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军
大宗交易的实施好象是配合罗牛山的走势而推出的,大宗交易实施的第一天,银河证券首次减持罗牛山股票,但持股仍然在5%以上,留下了二次减持公告的必要程序,随后罗牛山二级市场表现极为活跃,成交量也急剧增大,但好象对倒推高的意味较浓,因为其间银河证券只出了1000万股,留下大头做大宗交易。在股价完成对前期阻力位的洗盘换手后,大宗 交易和减持公告同时发布,无疑是刺激了市场的想象神经和追捧欲望。大宗交易的次日,罗牛山的股价就以大涨停板报收。
深交所率先实施的大宗交易制度,被称为我国证券市场在交易制度方面的一项重大创新,目的在于满足投资者大宗股票转让的需求,提高市场稳定性和流动性,降低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同时还有利于二级市场上兼并重组的实施,提高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但是,投资者也对大宗交易制度是否真正有利于市场稳定,是否会让做庄的人钻空子,更便利于机构的幕后操纵等问题持怀疑态度。罗牛山的表现显然将更加增强这样的怀疑。
大宗交易被称为阳光交易,因为它的信息要披露,能给我们投资者带来一些投资参考,由此可以洞悉到一些大的动向,但是反过来会不会带来一些陷阱?银河证券无疑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实力机构,它持有大量的股票肯定会受到市场的关注。现在他是通过减持从市场消失了,但在他消失的时候股价却涨停板了,到底是将股票转给了自己控制的机构转为"暗庄"呢?还是新的大机构介入呢?因为公告出来的接盘者绝对只是一个代言人而已。显然投资者得到的这些信息仍然是无根据的猜测,还不如没有这些信息。
笔者认为,大宗交易的实施,短线对市场可能产生两方面的影响:
第一、由于这一制度由深交所率先推出,显然有吸引市场资金的考虑。作为一项交易创新,又能够方便机构进行筹码的收集与转移,必然吸引资金介入深市个股的炒做,形成局部的市场热点;
第二、感觉上大宗交易应该更适合于一些明庄的操作,对于那些重仓持股已经大白于市场的机构来说,利用大宗交易可以转移市场的注意力。比如1)因为配股或增发而被动成为大股东的承销商;2)因为年报、中报信息披露而必须在前十大股东中露脸的机构;3)像新疆德隆这样深度介入而受到市场非议的机构,都可以利用大宗交易实施"金蝉脱壳"。但实际上仅仅是自己"由明转暗"而已。
大宗交易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利弊,机构投资者如何利用大宗交易这一新的游戏规则,在市场博弈中取胜,还不能从罗牛山这一单得出结论。但是它对以上提到的那些"明庄",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因为承销配股或增发而套牢的券商来说,无疑提供了一个可以很好利用的手段,同样这些个股近期的走势也值得密切关注,说不定就有更多的罗牛山冒出来。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