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概: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因为担保而陷入困境,轻者替人买单,重者官司不断,为此,财政部专门颁布了新的或有事项会计准则。那么,上市公司的担保行为,究竟潜伏着多大危害,投资者怎样运用新的会计准则,趋利避害,保护自己呢?
说起“或有事项”这个专业术语,可能没多少人听得懂,但是投资者一定注意到,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因为担保而陷入困境,轻者替人买单,重者官司不断,为了遏制这 种现象,财政部专门颁布了新的或有事项会计准则。那么,上市公司的担保行为,究竟潜伏着多大危害,投资者怎样运用新的会计准则,趋利避害,保护自己呢?
萨理德中瑞会计师事务所总经理张连起谈道:“在上市公司中出现企业和企业间大量担保或者反担,还有大量的诉讼纠纷,有些事项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企业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对投资者来说,这些风险如果不充分地披露,或计入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会对投资者产生重大的误导。”
所谓或有事项,其实主要是因上市公司之间的担保诉讼、质量保证、税务纠纷、票据贴现给企业带来的连带责任风险。这当中,最为普遍的是上市公司的担保。在因担保而惹出官司的事例当中,万家乐是今年的一个典型。2001年9月万家乐突然发布关于重大诉讼的公告,称万家乐在1999年6月以前,为原大股东提供借款担保7.5亿元,目前担保余额尚有4.08亿元,由于原大股东欠债不还,被银行告上法庭,法院判定万家乐负连带责任,这使得万家乐部分资产遭到冻结。由于在长达一两年的时间里,万家乐对这些或有事项一直守口如瓶,不仅在中报年报中不加披露,甚至到法院判决以后,也没向投资者透一点风声。深交所因此对万家乐提出了公开谴责。投资者气愤之余,对此也是万般无奈。
为了弄清万家乐担保背后的故事,本栏目记者赶往广州深入调查。记者来到广州汇顺投资有限公司,它是广州一家股份制民营企业,今年六月通过法人股拍卖,获得万家乐24.49%的股份,从而顺利入主万家乐。
然而,这位大股东却有些时运不济,入主万家乐不到三个月,一连串历史遗留的担保地雷陆续引爆。汇顺入主万家乐后不久,两位前任大股东新力集团和万家乐集团分别因欠债不还被告上法庭,而上市公司万家乐由此负担的连带责任就有2.6亿元。人们不禁要问,广州汇顺为什么要趟这道浑水,替万家乐的老东家买单呢?记者就此采访了万家乐公司董事长黄梅?。
记者:广州汇顺公司是2001年年中才入主万家乐的,那么在你们准备进入万家乐之前,你们对它这种或有负债的情况了解吗?
黄梅?:不了解。我们都是根据披露的一些资料做出这种判断的。
记者:广州汇顺当时为什么会看中万家乐呢?
黄梅?:第一,万家乐公司所在地是顺德。顺德是改革的一个先驱的地方,也是广东省率先要进入现代化的试点城市,应该说它的历史已经表明它有很多成功的地方,这个投资环境也不错。第二,我还认为万家乐的几个产业还是不错的,是优秀的,而且是国内知名的产品,它仍然具有发展空间。
记者:您能用一句简短的话来表达一下你现在的感受吗?
黄梅?:我的感受不能用一句简短的话。我觉得我们进来,我们不像媒体说的被套的感觉,但至少这个投资是大出意外;第二我也感觉万家乐的问题本来不应该这么难解决,不明白为什么相关方面能够解决而不去解决,非得到了万家乐走不下去的地步。
两位前任大股东新力集团和万家乐集团在把上市公司拖下苦海后,自己也难以为继,当记者赶到新力集团的大楼时,发现这里已是人去楼空。记者在这里遇到了新力集团工作人员。据他们介绍,现在法院已经查封了大楼,新力集团也准备从这儿搬出来。
记者随后从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广东新力集团因无力偿债,已被法院查封,而所查封的资产远远不足以抵偿其所欠债务。看来新力集团的欠帐注定要由万家乐偿还了。至于万家乐另一位原大股东--万家乐集团,它的处境也很不妙。2000年,万家乐集团为了抵偿它所占用万家乐的资金,拿出了12亿元的家当,进行了一次关联交易,交易完成以后,万家乐集团也是身无分文。看来,一连串的连带责任后,万家乐很难摆脱负债的阴影。
作为董事长的黄梅?现在也是一肚子苦水:“我们现在商标也被查封了,帐号现金也被查了,一些资产也被查了,查封资金影响了我们资金的运转。所以我有些需要资金的地方,因为这个资金被划走了,没有办法供应。第二,商标也好,资产的查处也好直接造成市场一种形象上的影响。所以我们热水器的销售受到很大的影响。我们现在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稳定我们的生产,我们很多的精力都是在应付或有负债这个问题,万家乐的发展,也同样受到或有负债的制约,这个问题要是不解决,要谈发展就难了。”
当初万家乐为大股东做担保时,难道就没对它们的资信、信用水平进行考察吗?黄梅?回答:“我从万家乐留存的资料里,我没有发现过有这个审核的过程,我想在当时的时候应该也不需要再审核,因为大股东,政府的领导就是万家乐的董事长、总经理,差不多一回事。”
看到这里,万家乐事件的来龙去脉已经很清楚了。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我国上市公司为大股东提供担保的现象非常普遍,同时,发生在上市公司之间错综复杂的担保关系,更是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担保圈”。那么,在这种形势下,财政部颁布关于或有事项的企业会计准则,其意义何在?
张连起:或有事项这个准则出台主要基于证券市场中大量存在的一种担保或者诉讼案件越来越多,这反映我国在转型经济环境下法制精神比较缺失以及信用链条断裂这种情况。
记者:在准则出台以前,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对于或有事项是怎么处理的呢?
张连起:通常来说,因为没有严格的规范,有的公司回避披露,不在任何会计报表中披露这个事情,有的模糊披露。简单地说几句,实际上给投资者设置了陷阱,我们想通过出台这个准则,把或有事项的概率发生分成四个方面,一个是很小可能发生,按算术概率是5%以下,还一个是可能发生,就是5%到50%,还一个是很可能发生,就是50%到95%,还一个是基本确定,就是95%到100%。那么一旦到达很可能发生,就是过了50%的概率,那么就要确定一笔现实的负债,就要贷记预计负债,那么这样就会给投资者一个客观公允和真实的财务信息。
记者:那么在您看来目前上市公司当中在或有事项方面出现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
张连起: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发生的或有事项,特别是很可能成为损失的事项,缺少对这个损失的影响的判断。第二,没有对或有事项产生的原因进行充分披露。第三,我注意到有些公司缺少对预计负债,如果不能预计的条件范围进行说明。总的说来,对或有事项目前披露程度既不充分也不够适当。
记者:那么投资者怎么判断或有事项的风险呢?
张连起:通过观察董事会的报告以及审计委员会和独立董事等等对此进行的分析,同时利用注册会计师的意见,因为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意见是一种权威的判断。也要看一下会计报表附注中在最后面的一个或有事项,看看或有事项它的风险当量有多大,通过这种分析判断,投资者有可能会形成这样一种印象,这种或有事项投资者可以从严把握,一旦认为这家公司是不负责任的,或者对投资者进行欺瞒的,投资者可以把这些事项进行抵减处理。
看来,像万家乐这样暴露出问题的公司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据统计,2001年共有130多家上市公司发布过担保事项公告,总金额高达230多亿元。其中至少有一半公司的担保金额超过其净资产的20%。2001年中期,一些公司不仅存在巨额的担保事项,而且担保金额远远超过了公司的净资产。一旦担保出现问题,公司将处于资不抵债的窘境。
或有事项,大有文章。上市公司的或有事项,既可能导致现金大量流失,还有可能损坏企业的商业信誉,动摇根基。因此,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投资者,对待或有事项绝不可掉以轻心,丧失警惕。
短信圣诞站送大奖:数码相机、CD/VCD…好机会别错过!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