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咏民
许多投资者都有这样一个疑问:股市的钱哪里去了?特别是那些在股市中没有获利的投资者,更是心存疑惑:眼瞅着指数往下降,手中的财富一天天缩水,大量的市值不知不觉间蒸发得无影无踪,那些钱都到哪儿去了?到底是谁赚走了中间的利润?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大家先注意这样一个现象:一部摩托罗拉手机两年前价格是多少,现在价格又是多少?还有装电话,原来排队等号挤破头,前后要花上好几千块钱。现在呢?又快又省钱,服务态度还热情得很。当初花高价得到的商品和服务,可是手机供应商会说当时投入了多大的财力搞研发,又投入了多少资金开拓市场,到头来打个平手已经不错了;电信局也会摆出一连串数字说明他们在收取高额服务费后却刚够成本。如此看来,谁都没有获取暴利,让大家感到郁闷的是目前的价格,当初没暴利为什么现在能降一大半?
其实,交易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的配置过程,任何一方的心理不情愿都无法导致交易的完成。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价格发生变化,当初的满足感被由价格引起的心理不平衡所取代。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利用市场价格有效地调节着交换参与者的心理变化。
现在让我们把上面提到的商品和服务换成可买卖的证券,结果就是股票交易,不同的是,我们在资本市场的投资只在乎盈利与否,而不在乎其是否附加有服务与便利。资本的逐利性要求投资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尽可能大的收益。当诸如股票等有价证券作为商品进行买卖时,人们对价格的变动更为敏感,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价格就是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内在价值的反映。当市场供给和需求出现失衡时,或者投机气氛较为浓厚时,市场价格便会发生扭曲。股价就是受这些因素影响,所以我们在购买时往往也有不同的价格,我们在测算时就把自己实现交易的价格取代变动着的价格作为自己的成本。当市场价格低于自己的购买价格时,投资出现亏损;当市场价格高于自己的购买价格时,便产生投资盈利。当这部分差额在卖出行为未完成前盈亏是浮动的,并未真正实现,是我们常说的“纸上富贵”。
市场价格在不断变化,上市公司也在经营运作,这种动态的变化使我们只能估计而无法确定其具体内在价值,所有的会计核算、经济分析都只能计算出在某一具体时点上的价值。我们在投资时正是建立在自己的盈利预期之上,当市场的变化和我们的预期发生偏差时,我们不应该责怪市场,一个有效完善的市场是按照其自身独有的规律在运行。我们经常在无法盈利时埋怨张三把钱赚走了,李四发大财了,又给王五送钱了,其实一声叹息之后,你会发现那些盈利者拿走的根本不多,市场才是真正的赢家,更多的资金仍在市场中。经济的发展给整个社会带来了财富,通过分红或者价格的上涨等形式将利润返还给投资人。所以,我们在投资时实现的盈亏都是社会财富的一种再分配形式,它包括对现有货币资金的重新分配,也包括对未来经济实现值的一种分配,这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两种形式。
十全十美的市场是不存在的,市场的功能就是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尽管其中仍然有黑幕、违规、假信息,但市场是不断完善的。我们只有了解它、适应它,才有可能在各种变化中立于不败之地。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