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不健全以及监管滞后使得中小投资者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而在股市整体上缺乏投资价值,以及在一味“圈钱”扩容的大背景下,吸引8万亿储蓄存款进入股市显得十分不切实际
王贵荣 张晓春
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居民储蓄额已达8.04万亿元,同比增长17.6%。在银行利率多次下调的情况下,居民储蓄增长速度仍继续加快。因此有人提出储蓄资金是否可以分流一部分进入股市。那么,储蓄资金会流入股市吗?
股市缺乏吸引力
吸引民间资本,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的思路是可取的,但是,关键在我们的证券市场是否有投资价值,上市公司是否真正能够给投资者以回报,以及证券监管是否真正能够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这是吸引资金入市的关键所在。可是,回顾一下我们的证券市场却找不到吸引公众的地方。
股市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实质的回报。股民每年交纳的股票交易手续费远远大于上市公司的利润派现额,2000年的股票交易手续费达到900亿元,而上市公司给股民的现金分红不超过200亿元,出现了700亿元的费用缺口,这还不包括每年发行新股、增发及配股所筹集上千亿元的资金;再有,机构投资者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政策等优势,中小投资者总是处于被动地位。股市的暴跌使方方面面都受到严重的损失,最大的受害者就是中小投资者,因为中小投资者无论从资金,还是从渠道、信息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尤其在造假横行的年代,股市中的中小投资者犹如在五里雾中,成了失去方向的羔羊任人宰割。
基金遭遇冷眼
我们还清楚的记得,为防范金融风险,去年还在清理银行违规资金退出股市。事实上,对违规资金没有一个明确界定,这说明管理层认识到高企的股市并没有投资价值,不想让银行资金承担风险,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却要引导居民储蓄资金进入高风险的股市,这确实令人费解。欣慰的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并没有被一再失信的引导迷失双眼,不为引导所动,从开放式基金发行受阻就可说明。
开放式基金日趋受到投资者的冷落。开放式基金自去年9月开始发行以来,从华安创新、南方稳健、华夏成长到金鹰增长,尽管在销售网点、认购期限和费率等方面都作了较大改进,但开放式基金的发行仍然每况愈下。华安创新实际收到45414名个人投资者的有效净认购款23.77亿元,机构投资者认购了26.23亿元,没有达到原先预定的6:4的比例。南方稳健预定发行80亿的规模,但最后认购不到35亿元,个人投资者认购12.67亿份,机构投资者认购22.22亿份。
而华夏成长也仅售出32.4亿元。稍前发行的开放式基金在三个月的封闭期过后,其申购同样非常冷清。甚至,有的基金还出现了赎回多于申购的情况。截至2001年底,南方稳健共申购30257651份,赎回32207240份,基金总份额为3486988611份,比上市之前规模还有所缩小。
还是银行好
基金经理说要“为8万亿储蓄存款和广大机构客户安全理财、优质理财”,但老百姓的钱则还是以存入银行为首选。前5个月居民储蓄累计增加6717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628亿元。其中,定期储蓄存款增加4143亿元,占61.7%。至2月份央行宣布第八次降息,存款利率平均下调0.25%。尽管如此,老百姓不仅不为所动,而且反其道而行之,继续将钱存入银行。
股市机制有待健全
老百姓作出这种选择,自有他们的道理。在目前的中国证券市场,崇尚理性投资长线投资的基金,特别是开放式基金很难通过股票投资获得理想的投资回报。我国上市公司真正具备投资价值的公司如凤毛麟角,少而又少。基金经理要“为8万亿储蓄存款和广大机构客户安全理财、优质理财”,在当前的市场背景下,只能是一厢情愿。
当前的证券市场风险远远大于收益,在股市庄股横行,上市公司欺诈不断;上市公司“一年绩优,二年绩平,三年亏损”的局面成为家常便饭,上市半年、一年就出现亏损,就发出业绩预警;新上市公司非但不分配,反而千方百计以高价大比例增发新股,再骗股民的钱等等事实使场外的中小投资者对股市敬而远之,场内的投资者寻找时机准备退出股市。曾经令人羡慕不已、家喻户晓的大牛股银广厦近来也被曝光,原来的业绩是弄虚作假,其造假金额及隐蔽性令人叹为观止。这不得不使人怀疑中国股市还有没有真正的绩优股?在绩优股的背后有没有虚假?在这样的背景下,怎能得到广大中小投资者的信任?
事实胜于雄辩,股市的暴跌导致大多数投资者亏损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了证券市场给投资者带来怎样的回报,反而使大多数人成为股市牺牲品。股市的种种弊病注定:虽然每个人都会有过赚钱的经历,可是根本不可能都有赚钱的结局。机制不健全以及监管滞后使得中小投资者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而在股市整体上缺乏投资价值,以及在一味“圈钱”扩容的大背景下,吸引8万亿储蓄存款进入股市显然不切实际。
《国际金融报》(2002年06月13日第四版)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