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
总体小幅增长行业表现各异
2001年业绩总体情况
在剔除了刚发行未上市的新股、部分行业中不具代表性的公司后,我们对沪深交易所1029家上市公司进行了2001年全年业绩预测。
根据我们的预测,2001年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净利润为9645.38万元,同比增长2%;平均每股收益为0.215元,同比下降4.4%。平均净利润上升而平均每股收益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新发、送配及增发引起的股本扩张所致。
在1029家公司中,2001年盈利公司为972家,占总数的94.46%;亏损57家,亏损面为5.54%。亏损公司主要分布在化工、轻工、广播电视及设备、运输设备及零部件、食品饮料等行业,同样是这1029家公司2000年度亏损的有54家,亏损面和2001年相差不大。2001年和2000年相比平均净利润上升的公司有572家,占总数的55.59%,在2000年亏损的54家公司中,有27家扭亏,说明2001年新增了一些亏损公司。
我们还对5家PT公司和24家ST公司进行了预测。在5家PT公司中,2000年亏损4家,2001年扭亏的有2家。24家ST公司中有11家在2001年盈利,占总数的45.8%。
2001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小幅增长的原因主要有:
●总体经济增长率回落。
由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和美国“9.11”事件的影响,我国出口增速呈现下滑之势。统计显示,出口一季度同比增长14.7%,上半年降为8.8%,7、8月同比分别增长6.6%和0.9%,预计全年增长4%左右。与此对应,我国总体经济增长也呈现逐渐走低的趋势,我国第一个季度的GDP增长率为8.1%,上半年为7.9%,前三个季度为7.6%,经济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政府监管趋于严厉也压缩了上市公司业绩的水份。
2001年许多涉嫌做假的上市公司被调查,郑百文董事和为郑百文出具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被处以个人罚款,郑百文、银广夏等造假案中涉嫌犯罪的人员则被移送到公安机关,这些案例显示上市公司财务做假的成本和风险加大,利润“包装”受到限制。同时,证监会还发布一系列规定来促使上市公司改善治理结构,上市公司利用不规范的关联交易等手段进行利润调节的行为大幅减少。这些都对于2001年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
●会计政策变更也对上市公司总体利润产生影响。
财政部于1999年10月要求各类股份有限公司计提坏帐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四项准备)。而财政部于2000年底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不仅要求提取上述四项准备,而且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也纳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委托贷款则视同短期投资进行核算,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八项准备)。由于这些计提将冲减上市公司的收益,因此也对2001年上市公司的总体业绩产生了负面影响。
总体小幅增长行业表现各异
各行业业绩变动状况分析
按国泰君安研究所划分的20个行业大类,2001年有13个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7个行业下降(见附表)。平均净利润增长前5个行业分别为机电设备、轻工、商贸、文化产业和医疗卫生业,其增长幅度分别达到108.15%、50.48%、45.42%、17.33%和14.39%。机电设备、轻工、商贸行业增幅超常的主要原因是行业内部分公司的扭亏幅度较大,机电设备中的广船国际2000年亏损为7个多亿,ST自仪、ST鞍一工分别亏损2个多亿和1个多亿元,而2001年这些公司将转为盈利或者只是微亏。类似的还有商贸行业中的ST九州和轻工行业中的科龙电器。轻工行业增幅较大还有一个原因是青岛海尔的利润增长3个多亿元使得行业平均利润增加。如果剔除这几家公司的影响,机电设备、轻工和商贸行业的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8.83%、10.49%、10.21%。文化和医疗卫生产业都是目前国内典型的成长性行业,其中医疗卫生业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
2001年平均净利润下降前5个大类行业分别为建筑业、化工、信息产业、纺织和食品饮料,其降幅分别达到32.93%、14.35%、12.44%、9.74%和9.71%。建筑业和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较为密切,虽然行业整体在2001年继续增长,但由于上市公司在行业中的代表性不强,因此和行业整体表现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偏离,上市公司中有些公司业绩出现滑坡。化工行业则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较大,石油、石化和化工产品价格下跌,导致行业效益全面下滑。信息产业业绩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受国际信息产业全面调整的影响,产品需求大幅减少。纺织行业出口增速大幅下降,产品的价格下跌。食品饮料行业中由于白酒开征了消费税,白酒类公司的业绩所受的影响较大。加上白酒类公司在整个行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而其他细分行业的增幅都较小,因此整个食品饮料行业业绩降幅较大。
由于股本扩张等因素的影响,2001年平均每股收益上升的行业有7个,而下降的有13个行业。附表还显示,许多净利润变化幅度大的行业的平均每股收益的变化幅度也比较大。
按照国泰君安研究所划分的104个细分行业来看,53个细分行业的平均净利润上升,51个细分行业平均净利润下降。在业绩上升的细分行业中,升幅较大的是贸易、仪表、磨料模具、船舶重工和家电行业,分别上升了246.61%、226.81%、186.09%、173.95%和119.41%。贸易行业的上升也正好解释了大类行业中商贸行业的升幅。磨料模具中的四砂股份等减亏幅度较大,对细分行业影响较大。仪表和船舶重工行业的扭亏幅度较大。家用电器行业则主要是青岛海尔和科龙电器的影响。也正是这些细分行业的影响,其所属的大类行业的增幅才比较大。
在业绩滑坡的细分行业中,平均净利润下降幅度较大的行业为广播电视设备配件、氯碱、化纤制造业和广播电视设备(以彩电为主)和铅锌铜,下降幅度分别为64.06%、56.55%、38.67%、36.14%和35.15%。广播电视设备及配件行业主要是由于行业本身的衰退和产品价格下降引起的。氯碱行业内的大部分上市公司业绩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产品的价格下降所致。化纤行业上市公司业绩的下降主要是产能增长过快,再加上进口产品的冲击导致大部分产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整个行业的经济效益出现了明显的下滑,铅锌铜行业主要是由于行业内的订单减少所导致。
在104个细分行业中,平均每股收益上升的有43个行业,而下降的有61个行业。上升幅度较大的分别为磨料模具、船舶重工、橡胶制造业、仪表、贸易等行业,下降幅度较大的分别为酒、广播电视设备配件、建筑业、氯碱等行业,基本与平均净利润的变化一致。
从影响明年总体业绩的因素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宏观经济环境。由于世界经济周期性下降和“9.11”事件的影响,2002年世界经济将陷入衰退,由于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较高,因此我国经济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影响。部分出口拉动的行业如纺织等将受到一定的影响。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一因素在2002年对各行业的影响也将逐步显现。上市公司的受影响程度将由各所属行业目前的开放度和我国所作出的承诺决定。我们认为入世后受益最大的行业将是港口和纺织等,而受冲击最大的将是汽车零部件、农业等行业。
二是监管政策。2002年监管的趋严将继续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2001年由于监管的加严,上市公司业绩的真实性有所增加,我们预计在2002年,由于管理部门的监管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将更为规范,业绩的真实性将继续提高。
三是税收政策。2002年,税收政策的变更也将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其一是所得税政策的调整,国家已经明确规定“从2002年1月1日起,除法律和行政法规另有规定者外,企业所得税一律按法定税率征收”,也就是说按33%征收。由于上市公司2001年还可以享受先征后返政策,2001年上市公司总体平均所得税率我们预计将为22%左右。我们预计2002年上市公司中还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的公司估计约占公司总数的25%左右,上市公司税收政策变化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将达10%左右。所得税政策调整的另一种可能性是将对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率进行统一。假如把所得税率统一至24%的话,上市公司的总体所得税率和2000年及2001年相比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不大。其二是增值税政策的变更(未定)。在“十五”期间,税收政策的另一个改变将是增值税将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消费型增值税准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购进的固定资产所含进项税额,而生产型增值税却不允许。这一政策变更意味着企业的生产成本将下降,企业的利润增加。由于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等行业缴纳的是营业税而非增值税,而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等又享受免增值税的优惠,去除这些行业公司的影响,我们推算上市公司的总体业绩由于这一政策的变更增加幅度大约在7%左右。这一政策的转变也能够增加上市公司对固定资产的投资需求,从而进一步带动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
综合上述因素,我们预计2002年上市公司总体业绩不会有大的增幅。
预计表现较好的行业
从行业角度看,由于有效需求的不足,加之在中国加入WTO后绝大多数国内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因此2002年行业的发展环境恶化。我们预计2002年将有三类行业表现较好,一是一些处于生命周期前段的细分行业,如环保等,二是一些内需型的行业比如房地产等行业。三是一些国内垄断的行业如中药等。
环保:2001年预计全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020亿元,年增长率约为14%;环保产业利润增长率在13%-14%之间,环保产业整个行业的利润可望达到130亿元。2002年,预计全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180亿元,年增长率约为15%,环保产业整个行业的利润可望达到150亿元;在环保技术装备领域,水污染防治和空气污染防治产品仍将是主体,环境工程设计、施工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年增长率将超过15%,环境污染防治设施运营可望取得较大的发展。
房地产:2001年房地产市场规模扩大,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竣工与销售面积同比都有20%以上的增长。销售价格同比也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在上海、深圳、北京等高收入地区,房地产市场已进入一个稳定、持续高速增长的时期。由于我国的人均居住面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住宅市场将有巨大的潜力。
中药:我国中药行业有着比较竞争优势,随着人口老龄化、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地增长、医学模式的变化、化合物新药研制的巨大投入和研制新的化合物的难度越来越大,天然药物不断吸引着投资资金的进入,其发展前景看好。总体来讲,2002年仍能维持平稳的增长态势。
新浪闪烁短信,闪亮登场,传情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