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基金年报时,市场关注的焦点自然是基金的投资动向。但可惜的是由于年报太过滞后,年报所蕴藏的信息有效性已是大打折扣。为了提高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基金年报披露能否提前?
目前基金年报的披露时间是根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准则第5号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指引要求所制定的。该规章要求:基金管理人应当在每个基金会计年度结束
后90日内编制完成年度报告。于是乎,基金公司不约而同地选择了3月份的最后几个交易日公布年报。
据业内人士介绍,选择这样的时机公布年报,表面理由在于有充分的时间对年报作准备,但背后的目的则在于隐藏自己投资的最真实企图,毕竟年报要披露所有的投资细节。说白了,基金是不太情愿披露年报的。
如果能不出年报也就罢了,但迫于规定,基金还必须出年报。基金可能没想到,缺乏有效的年报信息,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对基金的投资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但对基金形象造成的冲击相比之下却是弊大于利。
综观整个年报,市场最感兴趣的是基金经理工作报告以及基金买卖明细,这其中基金经理的工作报告当是重中之重,因为它代表着基金对整个市场的判断。如果基金经理能在报告中做出超前的准确判断,那么这只基金在市场上自然会赢得投资者的青睐。
事实上,近两年基金经理对市场的判断是相当准确的。去年,基金早在大盘调整之初就开始了大规模变现;今年,在市场低迷时期,基金又早早地入市抄底。但是问题在于,基金年报披露得太晚,在市场已形成某种趋势之后,基金经理再发表看法,难免有"鹦鹉学舌"之感。
以今年为例,在基金经理工作报告中,基金经理对后市普遍谨慎乐观,认为后市当以箱形震荡走势为主。如果这个观点在市场人气还比较低迷的2月份就得到披露,对市场的影响力肯定要比现在强得多。可到了3月底,几乎所有的股评家都在说箱形震荡,基金经理再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就显得人云亦云,没什么了不起了。
反过来讲,如果基金能早出年报,是否真的会影响基金的运作呢?也不尽然。毕竟基金年报披露的只是去年底的投资组合,而这个投资组合在1月底之前就已经有所披露,市场对基金的重点运作也有了大概了解。所以即使将年报披露时间提早1个月,对基金的运作也不会有大的负面作用。
如果提早1个月出年报,有什么好处呢?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基金能在2月份出年报,最大的好处在于基金能领先市场,做出超前的判断,有利于优秀的基金经理早日脱颖而出。因为在沪深证券市场,2月份特别是春节刚过,往往是市场最活跃的时期,新热点、新理念刚刚萌芽。这个时候如果优秀基金经理的工作报告既能够对去年的投资作出说明,又能够对这些热点、理念作出比较恰当的分析,市场影响力肯定小不了。久而久之,这些基金的良好理财形象自然也会在市场上树立,投资者对基金的兴趣也会与日俱增。
一方面在向市场推销基金,一方面却在推销过时的、基本失效的理财信息。这样运作的结果是,投资者真的很难对基金产生好感。
(记者高山)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