21世纪人才报:2001年6月份,为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开拓社会保障资金新的筹资渠道,支持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国务院发布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当时是处于怎样的背景?当时是否有不同的声音?陈占锋:2001年6月13日,股市突然下滑,出现熊市。多数人认为是由于进行国有股减持造成的。但是,也有人认为:这是市场调节的必然结果,因为有牛市,当然也就有熊市。涨跌是股市永恒的主题。只是减持让股市下滑更加有理由一些。也就是说,本来就是利空的因素造成的。于是,就造成了股市的恐慌,给股市以沉重的打击。也有观点认为,国有股减持只是一种说法,而问题的关键是非流通股流通,当然,国有股只是其中之一。就有了国有股减持的说法。
证券存在许多的不利因素。法制上,国有股不能流通,这也是相关法制不健全的本质根源。比如,市场上价格没有代表股票本身价值。所以,就造成了股市不通畅,但是,到分红的时候,却要一视同仁。每股收益是按照所有股本平均计算的。也就是说,落脚到一句话,问题的本质是法定不流通股,这样,投资者就没有赢利的预期,造成了流通股盘子比较小,波动频率就相当大。指数、市盈利运算就难以描述股市的真实状态。总市值、市场价值很难说,因为价格没有代表每股价值。
这是一个历史原因,是历史现象。决策时自然有特殊的背景。股市发展十年当中,很多证券问题都有争论,不管是经济学家、企业家已及各方面的参与者。一直是这样的。这样的社会经济问题,没有一个标准,只是立场不同。当时,到底怎么减持存在7大类思路。最大的争议点是定价的问题。如果太高,二级市场承受不住;太低,国有股持有方会有所损害。而双方都希望价值最大化。
我认为,国有股减持是从国有方考虑的,与实现股票全部流通存在辨证的逻辑关系。比方说,如果国有股减持价格足够低,市场如果能够接受,将来剩余的就是法人股流通问题。那么,法人股如何减持呢?
21世纪人才报:经过4个月的执行,2001年10月22日,证监会宣布暂时停止执行第五条规定,这是否就已经表现出某种征兆?
陈占锋:确实,当时减持造成的恐慌比较厉害。停止国有股减持是正确的。或者说,必须这么做。因为,市场的反映表明,他们不接受这种方案。后来,股市一直陷入低迷状态。暂时停止执行第五条规定,是带来了一段时期的兴奋。但是,投资者仍然看不准。
21世纪人才报:可能是国有股减持带来了股市一直以来的低迷状态,那么,在这个数字现象的后面,减持到底带来了什么?
陈占锋:首先,上市公司融资受到影响。其次,投资者不敢投资了。股市本来至少有两个功能,一是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二是让投资者获取利益。现在,投资者没有比较明确的预期,风险性相当大,他们投资就不得不犹豫。这样,市场上没有投资者,也就没有钱,两个功能就都没法实现,给整个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就很明显了。
21世纪人才报:有人说国务院停止国有股减持是“纠错机制的延续”,也有人说是“行政干预的一次巨大失败”。您是怎么看的呢?
陈占锋:应该说,国有股减持是出于正面的积极的想法,目的也是想解决国有股非流通问题,让国有股变现。从这个角度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不一定就非得要冠以“行政干预”的帽子。要影响股市有许多方式,为什么非得要采取国有股减持的手段呢?实际上,如果真正能够贯彻下去,对于解决非流通股问题是有利的。当然,前提是在市场能够接受的基础之上的。我认为,国有股减持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二级市场本来就已经承担了比如融资、促进企业上市以及改制、再融资等社会功能。再让他们承担国有股变现的巨大压力,当然受不了了。
我国国有股和国外不一样的是,非流通成分比重过大。要实现2/3的股份变现,而市场承受力只有1/3。虽然强调只减持10%,但是依然会,而且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投资者看来,投资的本来就是预期。所以,国有股减持的影响就是非流通股对投资者心态的影响。所以,解决股市问题,就要抓住主要矛盾。只有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其它的问题才可能得以解决。
21世纪人才报:国务院宣布停止减持国有股,但是,海外上市公司除外。这又是为什么?
陈占锋:这样的一个决定不能干净地解决投资者预期的问题。当分红给了战略投资者,那么,这个成分还属于法人股吗?其实,法人股不流通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还有,股权性质如何定位?法人股可以流通了吗?如何实现流通?
就这个问题本身而言,原因有二:一、海外上市公司有相对比较大的承受能力;二、对于预期的影响并不如国内那么严重。道理上,如果国有股价格不高,减持之后还能够卖,这样影响就不很大。没有巨大的市场恐慌。
我认为,解决股市问题,核心就是解决非流通股的流通问题。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有真正的熊市和牛市,股市才能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才能完成股市的社会经济功能。
(陈占锋申明:以上所有言论仅代表个人学术观点,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无关。)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