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资本市场上曾经活跃着这样四位精英,他们的每一次交易都能绝对影响股市的走势;台湾当局托市之前需要得到他们的承助;十几年过后,每逢经典的行情出现,人们仍然将他们当年的情形拿出来对照。他们曾被人们封为台湾股市“四大天王”,声名远播。当年“四大天王”的风云事件如何精彩?而如今风平浪静之后的各路英雄又在何处风光?风云舒卷的十年历程之后,谁的投资理念更胜一筹
独行侠威京小沈
沈庆京,人称“威京小沈”。1947年出生于南京,后举家迁至台湾,少年生活极为不羁,打打杀杀、混帮派、搞械斗,并因此入狱三年。出狱之后,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开始了环游世界做船员的生活。1974年,上岸开始进行配额交易,并在短短的三年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台湾有名的“配额大王”,事业中的第一桶金也由此获得。
随着台湾纺织行业的逐渐下滑,沈庆京开始将投资目光转向股市,1987年,他拿着24亿元进入股票市场。一个月之后,由于其独来独往、市场上大笔进出的作风,被冠上“天王”的封号,与另外三位大户被齐称为台湾股市“四大天王”。
沈庆京第一次正式介入的股票是1987年3月投资的光宝电子。光宝电子当时的资本额在2亿上下。当得知光宝的董事长宋恭元被房地产套牢,急于将股票脱手以解决巨额债务的时候,沈庆京不动声色地在市场上连续买进了几百万股光宝,不久市场就传来“小沈在炒作光宝”的风声。这时,光宝电子公司开始派人马对付收购,本无心入主光宝的沈庆京将计就计,继续在股市上吸入,直到持有700多万股的时候,真正进入董事会。这时,光宝电子的股价已经身价凸显。没过多久,沈庆京将手中的股票全部成功出货。
继而又如法炮制了台纸、士纸、南港等股票。仅光宝和台纸两只股票就为小沈带来近20亿的利润。
但收之东隅,失之桑榆。士纸股票的冷门操作使沈庆京至今都不寒而栗。1987年10月,沈庆京第一次因朋友的介绍在市场之外以8.5亿元的价格收购1000万股(占总资本额的10%)士纸股份。消息传出之后,一向冷门的士纸股份立刻由冷转热,第三天就涨停板到115元的高价。但这种气势没有维持几天就碰到1987年美国股市的“黑色星期一”,台湾股市一泻千里,由4673点跌到了2297点,足足大跌三个月,跌幅高达50.83%。沈庆京在这次风暴之中亦未能幸免。
在沈庆京的投资过程之中,也有因为诚笃的个性而招致全盘皆输的滑铁卢,南港轮胎就是一例。当初投资南港轮胎,是因为其属下拥有一块非常具有投资价值的土地,沈庆京从1988年开始购入该股票,起初仅占有3%的股权,但股票一路下跌,只好一路买进,半年之后小沈手上的股票已经达到2000万股,占到33%,这时他手中的股价由当初的26元,一路买到38元。南港轮胎是家族企业,由于小沈的股权比例已经是7倍于许家的股本。为了防止被套牢,小沈对外宣布接管。此言一出,许家立刻出面谈判,要求以每股27元的价格购回。这同小沈的60元开价相差甚远。经过艰苦的谈判,许家愿意让小沈以每股30元的价格将股票转卖给日本横滨护膜集团,同时将南港厂的土地以每坪20多万的价格出让给小沈。虽然股票的价格连融资的利息都不够支付,但是考虑到日后进军房地产业的长远规划,终于决定让步。但是后来才发现,南港的土地紧邻的一片仍是另外一家的财产,如果不购买的话,南港土地的利用价值也微乎其微。反复斡旋之后得到土地的时候,赎回价格已经每坪攀升到了130万。而那时,南港的股票市值已经达到了60元。为了坚守信用,小沈仍然以每股30元的价格置换。这是小沈在股票市场上最严重的一次挫败。
南港轮胎一役惨遭滑铁卢,再加上“黑道”频频介入股市,沈庆京对股市的热度已经逐渐降温,遂陆续将股票卖出。1988年9月24日,又逢股市连续19天无量下跌的“郭婉容事件”,更使小沈彻底看破股市。
从1987年到1989年期间,股市成了全台湾最热闹的地方,股市气势如虹,几近疯狂。为了控制这种局面。1988年9月,当局通过宣布重新开征证所税,以藉此方法控制股市。但是事与愿违,19天近乎休市的无量下跌让无数投资者胆战心惊。19天中,沈庆京手中40亿市值的股票,以每天损失2亿元的速度亏损,到最后,不但损失了当初的利润,连带成本倒赔了七八亿。股市由24日以前的8800多点跌到了5500点,当局已经承受不住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证券交易所总经理赵孝风致电沈庆京,希望他能连同其他股市中的大户帮助当局救市。虽然已经对股市失去投资信心,但是沈庆京还是打起精神连同其他大户出面整顿股市。整整花了四个月的时间,才恢复元气,1989年8月,股市不但越过“郭婉容事件”之前的8800点,而且一直冲破10000点大关。
挽救股市一举使沈庆京的知名度水涨船高,原先就已经闻名全岛的“四大天王”此时更是声名远播,连香港都知道台湾有个“威京小沈”。照理,小沈应该趁此机会将当初的损失赚回来,但是,小沈清楚地看到这次由于当局干预所引发的股市回暖是一种异常的状态,不用多久一定会回落。到1990年3月,股市由12000点陆续跌到8000点的时候,沈庆京已经将手中的股票全部抛空。
尘埃落定之时,沈庆京回忆说:“股市不是我的舞台,因此决定急流勇退,挥别投机岁月。潇洒走三年的结果,并没有从股市中获利,惟一有的就是‘股票天王’的封号。对我而言,好坏各半,而我并不喜欢这个封号。”
在逐步从股票市场抽身而退的过程中,沈庆京开始把投资目光转向一级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化工、建筑等实业上面,并从此扩展了另一番天地,成为“四大天王”中投资转型最为成功的代表。
从股市奇人到政坛要员
游淮银,人称“阿不拉”,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博士,25岁就在台湾“财政部”任职。在股市“四大天王”之中,以擅长选股而著称,就综合研判的能力和专业技能而言,无人能出其右。
1974年,游淮银凭着父亲赞助的100万元开始了投资生涯。第一次买股票的游淮银也是从小散户起家。为争取新上市的大明股票承销认购机会,游淮银在冬夜里从子夜12点排队排到第二天上午9点,才以每股12元的价位认到一张大明股,这张股票最后让初出茅庐的游淮银赚到近6万元。
真正让游淮银名声大噪的一次股市操作是在70年代投资的“炼铁股”,好强的游淮银领导多方阵营,与实力相当雄厚的空方鏖战三个多月,10元买入,其间连封10多次涨停,最终在40元左右全身而退。1976年,赚了钱的游淮银退出公职,与人合伙购买了日盛证券公司90%的股权,开始出任该公司的执行董事,当起券商老板。
1985年,游淮银出任新光证券公司总经理一职,这个时期也是台湾股市高速成长的阶段,他也由此进入了股市操作的顶峰时期,并逐渐确立了投资绩优股的风格。在交易时间内,游淮银经常坐镇营业柜台,双眼紧盯着大厅行情板,要大进股票的时候也亲自喊盘,独特剽悍的操盘形象也由此树立。不少散户都喜欢跟着他买卖。与其他大户的操作手法不同的是,游淮银经常是在低档吸足筹码,在一路拉高的过程中,不仅不增加筹码,到高档还能全数获利了结。
1988年,他设立富隆证券,富隆集团的前身从此成型,1988~1989年间,他凭借三商银、中华开发、中铁等上千元的历史天价涨幅炒作,为自己冠上“四大天王”的光环。值得一提的是,游淮银是“四大天王”中惟一在1988年“郭婉容事件”股市无量下跌19天之前,凭借敏锐嗅觉提前出货的一位。
但是,游淮银的雄心并不仅仅局限于一方股市。1992年,他突然投身政坛,当选台湾“立委”,成为“四大天王”中转型最鲜明的炒手。1995年,游淮银拿到上市银行东企银行的经营权,但是由于被揭发东企对富隆放款30亿元的事情,导致该银行发生挤兑事件,存款大量流失。从此,游淮银开始了他投身政坛,商场失意的序曲。但噩梦似乎刚刚开始,由于东企银行事件,台湾金融当局依法限制该公司业务经营项目,但是,游淮银却在向“证期会”申报的资料中隐瞒限制内容。不仅如此,2000年,游淮银又因旗下的钻石基金1984年涉嫌炒作尚峰股票一案被提起公诉,并最终被判刑3年零8个月。至此,游淮银成为台湾当局整顿黑金扰乱金融市场中第一位被提起公诉的“立法委员”。
抛开其利用大户便利,驰骋股市骗取投资者利益的大鳄作风不谈,单单从其早年在股市中的投资经验而言,游淮银的择股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在股票的选择上,游淮银强调企业多项指标的测评,其中包括公司财务结构、产品在企业界的地位与发展远景、经营者的心得与能力、公司研究发展所投注的经费和成效等。同时亲自了解上市公司实质也非常重要。如果有隐藏性的不良资产,单单以账面做参考实在不是科学的做法。
游淮银股市制胜的秘诀,反映在他的有关话语中,他曾经说过,“只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够在股市中生存”、“有头脑的人才能做股票”。这说明在风云变幻莫测的股市中必须要有头脑、有眼光,有足够的判断分析能力。此外还要有许多基础要素。就游淮银个人来讲,他早前所学的专业以及他结合专业对股票、对“第一代主力”进出手法与技巧的研究、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了解等都是不可缺少的硬件。
游淮银认为,投资人的“操之在我”是能够在炒股中制胜的关键。不要全凭传闻、小道消息炒股票,应用自己的头脑和知识去综合分析,三思而后行,当然,有时应快速出击,这才是股市制胜的秘诀。股市变幻莫测,没有常规可循,必须凭自己的智慧去选对股,选对时机,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多头总司令”老雷
雷伯龙,1921年出生于台湾,西北大学政治系肄业,海军官校毕业,公费赴美海军研究所研习。他的军队教育背景对他投资理念的树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永远都是像一名指挥官一样操纵大规模的投资战争,并且不论胜败。
从1971年开始,雷伯龙进军股市,纵横股海30多年,他多次在市场信心低落、股市受政治危机影响的情况下进场买入,事后股市利空出尽开始大涨时,自然赚得盆满钵满。危机入市一直是雷伯龙秉承的投资策略,这虽然是可遇不可求的致富良机,但也是考验人性胆识的残酷游戏。当外在环境震撼持股信心,卖盘倾巢出动的时候,若非具备超强的胆识与承受短期剧痛的能力,恐怕实难效仿。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这种笃定的自信,也让雷伯龙同样在让人心惊胆战的股灾当中所持有的大量筹码未能出手。1990年台湾股指从12000点直跌到2000点,雷伯龙倾尽全力不惜借贷,多次奋力托市,怎奈伯龙有意,股市无情,100亿的资金全部化为乌有,雷伯龙也因此债台高筑,官司缠身。妻子因此离婚去了美国,儿子本是哈佛的心理学博士,也因为父亲的官司缠身远赴美国,放弃了在台湾任教的机会。雷伯龙这位曾经在台湾股市最有影响力的炒手,如今却早已经被台湾股市所淡忘,晚年生活令人唏嘘。
回望其充满成败的投资一生,却有许多值得借鉴与警醒之处。首先,成功者所付出的心血不容忽视,在台湾早期上市公司只有一两百家的时候,雷伯龙能够将每家的营收、盈余等财务指标倒背如流,即使在晚期不做股票的时候,每天还是要看8份报纸。若非这样的功力,要想单凭财大气粗,恐怕也实难在股市驰骋。其次,危机入市,反向操作的犀利举动值得众人体会。另外,雷伯龙一直善于利用媒体和自己的影响力调控群众气势。这一点,与国际著名金融人物索罗斯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雷伯龙的成功令人羡慕,但是其失败的经历更值得借鉴。尽管当年能够在股市中叱咤风云,一石激起千层浪,但也正是这样只进不退的军人做派让他在逆市而动的时候吃尽苦头。正所谓股市行情容易预测,投资情绪却难把握。雷伯龙每次股市大跌,都被套牢大量股票,违约事件不断,其“多头总司令”的名号也是因其只进不退的个性而得。
雷伯龙在投资中以利用财务杠杆操作股票而闻名,但是长年利息和手续费的消耗,再加上空头袭击的卖压影响,使这柄双刃利剑最终刺中要害。个性操作是雷伯龙失败的起因,而财务杠杆的不当操作更是加速了走向末路的行程。晚年的不思变通,一味留恋过去的成功经验,都使得雷伯龙的投资道路越行越窄,最终无路可寻。
崇尚生活的邱明宏
邱明宏是台湾股市“四大天王”中最低调的一位,在他的投资生涯中,似乎很难找到令人惊心动魄的大买大卖,也从未见他以叱咤风云的姿态驰骋股市。甚至他的名字从来没有单独见诸报端,而总是跟在三位“天王”之后,俨然一副婉约派的作风。
邱明宏和沈庆京一样,在淡出股市之后,开始了实业界的投资。同沈庆京不同的是,邱明宏的投资更注重宣扬生活意味,强调绿色投资。旗下的亚历山大健身休闲集团就是很好的例子。
近年来,邱明宏更是一副皈依佛门的投资态度。首先开始悬壶济世,出资为无钱看病的台湾民众提供诊疗。甚至自掏腰包出版了一本书,教导大家如何保健养身。在亚历山大俱乐部,亲自现身说法,强调该俱乐部中的游泳池没有氯化物的污染,流动水流的设计如何既有利于环境又有利于健身。
如果说,我们从前三位股市大户中学到的是精深的投资理念的话,那么,邱明宏带给我们的就是一种看尽繁华,淡泊财富、崇尚生活的人生态度。
昔日“四大天王”雄踞台股的风光事迹令人无法拂掠,耳边似乎还回响着当年征战股市中的拼杀声。投资的战场是现实的,更是残酷的。许多人津津乐道于成功者的辉煌战绩,却往往忽视在这成功的路上有多少辛酸曲折,多少失败的先驱。
中国股市十余年的蹉跎岁月,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走出了当年的混乱与彷徨,正在随着中国的经济逐步向理性化的道路迈进。在这条道路上,避免犯错和争取成功同样重要。学习成功大师的优点可以增加致富的机会,那只是初学者的入门之功;如何借鉴前人的痛苦经历,反而是每一个成熟的投资人所应该必修的一课。这也正是笔者成文之初衷所在。-
“四大天王”小档案:
沈庆京,因旗下掌管的威京集团,而被称为“威京小沈”。在股市中以独来独往、大进大出的特点而著称。1987年入市,投入股市中24亿元在最高时期曾达到40亿的市值。1988年在“郭婉荣事件”后的下跌中损失惨重。随后开始淡出股市,并向实业界发展,包括金融服务、化工、建筑、房地产、高科技等行业,如今威京集团的市值已经达到1100亿元。
游淮银,人称“阿不拉”。在股市中以优秀的择股能力而著称,并且多投资于绩优股。典型的散户起家的例证,100万元入市,后来手中的资产增值为数十亿。是“四大天王”中惟一在台湾股灾中幸免的一位。90年代开始向政界发展,并当选“立法委员”。2000年,因1984年在股市中的恶意操纵而受到指控,并被判刑3年零8个月。是台湾第一位被起诉的“立委”。
雷伯龙,“四大天王”中最典型的操盘手,素以逆市操作闻名,因经常在股市低迷的时候吸纳,利好出台后放高获利,而被称为“多头总司令”。雷伯龙在股市操作中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擅用财务杠杆以小博大。也正是如此,在股灾期间,由于托市回天乏术,最终将手中的100亿资金全数赔掉,并因此官司缠身,晚年生活非常凄惨。
邱明宏,“四大天王”中最低调的一位大户。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股灾之后,完全脱离股市,开始投资于实业当中,旗下的企业强调绿色投资的环保意识。也是“四大天王”中转型比较成功的一位,由于后期淡泊名利,一心向佛,因此参与了很多公益事业。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