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第一家采用国际化标准计提呆账准备金的招商银行领先吗?招行资本盈利率为何偏高?每股收益0.34元是否缘自20倍市盈率的倒推?招商银行前三年的会计报表在一番娴熟的会计手法后,令人怦然心动
本报记者 张春辉 罗冲围
北京投行研发人士李文对《财经时报》坚称,近千页的招股说明书只说明了一个事实——招行其实很普通——与已经上市的三家银行相比。
几乎同一时间,深圳一间投资机构亦做出类似的判断。这与人们印象中冲劲十足的招商银行似乎不甚相匹。它是中国银行界的翘楚;它是中国银行业第一个采用国际化标准计提坏账准备者;它“以不足国内银行4‰的从业人员、2‰的机构网点支撑了……约6%的效益”(招行网站语)……多少人为之怦然心动,持币待购。
“然而翻开招行的招股说明书,细细打量,你就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李文说。
招行资本盈利率高完全是因为负债率明显偏高
分折称,鉴于可获得的公开信息,我们完整地比较了2000年四家银行的经营情况,2001年的比较仅限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600000)。
招商银行公开发行的前三年资本盈利率偏高,尤其2001年达27.97%,高于已上市的三间银行。根据表1数据,我们可测算,其原因就是由于招行资产负债率的高企——与浦发银行比较可以发现:2000年招商银行的资本盈利率高出浦发银行8.94个百分点,原因是权益乘数远远高出使资本盈利率提高15.38个百分点,资产利用率因素使资本盈利率降低0.63个百分点,而利润率低使资本盈利率减少了5.81个百分点。
表1中用的是权益乘数,它等于资产/资本;资产负债率与权益乘数反映的内容类似,资产负债率高,权益乘数必然高。
企业资产负债率变化对资本(权益)盈利率的变化有一种放大效应。
例如,A、B两家公司的资产规模同为100万元,但A公司由20万元资本和80万元负债构成,资产负债率是80%;B公司由40万元资本和60万元负债构成,资产负债率是60%。即使两家公司的资产盈利率(4%)和负债利率(3%)完全相同,仅仅因为资产负债率高低不一,资本盈利率就会产生明显的区别。A公司的资本盈利率为8%,而B公司为5.5%。
高负债率公司资本利润率高出低负债公司的关键,就在于高负债公司的等量资本支撑着更多的负债,而负债的利率又低于投资或资产产生的收益。这样,用借来的钱投资产生的收益不仅能支付负债的成本,还能带来额外的收益归企业所有者所有,从而提高了资本盈利率。
资产负债率变化的放大效应是双向的:既能在资产盈利率高于负债利率时增加收益,也可能在相反的情况下,给企业带来亏损。如果上述两家公司的资产盈利率变为3%,负债利率变为4%,则A公司亏损0.2万元,B公司盈利0.6万元。这也就是通常所谓的“高负债率公司潜在的风险较大”。
当然,招商银行的资产负债率高,是因为1999年后没有进行增资扩股,而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却在继续增长,从而在客观上导致了资产负债率或权益乘数升高。而我们知道,银行负债率偏高有可能意味着经营风险较大。
招行的呆账准备金计提标准不足称道
就银行的投资价值而言,呆账准备的计提标准,以及在会计上主要由此导致的银行资产质量的高低,是评判一家银行是否有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
与国内各上市银行相比,招行呆账准备计提标准一直为市场人士津津乐道:即其按照国际标准进行高比例计提——由于它是惟一采取这种“高标准严要求”的上市银行,所以其参照物只能是自己的过去。
然而,刚出炉的浦发行2001年年报为这种比较增加了参照系。分析发现,招行的呆账准备金计提标准至少不优于浦发银行。
浦发银行(2001年年报)在贷款五级分类及呆账准备金计提比例情况处,有这样的附注:“根据各类信贷资产的金额、扣除抵押品、有效担保金额后,按上述标准,公司报告期末计提各类贷款呆账准备金余额为42.23亿元。”
呆账准备金计提涉及计提基数和计提比例,计提基数为各类信贷资产的余额扣除抵押品、有效担保后的数据。扣除越多,计提的基数越小,提取的呆账准备金就越少,利润就越多。
我们分析后发现,浦发行对除损失类贷款外,对其余4类贷款均做了相应的扣除,且比例均为27.6%,即计提基数为4类贷款余额的72.4%。
按照这一思路,我们假设招商银行也采取这种做法(但实际上不是,见下面的说明)。如果招行的扣除比例高于浦发,就说明前者的利润因此而增大,浦发比招行稳健;反之,则说明招行的利润因此而缩小。
比较可知,假若以扣除比率50%推算,招行应计提67.7亿元呆账准备金,而实际计提67.3亿元。因此,除损失类贷款外,其它类贷款平均扣除50%基本可信,这个数字显然高于浦发。
招商银行扣除的抵(质)押物价值显著高于浦发银行,计提呆账准备金的基数显著低于浦发银行,间接地增大了利润。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招行在经营上不如浦发银行来得稳健。
按同样方法,我们发现招商银行在2000年、1999年从各类贷款中扣除的抵(质)押物价值也比较高,它在2000年度应计提59.6亿元呆账准备金,而实际计提61亿元。这表明,扣除价值占比略低于50%;招行1999年度应提78.01亿元呆账准备金,而实际为80.4亿元,即扣除价值占比略低于45%。
招行招股意向书对呆账准备计提有这样的解释:对正常类贷款和关注类贷款计提了一般准备,对不良贷款(次级、可疑、损失)计提特别准备。特别呆账准备金按贷款面值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计提,一般准备金的计提基数为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余额(实际上,“可收回金额”与前面的“扣除价值”概念是相似的)。
于是,换一种方法,仅比较两银行2001年在不做扣除的情况下,对次级类和可疑类贷款的准备金计提比率,浦发(33.1%)又高于招行(18.3%)。
我们对招商银行2001年呆账准备金分析如下:(1)2001年年底的特别准备金为479000万元;(2)扣除2001年年底100%计提的损失类贷款为264081万元,则次级类和可疑类贷款应提214919万元(=479000-264081)的特别准备金;(3)招商银行如果不对抵(质)押价值做扣除,或不扣除可收回金额,则对次级类和可疑类贷款平均提取了18.3%(=214919/次级类贷款626879+可疑类贷款546664)的特别呆账准备金。
用同样的方法,对浦发银行2001年呆账准备金分析如下:(1)扣除一般准备后,应计提28.54亿元的特别准备金;(2)扣除100%的损失类贷款1.08亿元后,应为次级类和可疑类贷款提取27.46亿元的特别准备金;(3)在不做扣除的情况下,浦发银行对次级类和可疑类贷款平均提取了33.1%(=27.46/次级类贷款31.5+可疑类贷款51.4)的特别准备金。
招行的高利润能持续多久?
会计调整的威力同样体现在每股收益上。由于会计政策的重大变更和调整,招商银行调整了有关会计报表。
按招股意向书的解释:“由于会计政策变更及追溯调整,呆账准备金大部分在以前年度已提取,所以2001年度出现较大的冲回。”追溯调整的结果是,招商银行2001年度的净利润及每股收益均增长了约78%,净利润比调整前增加了5亿元多,每股收益则达到0.34元。这些数字比前两年大幅增加,当然,这也得益于招商银行近两年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的良好成绩。
每股收益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显然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我们统计了去年12月以来14只新股的发行情况,发现多数都以2001年的每股收益作为定价的重要参考指标,其中“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按2000年指标计算,并且市盈率均控制在20倍左右。
招商银行资产负债表显示,1999—2001年间的实收资本没有变化,平均说来,这期间的每股收益为0.217元。如果2001年度的每股收益对招商银行也有参考意义,则招商银行的发行定价大约为每股6.80元基准值(等于20乘0.34)。
招商银行有关负责人在路演时表示,2002年计划新增贷款350亿—400亿元,较2001年底增加25%,预计净利润增长10%-15%。而2000年、2001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66.8%、78%,贷款分别增长269亿元、304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2.5%、27.7%。
贷款增长率没有低多少,但利润增长率却显著下降了。可能的原因,一是受今年2月降息的影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进一步下降——招行行长马蔚华在日前北京路演时明确表示,此次降息大约会影响招行大约1亿元的收入,但招行也有应对措施,所以“降息对招行实现今年的赢利目标没有什么多大障碍”;二是2002年招商银行有可能增大呆账准备金的计提基数,即增加呆账准备金。(完)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