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国有股减持方案大讨论 > 正文

网友马荣伟:公正检讨股市下跌原因(评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02月05日 11:13 新浪财经

  网友:马荣伟

  国有股减持自去年被证监会叫停后,国有股减持的再次出台成了市场的心病,股指闻风丧胆。近日又有消息说,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不久将听取财政部、证监会关于国有股减持方案征求意见和方案设计的报告,具体方案内容将在今年3月底确定。新的减持原则包括国有资产在减持过程中不可贬值,减持的速度要加快,减持比例可能是100%,普通法人股在国
有股减持方案确定后,要参照该方法减持,有可能采取溢价减持的方式等等。

  消息据称是一些媒体和人士的猜测(据证监会有关人士言),并且证监会也进行了辟谣,称最终的减持方案仍要由国务院联席会议决定,并不是证监会一家所能决定的。无论目前市面有什么关于国有股减持的方案采取何种方式的传言,毕竟只是传言。一切要以证监会最终正式公布的文件为准。在证监会正式公布减持方案之前,投资者有必要对市场传言持怀疑态度。虽然如此,脆弱的上证股指还是轻松击穿1500点,近日的股指则已跌破1400点。

  国有股减持的目的是为广大人民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同时也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从我国经济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的长远利益来看,国有股必须减持,并且国有股减持对证券市场也是有益的。可惜一出台,市场并不买账,股指一路下挫,跌的散户、机构投资者以及所谓的一些经济学家们纷纷口诛笔伐,大骂都是国有股惹的祸。被叫停后,市场的心理状态几乎有点不辨是非善恶,对任何的国有股减持政策都闻之而变色。我认为,将来任何的国有股减持政策的出台都不会使市场乐观,除非免费赠送投资者以国有股。

  其实,我觉得国有股减持政策挺冤的,政策虽算不上最好,但也不至于是去年股市大跌的罪魁祸首。其实去年6月14日减持政策出台后,当天股价较前五日平均只微微下跌了1.1%左右。而其后股价却持续走稳,看不出减持政策对股价有任何显著的负面影响。但不幸的是,大家都把股市大跌的账算到国有股减持的头上,特别是在股市大跌的压力之下,监管当局挺身而出,于10月22日宣布国有股减持办法暂停,股价在两天内大涨13%左右。结果更使得国有股减持办法成为人们心目中大盘急挫的“元凶”,现在“国有股减持政策”可以说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就国有股减持政策本身而言,其对市场的利弊得失一时无法定论。但是客观的讲,国有股减持还没有“罪恶”到令股市崩盘的程度,我想,就是对该政策大加鞭挞的某些学家或市场人士,在内心也会如此认为,除非没了一点良知。其实国有股减持政策充其量只是一个或有或无的负面性消息而已,这点从6月14日减持办法出台后的一个月多,股市基本持稳就是一个明证。可以说,整个市场对于正负面的看法大致是平衡的。国有股减持政策之所以如此倒霉,究其原因,我觉得应该怪国有股减持政策自己生不逢时,没选对出生时辰。横空出世后,偏偏赶上了监管力度异常的加强,市场制假、贩假者纷纷曝光之际。如果换个时机出台,我想不至于受到如此连累。

  客观的讲,大市下跌的内在原因是证券市场本身使然,直接的原因归于社会监管力量的壮大和有权机关监管力度的“不得不”加大。监管的加强,使证券市场上的问题得到集中的暴露,致使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从而共同打击了市场信心,导致了股市下跌。需要说明的是,我虽然将股市下跌的直接原因归于监管力量,但丝毫没有指责的意思。相反,这是一个良好的信号。监管力量的加强,直接的成果就是股市得到规范,欺诈、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行为大量减少,投资者可以放心投资,而不是提心吊胆的“炒股”。

  首先说内在原因,我国的证券市场自一出生,就搞的百病缠身,如市场功能定位错误、国有股一股独大、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佳、公司欺诈上市、市场特缺乏诚信、中介机构素质堪忧、违规资金兴风作浪、制度不严、监管不力等等问题。另外,很多公司和机构上市或入市的动机不纯,说白了就是为了圈钱。长期以来,我一直觉得我国的股市好像只是几个玩家的股市,这些玩家(公司、机构或人士)为追求所谓的利润最大化,根本无职业操守可言,肆意操纵市场或者进行内幕交易,欺诈客户或者投资者连眼都不眨。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资源具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性,因而,这些力量对监管机构的监管决心和监管力度影响很大。形象的说,就是让监管机构“气的没办法”,监管机构的这种心态从中国证监会基金部主任张景华于深高速公告次日晚写就《给各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的一封信》中可窥见一斑。监管机关实际上一直是投鼠忌器,不敢大胆、持续的监管。对这些力量采用无情的监管吧,又怕这些力量合起伙来把市场搅得一塌糊涂,如果放任不管,整个市场则无前途可言。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的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证券市场的监管路线混乱、监管不力等问题。一些市场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也拥有了和监管机构对抗的力量,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监管机构的政策,去年到现在的股市下跌迫使有关机关暂停国有股减持政策,可以说就有这方面的因素。而一旦证券市场形成这样的状态,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将会不断被欺损害,信心将会不断被侵蚀,股市将随时会发生问题。

  大市下跌的直接原因应归于社会监管力量的壮大和有权机关监管力度的“不得不”加大。我们都知道,我国股市由于监管不力、执法不严而积聚的风险是有目共睹的,如近期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改革与金融安全》课题组的报告就指出,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之高也为举世瞩目,不但存在其他市场经济国家所普遍存在的一般风险,而且还面临着转轨经济国家特有的证券市场失效的风险。长期以来,这些风险并没有得到有效地遏制,因此,一旦大力度的监管到来,风险必将释放,市场信心也必将会被重挫,从而导致股市下跌。从这近两年来的监管发展来看,监管是在不断进步的,特别是社会监管力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一些有良知的学者对我国股市尖锐的评价和媒体对问题内幕的揭露。如亿安科技、黑庄、基金违规操作、银广夏、麦科特、中天勤、三九事件、南方证券传闻等事件的揭露或者被查处,媒体扮演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说,正是媒体的揭露,才促使监管机构监管力度的加强。在去年,监管机构可以说是频频出手,查处的强度和密度都比以往要大。特别是查处违规资金入市,更是让一些机构和上市公司坐卧不安。强力的监管,使一些“黑幕”浮出,“地雷”引爆,景象触目惊心。投资者虽然对市场上存在的丑恶现象心里也清楚,但“黑幕”、“黑庄”、“黑嘴”、“欺诈”、“违规资金”这些词真的摆在桌面上,再加上那么多曾经是“绩优”的上市公司造假被揭露、查处,而且还有一些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机构与上市公司串通一气,协助作假,投资者的信心还是受到了严重打击,人们对市场的诚信、乃至整个社会的诚信都产生了“深刻”的怀疑,投资者实际上已经没有可以信任的人或机构了。投资者没了信心,同时又有一些大户对股市某种程度的操纵,散户在后边追涨杀跌。这种情况下,就是没有国有股减持政策的出台,股市也得阴跌不止。

  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很多利益集团违规、违法获利的情况是不容乐观的。监管一旦加强,必然会损害到他们在股市上的利益。前面说过,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一些利益集团实际上已经获得了和监管机构对抗的力量,这些利益集团为了降低因市场规范所带来的利益损失,必然会利用一切资源,和监管机构进行博弈。他们一方面利用所掌握的资源和市场上的某些事件操纵股市,打压股指,对监管机构施压。另一方面利用舆论,掩盖股市下跌的真正原因,将投资者对投资损失的怨恨引向监管机构,从而造成了政府是股市下跌的“罪魁祸首”的假象。最终,监管机构迫于压力,于2001年10月22日宣布在具体操作办法出台前,停止执行《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关于“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共投资者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均应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的规定。股价因而在两天内大涨13%左右。证监会这一史无前例的作为,赢得了市场“勇于改正错误”的赞扬。而监管机构的“对号入座”也终于成全了某些利益集团的心愿,国有股减持自此成为股市下跌的“元凶”。

  抛开国有股减持政策好与坏不谈,有关机关在没有宣布替代方案的情况下暂停执行,实际上给再次出台就造成了障碍,近几天的股指对国有股减持再次出台的敏感性就是明证。从这个层面上讲,这无疑是一次很不明智的决策。大市近一段时间的下跌,原因在于监管的加强,使股市长期存在的问题得到了集中表现,打击了市场信心。另外,有关利益集团的操纵也难脱干系,而国有股减持对股指的下跌并无实质性的影响。还应该看到,监管的加强对我国证券市场是一个长期利好,同时也肯定会给“虚火旺盛”的股市带来阵痛。但是,这种市场信心丧失的阵痛注定是短期的,当投资者在“阵痛”之后发现了一个理性的,可以通过基本面来判断市场的股市时,必将会信心百倍。股市也必将实现真正的繁荣。因此,监管机构没有必要在此时向股指妥协。监管机关应该做的是加大宣传力度,将这个长期利好的信息深入民心,得到市场的理解。如果出于市场整体的或者政治性的因素考虑,确有必要从国有股减持政策入手进行救市,最好的办法也不是“暂停”,而是马上着手进行修正。因为国有股早晚得减持,并且必须尽快减,暂停以后还得出台有关政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找到所谓的“多赢”的政策实为有关机关和人士美妙的幻想。即使将来出台了一个较好的减持政策,也难以保证市场会认可。而在招致非议的方案之上作出进一步的修正,可以使有关机关在国有股减持问题上掌握主动,进退有余。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市场对国有股减持消极的评价。而目前的暂停加深了市场对国有股减持的误解,政府的处境极为被动,也给再次出台造成了障碍,使目前的市场闻“国有股减持”而变色。如果将来无论出台什么样的国有股减持政策,市场还不乐观的话,决策层又该怎么办?

  通过这次市场的较量,用句比较流行的话说,就是监管机构和有关市场力量的博弈,监管机构还是输了。输在耐不住性子,也输在监管思路不清,对股指仍是过分关注,以至于分不清股指下跌的真正原因,分不清我国证券市场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所有媒体及网站要转载,请致电:(010)62630930转5151联系。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与合作,欢迎踊跃投稿。(附:新浪网财经频道征稿启事)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发表评论】【谈股论金】【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讨论达白热化却无多赢共识 国有股减持十个焦点问题
济南网友康大力:换个角度谈“减持”
网友李富荣:实施中国资本市场非流通股的流通
恒信证券饶志均:全流通概念的净资产全额配售方案
网友凌迟:股税转换与缩股并重
中国股市的历史性转折--国有股减持讨论的通俗说明
韩志国:新股全流通制度基础尚不完备
郦晓:我对国有股减持的5点基础认识
国有股减持方案大讨论专题


新 闻 查 询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短信传情不言中
对方手机
发送内容[最多60字]

选择闪电方式
您的手机
您的密码
索取密码  
闪电传情不看不行


分 类 信 息
:动画短片剧作大赛
   骄阳世纪翻译咨询
   名车风范郑州日产
   驾驭休闲快乐时光
   掌上电脑精品屋
   1.8元租别墅办公
:微利机票哪里找
   天衣无缝帕兰朵
   买手机请到协亨
:国际长途0.33/分
   UTS管理硕士课程
:新春找梦的感觉
   海尔餐饮一拖多
:波特曼保龄球休闲
   金九阳-数码专家
:全新人才招聘信息
:江铃入世旗开得胜
:做减肥,选婷丽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3361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