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去年国债市场的平淡相比,今年交易所国债二级市场走势可以用“涨势如虹”来形容。以年初美联储第一次降息为契机,国内投资者对于国内利率的预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债市场由此展开新一轮的上涨行情,并接连演绎多个“新券不败”的神话。
新老券种奏凯歌
2001年的国债交易市场持续火爆,到期收益率大幅下降。国债市场的上涨在上半年已经稍露端倪,当时尚在股市连创新高、债市成交量并无有效放大的情况下,由于对利率预期有所变化,国债的投资价值已开始得到挖掘,一些高收益率个券悄然启动。如9704券上半年上涨8.19元或6.08%,全年上涨12.61元或9.35%;696券上半年上涨5.23元或3.62%,全年上涨10.03元或6.94%。下半年随着新券上市速度加快,各个券种继续走高,20年期国债在上市后短短三个月最高到达111.05元,最高上涨11%,其他三券的最高涨幅都在2%以上。
国债市场火爆还表现为成交量的持续攀升。今年以来,国债二级市场的成交量呈现逐步增加态势,上半年每天平均成交13.7亿元,下半年随着股市下跌、增量资金的不断流入,国债市场每天平均成交增加至21.7亿元,比上半年日均增加8亿元,8月20日以来由于接连有三只新券上市,日均成交量更是增加至26.5亿元,比上半年增加12.8亿元或93%。
向国际化迈进
国债市场的国际化表现在制度创新方面,首先就是引入净价交易机制。净价交易是指在现券买卖时,以不含有自然增长应计利息的价格报价并成交的交易方式。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已于今年7月2日起正式实行债券净价交易,上海证券交易所将从明年1月1日起试行净价交易。净价交易进一步完善了国债市场的税收制度,保证了价格波动的连续性,可抑制利息支付时的价格缺口,为今后基于债券的衍生金融产品的推出创造了条件。
国际化还表现为品种创新,发行真正意义上的长期国债就是一例。今年分别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发行了一期15年期和两期20年期的长期国债,这是我国债券历史上第一次发行真正意义上的长期国债,而且这些长期国债所采取的半年付息一次的利息支付方式也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做法。
市场化程度提高
今年国债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这首先表现在国债发行利率已成为市场利率的风向标。今年以来,无论是在交易所市场还是银行间市场,国债发行利率持续低于二级市场收益率,这往往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直接推动了市场利率的不断下行。
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也表现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发行利率渐趋一致。在以往,由于两个市场流动性的差别,银行间市场的发行利率往往高出交易所市场0.5%左右,但今年的情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12月10日,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十四期国债期限7年,中标利率2.90%,12月18日在交易所市场发行的十五期国债期限7年,中标利率3.00%,银行间市场比交易所市场反而低了0.1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原来相对分割的两个市场正在逐渐走向统一。
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还表现在交易所市场发债总量有重大突破。自1997年6月银行间市场成立、国家将银行间市场作为主要的债券市场来培育后,交易所市场的发行量一直不高。1998年发债数量为零、1999年发行两期总量为360亿、2000年也是发行两期总量为260亿,今年截至12月18日,交易所市场已经发行了五期总量为960亿的国债,已经远远超过前三年的发债总和,充分显示了交易所市场对国债有着非常旺盛的需求,而且交易所市场确定的招标利率相对较低,财政部也因市场的需求适时调整发债策略,从而大大降低了发债成本。江明波
短信圣诞站送大奖:数码相机、CD/VCD…好机会别错过!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