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汪涛
马年春节期间,有减息消息传来,紧接着又有开放资金进入股市的各种政策或呼声此伏彼起,戴相龙行长更以少有的高调在十日之内两度提及“8万亿”……。此次政策为资金开闸,不但有类似减息的重拳,也有如调动保险资金、社保基金、投资基金、改革股票发行方式等“组合拳”。这些政策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密集投放,就蕴含着非同寻常的能量。有专家 认为,这将给证券市场拓展巨大发展空间。
政策“开闸放水”
春节过后,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资本市场内外围的宏观、微观的各种政策纷至沓来:
2月21日,央行宣布自1996年5月以来的第八次降息,存款利率平均下调0.25%,贷款利率平均下调0.5%;3月11日,央行行长戴相龙在人大会议上称,中央银行应该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希望近8万亿元储蓄更多地流向资本市场;3月20日,戴相龙在一论坛上重申上述讲话的内容;3月18日,有关方面称新股发行方式即将修改,将恢复市值配售的方式;3月19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公布已与美国信安金融保险集团合作,前者将委托后者提供培训,本次培训应是社保基金直接入市所做的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3月27日,有消息称有关部门正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将对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体系作出调整,积极拓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特别是进入资本市场的渠道。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上述政策无一例外都关系着资本市场的资金面。业内人士认为,种种政策其实传递出一个比较强烈的信号:政策正打开资金的闸门,资本市场的资金面也许将因此而大幅度“扩容”。
股市增量资金至少3000到5000亿
落实到未来资本市场的资金面上,上述政策又“值”多少“钱”呢,换句话说能为股市带来多大的现金流入呢?分析人士认为,虽然政策的取向都是一致的,但是不同的政策对资金有不同的号召效应。
降息政策是上述政策中惟一已经兑现的政策,但是根据前7次的降息经验——储蓄资金并没有因为降息而明显流入股市,业内人士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本次降息对股市资金面的正面影响更多地表现在对投资者的心理刺激,特别是在股市大跌之后,有助于投资者信心的恢复,而投资者只有在恢复信心的基础上才能为股市带来增量资金。“让储蓄资金更多地流向资本市场”的意向性政策和降息政策是息息相关的,应该说,前者是后者的承接性政策。
相对于储蓄存款流向的不确定性,如果政策放开,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能够提供给资本市场的资金却是可以估算的。即将落实的新股市值配售的政策为股市带来的现金流也是可期的。
近期出台的一揽子政策,包括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可能从一级市场分流出来的资金、以及券商可入市的增量资本金、基金手中持有的资金,再加上股市只要转暖就可以入市的储蓄资金和资金额可能达数千亿元的私募基金,有人预测,目前股市的资金面至少放宽3000亿至5000亿元。
此次资金非“热钱”
根据对这些资金性质的分析,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股市资金面的供给,无论是从资金的来源、还是资金的规模以及资金的运作风格上来说,与以往行情好的时候投入到股市上的资金肯定有很大的不同。
从资金的来源说,这次扩容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储蓄资金、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扩容的规模相当大,在操作上也是安全第一,以稳健为主;而以往在股市行情好的时候投入股市的增量资金,很大部分是以私募基金名义出现的社会游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又是违规流出的银行资金,即所谓“热钱”,这些资金追求短期效益,在操作风格上是快进快出。
根据以上分析,业内人士认为,本次金融政策带来的资本市场资金面的放宽,将对中国的经济和金融格局带来深远的影响。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