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东方电子悬念:不同会计方法效果迥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05月23日 09:57 21世纪经济报道

  梁德信

  从1997年1月21日挂牌交易那天起,东方电子(000682)便维持着一个绩优高成长公司的市场形象,直到2001年9月中国证监会开始调查该公司利润确认与信息披露问题。2002年4月24日,该公司董事会批准公布2001年度会计报告,显示由于将近几年出售股票收入作为或有事项范畴的重大会计差错进行会计变更,每股净资产减至0.595元,公司股票因此被特别处
理。此前,该公司总股本由上市初的6830万股先后经过5次扩张升至91795万余股。

  鉴于上述会计变更既采用了追溯调整法,又采用了未来适用法,被调整出的股东权益或暂挂在其他应付款项下的金额高达10.39亿元。如此会计调整似乎创下了中国上市公司之最。

  会计差错还是无中生有

  所谓会计差价,通常是指由于会计方法不当而导致的错报。应当说,这与银广夏那样的纯粹的无中生有是有区别的。依据东方电子2001年报,被调整的金额10.39亿元,是由于此前将其连同税项金额错误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严格地讲被确认为利润性质的收益,但并没有说这部分收益原本是不存在的。这一点至关重要。

  为什么被调整金额是“10. 39亿”

  东方电子2001年报进行的会计调整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当年调整,即调减了2001年度主营业务收入25101万元,调减了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427万元,调减了所得税8143万元,共调减净利润16532万元;其二是追溯调整以前年度净利润或期初留存收益87376万元。所谓“10.39亿元”,是16532万元与87376万元的合计数。按理说来,如果说2001年度出售股票收入25101万元是应当调整的违规收入,那么,被调整金额应当也是25101万元,而不应当是16532万元。二者之间的差额实际上是税务机关已经收取的税金。以前年度被调整的87376万元似乎也应当是如此计算的。也就是说,在全部出售股票收入(15.78亿元)与被调整金额之间,似乎应当存在5.39亿元(即2001年度的税金8569万元加以前年度的税金45293万元)的差额,而这一差额似乎被税务机关拿去维持以往年度的预算内财政收入了。

  这又意味着什么呢?答案是税务机关不仅已经将东方电子的出售股票收入全部确认为收益,而且并不打算全额退还这笔税金。然而,公平地讲,既然是会计变更事项,不仅上市公司应当调整,财政部门也应当调整,即从预算内的税项收入调整为预算外收入(政府罚没收入属于预算外收入),同时由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税款分流调整为中央政府的独家预算外财政收入。

  从股东权益到其他应付款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调整到目前为止尚未涉及到资产负债表资产一方,只涉及到负债及股东权益一方,准确地说是将原来在股东权益项下列报的金额计10.39亿元调整到负债项下的其他应付款,还没有涉及到资产一方。在会计意义上,这意味着该公司董事会虽然已对以往会计年度将出售股票收入确认为利润及股东权益的会计处理加以纠正或调整,但仅此而已,监管部门尚未决定该款项的最终地位。这是典型的或有事项。

  其地应付款应付给谁

  其他应付款的会计意义是公司应当向债权人支付的款项。那么,究竟谁是债权人呢?应当说年报并没有给出答案。但是,假如东方电子出售股票收入被确认成违规收入,它所对应的债权人似乎应当直接是监管部门(监管部门收到该等款项后又如何处置似乎是另一回事)。否则,又该是谁呢?

  如何兑付其他应付款

  进一步说,假设最终将上述金额的款项确认为违规收入,并接照有关规定没收充公,东方电子将如何支付呢?鉴于公司只能用资产支付债务,这样一来就会涉及到资产负债表的资产一方。接下来,该公司将以哪一项资产来支付该等债务呢?答案似乎只能是货币资金。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假如真的全部用货币资金来偿付该等债务,东方电子2002年初的5.02亿元货币资金还不及该等债务的一半,不得不“举债还债”,即增加短期借款来偿还其他应付款。

  如果年初的5.02亿元货币资金是维持正常经营活动所必须的话,该公司势必将增加10亿元的有息负债,并因此陷入200%的过度有息负债率困境。考虑到10亿元的有息负债每年可以产生的6000万元的利息支出,按照该公司目前的业绩状况衡量,在未来两年内要想实现扭亏为盈是毫无希望的。这几乎等于宣判了东方电子的“死刑”,等待它的只有是连续亏损直至摘牌退市。

  规范与发展大碰撞

  如此说来,对东方电子的会计调整有可能导致这家只是由于存在应调整的会计事项而不是由于完全无中生有地做假账而寿终正寝。

  无论是根据中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还是美国会计准则,会计调整有两种方式,一为追溯调整法,一为未来适用法。前者是将应调整金额在截止报告期初以前的会计期间进行全额调整,或计算以往发生的会计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会计变更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后者是只对会计变更当期以及未来会计期间应调整的影响数进行调整,不予追溯。进一步说,对由于会计政策变更而导致的应调整事项应采取追溯调整法,对其他原因导致的应调整事项应采取未来适用法。

  东方电子2001年度以前的出售股票收入不仅已经确认为收益,而且已经得到税务机关的确认,并采取现金和红股的方式分配给全体股东。如果要进行追溯调整,特别是以货币资金的形式向有关部门上缴被调整金额,意味着原本已经分配出去的利润又通过上市公司予以全额收回,结果就是每股净资产跌破面值。实际上,经过2001年报的调整,除税项金额之外,东方电子全体股东以往会计年度因出售股票实际收到的利益已经被收回,只是暂时挂账在其他应付款项下而已。

  显然,采取追溯调整的方式处置东方电子的违规行为必然要严重影响到该公司全体股东、债权人以及税务机关的利益;而只采取未来适用法,即不对2001年以前发生的累积影响数进行调整,仅对2001年度发生的影响数进行调整(其结果似乎是每股净资产在面值以上),并保证今后不再发生新的影响数,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全公司全体股东特别是中上股东、债权人以及税务机关特别是地方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的既成事实利益,同时也能够起到纠正违规行为的目的。

  对违规行为的处罚不宜打击面过宽,违规毕竟是极少数人的错误,如果因为处罚少数人的违规行为而造成多数无辜利益主体遭受重大损失,其动机与效果都是有争议的。必须承认,在中国股市过去11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许多多不规范的现象,如果都采取追溯调整法加以纠正,后果不堪设想。对此,完美主义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冒进思潮,不利于中国股市的稳定与发展。

  人们总是说在规范与发展之间是有矛盾的,东方电子如此会计调整确实如此。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发表评论】【谈股论金】【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东方电子银广夏惹争议 独立审计准则修订展开 (2002/05/21 10:08)
东方电子2001年每股收益0.068元 (2002/05/08 10:23)
股市所得计入主营 泡沫破灭谁为东方电子埋单 (2002/04/30 13:12)
公司分析:谁来为东方电子“埋单” (2002/04/30 10:06)
近三年指标大幅缩水 东方电子将被ST (2002/04/30 10:36)
调查悬而未决年报迟迟不发 东方电子迷雾重重 (2002/04/18 17:53)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新浪商城推荐
   情趣礼品专题
  • 情爱1+1
  • 百利安性感小夜衣
  •   精品书推荐
  • 西方工商管理系列图书
  • 最新最全考研书75折
  •    精彩游戏火热上市
  • 《黑色通缉令》
  • 《创业大赢家》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61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