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近70家公司提出了配股方案,这一数字与去年全年实施配股的家数基本持平。有业内人士担心——配股会否步增发后尘
□本报记者刘兴祥
近期,与增发明显降温形成对比的是,配股逐渐变得热闹起来,并有后来居上之势。
仅仅在本周内,就有多家上市公司提出了配股方案,更有部分公司要将配股有效期延长一年时间。种种迹象表明,配股很可能成为上市公司今后再融资的主要手段。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近70家公司提出了配股方案,这一数字与去年全年实施配股的家数基本持平。如果这些方案得以实施,那么,今年配股的融资规模将超过增发。
引人注意的是,在增发过滥以致遭到市场普遍“用脚投票”之后,一些上市公司及时调整了再融资方案,包括巴士股份、长丰通信、广汇股份等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拟实施“弃增转配”。由于配股在融资规模上明显小于增发,以及目前市场谈“增”色变,弃增改配反而成了这些公司的一项“利好”,直接刺激股价有较好表现。
业内人士认为,在增发放缓的情况下,为尽快实现再融资,从发行人到主承销商,大多倾向于配股或发行可转债。由于配股只需要达到净资产收益率等几个硬指标,发行人基本上均能实现再融资的目标。更何况,配股较增发操作更简单,运作周期更短。所以,上市公司纷纷弃增转配也就比较正常了。据统计,在2001年年报里提出增发意向的上市公司超过了100家,除部分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的公司外,至少还有数十家公司存在再融资的意向。在目前情况下,这些公司中符合配股要求的很可能会“弃增改配”。
然而,令有关人士担忧的是,由于二级市场仍然处于相对低迷的阶段,配股对二级市场的压力其实并不小,直接表现就是投资者对配股并不买账,配股风险也开始显现出来。如前期一家实施配股的上市公司,其流通股东仅认购了可配售总额的4%,承销商因包销2015万余股动用资金达到2.74亿元。还有一家正在进行配股的上市公司,目前的认购率也仅有三成左右。
有业内人士提出,增发在今年上半年受到市场的普遍反对,其原因不仅仅是增发的融资规模太大、增发价太高等,更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在国内股市股权结构未能得以有效改善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普遍有资金“饥渴症”,肆意圈钱行为较为普遍。并且,再融资资金使用效益不高、改变募资投向比较严重。从这个角度看,增发与配股并无本质差别。而且,即使是在融资规模上,一些公司的配股仍然较高,如西部一家上市公司的拟配股融资额超过了6亿元。所以,对配股过滥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其实,众多投资者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在二级市场上出现了相当大的损失,整个市场迫切需要较大程度的“休养生息”。如果众多上市公司利用配股来筹资,那么,巨大的圈钱压力恐怕难以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配股也难以避免被普遍“用脚股票”。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