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黄晓琴
春节过后,以ST为代表的问题股独树一帜,连续几天位居两市涨幅前列,在重组问题上一波三折,大股东数易其主的ST海洋和它的邻居兄弟ST九州颇是引人注目。两只股票同样是连续3天涨停,都发布了风险提示性公告,接下来又像约好了似地双双躺在跌停板上,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种市场现象?
超跌反弹 信息不对称是泥潭
春节前,问题公司在面临退市的严峻形式下,股价大都一落千丈。从2001年12月底至2002年初,ST海洋、ST九州都多次因公司股价连续3天跌停发布风险提示性公告。经过前期的深幅下挫,两只股票已经属于超跌行列,在技术上有反弹的要求。
西南证券分析师认为,ST股节后走势强于大盘,主力机构利用ST公司年报披露一般较晚,抓住年报披露前的空挡,打时间差。ST海洋、ST九州在春节前已经预亏,将从年报披露之日起暂停上市,至于公司的进一步打算,一般投资者都不得而知。记者打电话给ST海洋,接电话的黄女士说,公司的年报可能在4月份披露,会不会提前,还不能确定;当记者拨通ST九州公司电话时,没有找到任何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公司总机接电话的小姐说,公司董秘很少露面,公司人员也由原来的二、三百人精简到目前的十来个人。当记者问及为什么找不到人,她说,公司现在是关键时期,都出去跑去了。如果ST海洋在4月份披露年报,公司离摘牌的最后期限将不足两月。目前公司的经营状况如何,重组进程如何,外界都无从知晓,只有大股东等少数人心里有数,这在信息披露上就产生了严重的不对称性。先是公司预亏,将公司推到退市的边缘,股价自然也是跌到最低。另一边,重组工作悄悄地进行,并不是要等到年报披露后才进行,从春节前预亏或者更早一些时候到2002年中期,大半年的时间,足够主力机构打几个来回。
重组山重水复 不确定性隐藏风险
从重组本身来看,就蕴藏着很多不确定性。这一点从ST海洋近年来大股东数易其主就可见一斑。从ST海洋2001年中期报表看,福州牛津-剑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仍然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有公司19.958%的股份,北京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拥有公司13.795%的股权,位列第二。但实际上从2001年初起,北京清华科技园就是ST海洋的当家人,因为某种原因,福州牛津-剑桥名下的股份一直没有过户给清华科技园,只是签定了一份托管协议,直到2001年12月26日,双方又签定了一份补充协议,双方认定此股权托管协议“系不可撤消之委托,该委托不受股份转让、过户、质押、拍卖等任何形式处分的影响。”当时,该公司股价已连续3个跌停。据公司黄女士介绍,由于清华科技园的入主,ST海洋2001年1-3季度连续盈利,达7000万元之多。但是,ST海洋是否能起死回生,还有一关要过。
ST海洋除了自身1.7亿元债务外,还对外提供担保达2.7亿元之巨,其中为ST九州一家提供银行借款担保1.1亿元。黄女士说,本来ST海洋的债主们看到ST海洋情况开始好转,在债务追讨上有所放松,但是,ST九州的情况不妙且无力还款,银行转向担保人ST海洋追讨,其他债主,自然也不会放弃自身的权利。这样一来,使ST海洋再度陷入困境。面对巨额的负债,公司上半年的盈利只能是杯水车薪。看来,公司的命运将与ST九州密切相关。
与ST海洋相比,ST九州似乎要“幸运”一些,因为,ST九州原第一大股东为福建省国资局,所以,整个重组过程都有政府出面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这样也就省去了很多的麻烦。
虽然ST九州的第一大股东为福建省国资局,但一直由九州商社代管,因九州商社在江西省输了官司,江西省高院冻结了商社持有的ST九州的股权,后发现此股权其实是属于福建省国资局所有,经过福建省省政府出面协调,江西省高院冻结的4966.5万股中的4110万股已经解冻,其余856.5万股继续冻结。公司于2002年2月5日发布了有关江西省高院解冻部分法人股通知的公告,而此前,公司股票已经连续3个涨停。据知情人士透露,因为ST九州与福建省内十余家企业其中有上市公司也有非上市公司,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省政府对ST九州的重组非常重视,给予了大力度的支持。
ST九州的不良资产已基本剥离,为福建升汇纺织投资集团的入主铺平了道路,对于这一情况外界知之甚少。2001年底公司发布公告,大股东曾有意出资购买ST九州的子公司,使之在2001年实现扭亏。但后因证监会修改了有关规则,关联交易产生的收入不能计入当期利润,没有实施。知情人说,有地方政府的支持,ST九州在半年内重组成功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目前而言,毕竟一切还没有结果,最后结果如何,还很难预料。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