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
2001年中国“入世”后,外资银行来华抢滩成为金融界关注的话题。引人注意的是,外资参股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步伐也明显加快。去年11月,国际金融公司以2700万美元收购南京市商业银行15%的股份,成为迄今为止国内银行机构持股比例最多的外资股东;12月,上海银行成功引入香港上海汇丰银行、香港上海商业银行参股投资及国际金融公司增持股 份,外资占扩股后上海银行总股本的比例升至18%。
早几年在国内已经出现上海巴黎国际银行等合资银行,而原来全部由中资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引入“洋股东”,首例发生在上海银行。1999年,上海银行率先引入国际金融公司参股,国际金融公司是世界银行集团成员之一。2001年,外资参股国内商业银行特别受到关注,因为这一年早些时候交通银行宣布将吸收15%的外资股本。汇丰银行、花旗银行、东亚银行等都蠢蠢欲动,但步伐迈得最快的还是国际金融公司。国际金融公司通常做法是通过参股并改造发展中国家银行来实现其宗旨。据该公司的一位执行副总裁去年11月透露,已与有关方面就参股民生银行达成一致。对国际金融公司来说,无论参股上海银行、南京商业银行,还是筹划中参股民生银行,都有望产生相当不错的投资回报。较之国有专业银行,外资目前看中投资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资产质量和治理结构方面更具优势。南京市商业银行前五年累计实现利润5.8亿元,对股东累计税后回报率达98%。民生银行本月初披露的未经审计的主要经营指标显示,2001年总资产、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及净利润分别提高90%、80%、90%和60%。
外资参股中资银行被视作“共赢”。其实,参股内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外资金融机构,谋求的不仅仅是投资回报,更主要是市场占有的预演。对于香港汇丰银行出资5亿多参股上海银行,香港汇丰银行主席艾尔敦称,参股是策略性投资,将完善汇丰在上海的业务;市场分析师指出,参股上海银行对增加汇丰银行的盈利微乎其微,但将使其在与对手的竞争中有了良好开端,并可借此与中国管理层建立良好关系。那么,外资参股究竟作何打算呢?外资银行在中国“入世”后非常希望提高在内地金融市场的份额,但面对中资银行已建有的35000余家营业网点,只能够是“望洋兴叹”。用渣打银行中国区总裁黄远辉的话来说,“开设这么多分支机构,没有100年不行”。对中资银行所拥有的网络资源、本币资金优势及客户关系,外资银行还是十分羡慕的。参股股份制商业银行,如同当年外资在内地开放初期大量兴办合资企业的效应一样,可用较短的时间、较低的成本,有效获得营销网络和客户群。
至于吸收外资参股的中资银行,同样也对“跨国联姻”别有用心。吸收外资用于充实资本金,将更符合《巴塞尔协议》规定的新标准。资本充足率的提高,可使被参股银行有效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民生银行去年“蛋糕”的做大,就是受益于上市后资本金得到充实。但上海银行、南京商业银行等效益和业绩俱佳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并不特别为增资扩股时缺资金而犯愁,“引资”同时更看重的是“引智”。
引入洋股东最难得的实在受益包括:一是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上海银行1999年吸收国际金融公司参股后,“洋”味显得越来越浓。该行聘请世界五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普华会计事务所进行每年两次外部审计;接纳“洋”董事加入董事会,并主动接受花旗银行、荷兰银行、爱尔兰银行等外国银行专家的技术援助。“洋”味渐浓,有助于提高股份制银行的经营透明度,摆脱传统银行普遍存在的多种弊病。二是风险抵御能力增强。在资本充足率提高的同时,外资参股的银行通过实行审慎会计制度,有效降低财务风险。被参股银行可借助于外资股东的参与,按国际惯例进一步提高抗风险能力,使经营上更加稳步扎实。三是增强竞争力。被外资参股的商业银行均属中小银行,受原有的各种基础、条件和自身特点的制约,要在国内外金融机构林立的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并不容易。而“引智”使银行在人才方面产生优势,从而在非传统业务领域体现出竞争力。例如,中间业务在国外银行业务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收益达到总收益的4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70%。国内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先天不足”,被参股银行通过与外资股东的合作,把国外同行的经验和技术“移植”过来,在结算、代理、担保等中间业务领域迅速提高市场份额。由于中间业务具备风险小、成本低、周转快、盈利高的特点,若被参股银行有收获的话,将能给中外股东带来“共赢”的投资回报。
短信圣诞站送大奖:数码相机、CD/VCD…好机会别错过!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