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早盘,在无任何消息面的情况下,大盘神秘的暴涨,成交同步放大,盘中明显有大资金入市的痕迹。下午,场外资金如同嗅到了美味,跟风盘开始蜂拥杀入股市,股指随即水涨船高,一路扶摇直上,当天股指上扬了八十余点,创下了有始以来市场自发上涨的第五大涨幅。
按经验,只要有主力进入,随即便会有利好消息公布,但这次却相反。1月27日,证监 会在网站上公布了国有股减持方案评议的阶段性成果,周一大盘旋即展开报复性暴跌,冒险介入反弹的资金全线套牢。《金周刊》记者为此走访了多名专家和业内人士,力图探询暴涨暴跌背后的个中原因。
大盘为何先涨?
一只无形的手在托市
新年以来股市大幅下挫。决策面沉默的背后显然已经有了担心。就在上周股市暴涨之前,各种利好消息已经频频传出。1月15日央行行长戴相龙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对人民币利率按照宏观经济的需要来进行管理,根据国内宏观经济的变化来及时研究利率的政策,把它摆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另外,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日前也表示,要根据国内经济物价形势,灵活运用利率来调节货币需求。1月18日,正在印度访问的朱镕基总理表示,“利息政策还有下调空间”。而此前国家税务总局局长金人庆透露,国家正在考虑统一内外税,也被分析人士理解为暗示税率可能发生变化,并有可能最终对企业减税,对于上市公司以上均属于长期利好。
但一路走低的市场仍不为所动。人们固执地认为在国有股减持没有定论之前,无法轻言见底,然而奇迹发生了,就在1400点两度失守之后,大盘却在1月23日神秘启动。
近几日开放式基金开始同步增加持仓比例,并且一致达到入市的比例不低于40%,并且直接投资到股市的比例不低于20%。资料显示,开放式基金正式启动以来,由于大盘走势一直很不明朗,为避免操作失误而遭遇赎回压力,基金的运作一直较为保守,从开放式基金公布的持仓比例来看?三只开放式基金自募集成立以后一直未见大的动作,因此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开放式基金几乎是市场中仅存的资金尚且充裕的机构。
大盘露出一线生机,市场人气略显回升迹象,但人们期待的政策面却依然死水一潭,人们的期望再次落空。
权威人士分析?在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政府也不会放弃干预市场,在我国股市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政府干预市场是完全正常的举动,难道非得让股市崩盘,一切推倒重来才是真的维护市场投资人的利益吗?
承载40000多亿元的财富,涉及6000多万股民以及1152家上市公司利益,这样的股市怎能说推翻就推翻?股市如果成为“死市”,对政府、上市公司、投资者、中介机构各方均不利。更严重的是,由于银行信贷资金入市,股市暴跌势必拖累银行。最悲观的看法是将引发金融危机。所以政府托市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托市不是一件难于启齿的事,大可不必遮遮掩掩。
消息敏感,大盘深跌
1月27日,证监会公布了国有股减持的阶段性成果,先前呼声较高的折价配售类方案成为主流方案。
一位参与减持方案研究的证券业人士评价: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减持价格市场化了,另外是肯定了对老股东的补偿。但不足之处亦明显,给减持制订时间表不太合理,尤其是一些新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政策要等到10年后解决,那么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问题就会长时间搁置,另外该方案也没有考虑到行业差别以及不同上市公司之间国有股控股比例的巨大差别。张卫星先生评价新股全流通的做法则是人为分割了两个市场。即全流通的市场和非全流通的市场,投资者自然更愿意投资前者,因此还会造成股指的再度暴跌。他认为,管理层的这种做法是把证券市场当成了试验田,而这个阶段性成果更像一个探空气球。
针对国有股减持的评议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王国刚副所长认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的专家评议会并不是证监会授意他们开的,而是他们自己开的。证监会不可能授权任何人,也无权授意,国有股减持不是证监会一家说了算,所牵涉的部门很多,他不无幽默地说,如果再往下讨论,涉及如果国有股减持后的干部待遇问题,甚至会牵涉到组织部。
对于数周之内推出减持方案者这个说法王国刚认为不太可能,他说,现在制订国有股减持的方案时机并不成熟。王国刚认为,研究国有股减持是有前提的,最主要问题是决策面要与市场面结合起来,目前对国有股减持最根本的问题还没有讨论充分,认识清楚解决,比如对国有股和国有资产怎么看?是按照今天来看国有股有多少净资产,还是从历史的最起点来看?减持的目的是什么?是获得资金还是要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减持的问题自然难以讨论,这都需要时间,对目前股市的表现,他则不愿评价。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对记者谈了他的看法,他认为,无论是何种方案都必须以股市的平衡发展为前提和必要条件,在减持国有股的同时,必须要提高市场信心,增加市场的需求,拘泥于各种方案之争是走进了死胡同,必须要站到战略高度解决国有股减持问题。
记者打电话向王连洲询问对目前方案的评价,他说,目前的国有股减持已经不单是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对国有股减持遇到的问题要用三个代表的精神解决,1月26日,他刚刚参加了一个新股全流通的研讨会,他认为,新股全流通没有错,关键是如何定价,他还对记者说,国有股减持不应该与充实社保基金联系起来,也不应操之过急,社保基金完全可以通过发行国债的方法解决,同时拿出股市中的印花税偿还国债。他说老股票问题的解决应沿用老办法,暂时搁置起来,新上市公司的股票则可全流通,从而不再增加新的遗留问题,对老股票的流通则可以在一个相对长的时期里分批解决。
去年四个季度的GDP增长分别为8.1%、7.8%、7.0%、6.5%,国民经济的走势趋势已经向下。国家经济信息中心预测部副主任徐宏源对记者表示,我们已经痛失降息的最佳时机。实际上,要想保证今年GDP7%以上的增长,我们能利用的时间已经不多。他判断,原来GDP的走势很有可能是前低后高,目前看,先低已成定局,而能否走低谷则存在诸多疑问。记者问,目前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已经率先降息,且累计空间不小,目前再降息,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已经很有限时,徐反驳道:“货币政策切忌主观臆断,一切要从实际出发,目前与物价水平相应,我国的实际利率水平较高,现在面临的通货紧缩的压力很大,美国在连续11次降息之后,仍然给出继续降息的强烈信号,这就是通过反周期操作表明金融当局的强大决心,从而调节市场预期。”
徐宏源认为,目前我国的M1投放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时期,这是不正常的,货币政策的失误应该对去年二季度以来的经济下滑负有很大责任,去年的货币政策指标中,惟有货币投放量没有完成,(计划为15%~16%,实际上为12.7%),这是极为罕见的,中小企业缺少资金,居民手里缺少现金,在这种环境下,那些不缺少资金的大企业也难以独善其身,因为他们生产的产品没人买。另外目前的贷款结构也不尽合理,去年的贷款投向还是主要面向国企,而真正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融资仍十分艰难,其实个人的信用要远远高于企业的信用,同样民营企业的信誉也高于国企。
他透露,对这次股市暴跌,减持虽然也是变价收入的一种预期,但与股指的下跌此消彼长,得不偿失。
他对政府干预股市持肯定态度,“政府干预股市天经地义,因为市场中的信息永远是不对称的,甚至有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干预股市根本就是政府的责任,关键在于要多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而少用行政的手段。”
关于股指调整的极限位置,徐分析,从更深层次分析,回调的实质是WTO后与国际股市的接轨。由于未来有CDR(预托凭证)以及QDII(内地居民允许到香港炒股)等制度的推出,股指的结构性调整很有可能还远未到位。
《金周刊》记者周建莉李学宾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