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张刚 黄小伟
“银广夏”是一个分水岭。
此前,股市中的人们只是模糊地知道“股市要规范”;此后,上千亿甚至更多的资金似乎在一夜之间蒸发掉了。按照一家证券公司操盘手的说法:这是一个明白无误的信号!
前后延展4个月的时间,沪市大盘跌落了731点,从6月份的2245点到10月22日的1514点。
这4个月,留给中国股市的印象与痛楚之深刻,超过了10年间任何一次的大熊市。任何一个参与者,此前都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6月底或者7月初,还不断有股评家在透露着7月或者下半年的好消息。7月11日,就有一家知名晚报发表题为“7月流火蕴生机”的股评。之所以“蕴生机”,作者依据的是申奥、中石化上市冲击、中报亮相股市等的影响。同是7月,一家经济类报纸的财经文章也提出了“下半年将拉起四根阳线”的意思,申奥、入世被列入其中。
2001年普遍被人们期待为“监管年”,监管层在今年的强硬措施及刚性政策似也一反常态地多了。无论是基于调研还是源自理论的举措,监管层的初衷或许是好的,但左右情势的,不是监管层,不是政府,而是投资者,或者市场。
7月24日,烽火通信、北生药业、江汽股份、华纺股份四公司刊登招股书,并披露其经财政部核准的国有股存量发行方案。国有股存量发行的市盈率,烽火通信高达52.37倍,北生药业46.24倍,华纺股份41.36倍,最低的江汽股份也有25.80倍。其中烽火通信减持价高达21元。因国有股存量发行价远高于市场预期的按净资产值减持之价格,公告当日,沪市即暴跌32.55点,收于2136.45点;深市暴跌88.96点,收于4499.38点。
“屋漏偏逢连阴雨”,倡导经济全球化,并充当世界宪兵的美国,最终给自己惹来了麻烦。我们当然要谴责“9·11”事件始作俑者的恐怖行径;但是,我们也关注这给全球特别是中国股市带来的恶劣负影响。
10月23日,中国政府之于的股市“纠错”或曰“救市”,让A、B股市场的股票全面上涨。对于长期低靡的股市而言,诚然可喜,然而谁会确定地说:“我们今后不再走这样的弯路”呢?
摸着石头过河,是邓小平著名的“三论”之一;我们至今还在感慨他的智慧。但是,我们需要弄懂的是:一意的孤行不是探索!
操盘手:一夜之间朋友们走投无路!
那些朋友到现在还没有露面,他们的股票都是跌幅达到100%的,比如以前20来块的股票现在十一二块。
“银广夏是我们噩梦的开始。整个的7月份,(股市)已经开始不行了。7月初,大家的认识还不是太明朗,在经历了大牛市之后,有些人认为有个适当的回调还是比较正常的。”
A吸了口烟,以平静自己的情绪。毕竟那段经历之于他而言,是痛楚的。
”事实上,银广夏事件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明白无误的信号,(股市)马上就有一场暴风雨来了。因为,如果说做样子的话,(0048)中科创业就够了,把0048做深做透就行了;如果说做一个‘榜样’的话,把它足够地挖掘就够了。如果还不行,还有0008,亿安科技。把这举一反三,就行了。
“但是它(中国证监会)挖掘了一个新的东西(银广夏)出来,(这)对市场的影响,我们认为,一定会是一场深入持久的风暴。那时我们就很紧张。
最紧张的是我跟这个圈子里的朋友,他们是介于黑白两道的;我个人也做盘,但我这个是白道盘,是证券公司的盘,他们的盘,就不太好说了。这些朋友,有一条线,我们不是称某系嘛,‘某系’的朋友,一个都找不到了,手机全关了,电话没人接。这些朋友都是我特铁的哥们,我去的话,他们接待,他们来也一样,我接待;我们也交流一些信息,也有小量的、礼节性的合作。突然之间,一夜之间都找不到了,我非常着急。我就发现有问题了!
“当时,我很苦恼,然后我们就(开)紧急会议,在开会的时候我还不停地打电话,还托朋友去问,但都找不到了。之后,我们毅然决然地决定给‘友情参与的朋友’出货。”
A的话语经常停顿,他似乎在极力地回忆。
“那些朋友到现在还没有露面,他们的股票都是跌幅达到100%的,比如以前20来块的股票现在十一二块。这个时候,是夜不能寐的。方方面面很难交代的,这些盘子就成了没爹娘的孩子。他们都已经到了连个人信用都能放弃的时候,就是走投无路的情况了。
然后我们拼命地攒仓、拼命地出货。我们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出了8个多亿的货,在每天都是很低靡的情况下,出这么多货是很不容易的。最后是20多只股票出了8个多亿的货。到大盘10月见底的时候,包括‘9·11’事件之后,我们都是很轻的仓位了。虽然有一点损失,但上半年还是赚钱的。”
“现在我们的理念是很清楚的,就是问题看不清楚,决不轻易出手!”
A说这话时,语气的沉重是明显能感觉到的。
“我刻骨铭心的就是:一夜之间朋友全没了。而且跟他们还有合作的项目;所幸的是我和他们没有资金往来,否则,我不是要考虑自己也要消失吗?!
当然,我们作为一个比较大的、比较正规的机构来讲,最近我们并没有亏多少,我们在国债上狠狠地赚了一笔。我们马上回头做国债,二十年浮动利率的,从一块零三分涨到一块零八分,赚了1000多万。”
“我们并没有象其他的机构一样转向基金,因为基金也不是很好。”
在A所在的公司里,有至少10个亿的资金,被A及其同事掌管。现在,他们象征性地留了2个亿左右在股市里。
“我们不能没有这块业务吧?”A以显然带有无奈地口气,结束了他痛苦地回忆。
编辑手记:按照A先生的意思,他应该是一个受害者。确实,学术界关于私募基金及代客理财合法化、规范化的呼声,在新世纪的第一年异常地高涨;专家们的意思是:私募基金规范化其实也是与国际接规的表现之一,也是真正市场化的一个要求。即使是监管部门,也有这种趋势;今年1月,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在证券期货监管会议上,就首次提到了“代客理财”这个说法。
如果我们有限度地接受这种说法,并认可A先生是受害者的话,那么B先生也同样是一个受害者,只是其遭遇与A的截然不同。
客户:我遭遇代客理财陷阱
B先生认为象他这样年龄的都是比较理性、冷静的投资者,他们崇尚的是一种稳健的投资方式。但他再次的困惑是:我们以前都觉得很准确的经济理论,为什么会导致一次再次的失败呢?
在国内打拼多年的B先生,将自己辛苦挣来的几百万港币,交给了香港汇丰银行卓越理财。他这样做的理由是,当时国内的经济形势“不是太明朗”;而NASDAQ、道琼斯则折射着利好的光芒。
在看了对方出具给他的历年业绩报表,并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后,他期待着这笔交易每年能给他带来25%的稳定收益。为此,他付出了6%的服务费(一般为5-7%);即使如今,他甚至还没有怀疑过汇丰银行的信用。
对方帮助B先生进行了基金组合。根据一张表格上列出高风险、低风险、中高风险、中低风险的基金,对方进一步说,如果是中长期(5-7年)组合,每年收益达到25%是没问题的。B先生则填写了委托书,并将钱汇到了帐户上;当然,对方还为他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比如,在所有汇丰银行可以免排队。
半年过去了,B先生询问了一次,对方答复“跌了一点”。此后,类似的坏消息一直不断,B的几百万港币,也跌到了最初的一半;而对方总有理由来支持他们的负面业绩,2000年上半年的油价波动,始自2000年下半年NASDAQ下跌,道琼斯下跌,今年上半年的IT业萎缩,“9·11”导致的经济大衰退;而且,他的几百万港币,也几乎是以每一次事件下降10%的速率跌落的。
B先生保留的意见是:“你(卓越理财)都应该考虑这些问题啊!”但这种几近无奈的责备,又显得如此苍白,因为对方没有保证,隐含的意思即“不排除有跌的可能,也不会对这些钱进行保底”。B先生最后一次询问是在今年年中,他遭遇的是“网络股又出现问题了”;他询问对方,“那该怎么办?要不要卖掉?”对方认为,“卖掉不就赔死了?等一等吧”。
“我没有理由不认为自己上当了!”这是B先生最想表达的意思。对方的理由他并不排斥,因为大家有目共睹;可这些问题能不能回避呢?B觉得应该打个“?”
当然,他最后也没有把这些钱套现,毕竟,不到两年即损失了一半的血汗钱,B先生一时还难以接受。
让B先生总结这次的经验,他觉得应该是,代客理财其实是跟着股市走的,股票上涨则基金组合升值,股票下跌则基金组合贬值。而且,他的在香港做基金的朋友也认同或提倡这个观点。由此,B先生体会到了经济全球化的涵义:设若某个地区、某个市场、某个行业是一个装着鸡蛋的小篮子,这个小篮子又被装进了全球经济的大篮子;如果全球经济出了问题,大篮子倒掉了,小篮子里的鸡蛋亦不能免受其害。所以,想靠代客理财规避风险,无疑是痴人说梦。在当时,B先生恰是想在国内储蓄,持有外汇,并靠代客理财这样的投资组合来规避风险。而像他这样想法的人还很多。
B先生认为象他这样年龄的都是比较理性、冷静的投资者,他们崇尚的是一种稳健的投资方式。但他再次的困惑是:我们以前都觉得很准确的经济理论,为什么会导致一次再次的失败呢?他反问,“你说,我们现在还能投(资)什么?”结论当然是他自己最想说的“什么都不能投啊,现在!”
所以,B先生现在最大的乐趣是每天去打高尔夫球;这样的人同样很多,在深圳。与其几百万在一年或者两年内打水漂似地跌完,还不如每年拿出几万元来消费呢!
B先生现在帮着他太太做一个连锁幼儿园。搞经济多年的他认为“这很辛苦”,却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背景资讯:中国十年“政策市”
1991年8月
1990年12月8日,深市大跌。至1991年8月,连跌9个月,一片恐慌笼罩中国股市。9月2日,有关领导出面;9月7日,资金开始秘密救市。国庆后,深发展从14.65元开始,仅仅几天就站稳26元。10月上旬,沪市大盘摸高至1429点,上涨幅度达140%!
1992年5月
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交易价格限制全部取消,股市交易价格开始尝试由市场引导。仅仅3天,股票价格就一飞冲天,暴涨570%!其中,5只新股市价面值竟狂升2500%至3000%!
1994年8月
沪市大盘由1993年2月的1558点下跌到1994年7月底的325点,跌幅79.14%。1994年7月30日,各大传媒刊登《中国证监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就稳定和发展股市作出决策》,其中提到: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三大利好政策果然立竿见影;8月10日,沪市指数上涨111.72点。
1996年12月
1996年年初,中国股市走熊三年,许多股票跌至极点。4月1日,国务院批示要“稳定发展,适当加快”。十几天后,股市高升。至12月12日,上证综合指数涨幅达124%,深成指涨幅达346%。
1999年“5·19”
1997年5月沪深股市下跌,大盘步入漫漫熊途。1999年5月19日,股市在网络股、相关讲话及社论的影响发生井喷。6月25日,两市成交量竟达830亿元,创造了历史纪录。
2001年10月23日
沪市大盘从2245点最低降至1514点,跌幅达到32.70%。中国证监会宣布停止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出售国有股的消息公布后,沪深两市大盘飙升。至11月1日,沪市已达1700点。
散户:给我一个继续的理由
陶晶给自己心情一个解脱的理由就是:大家都在赔钱。
她说自己相对于那些亏了几十万,几百万的人来说,自己被套的几万元又算得了什么呢?但是她又说:“如果解套了,我真的不想再去炒股票了,因为我在股市上的收获和股市上给我压力并不能成比例,关键是不想受这个罪。”
9月初,陶晶以7元左右的价位买了ST九州,没想到这个股票却不停的下跌,按照陶晶的想法,这支股票曾经到到7元多的价位,所以她很有信心的在6.5的价位上又买了2万元。但事情并没有按照她的预想,股票到了6元价位,她咬咬牙又投进去了2万。事情却越来越糟,这个陶晶寄予很大的希望的股票又下到了5元的价位。“我们再也不敢买了,因为谁也不能确定下面会怎么样?”这2万元的损失却让陶晶很难受,因为那是从自己的存折拿出去的。
虽然从不相信小道消息,但是,陶晶最想问的问题是自己什么时候能解套。这个想今年能买车的散户唯一的愿望是自己在股市上的钱能尽快套现。“我最大底线就在明年上半年,如果不能解套,那就只好”割肉“了,真的不想炒了。”
让陶晶有此“绝情”念头的的原因是她所说的“信息不对称”。本来她对股市还是充满信心的:申奥的成功、国家队的出线、入世的临近,这些利好的消息能不对股市有刺激作用吗?但是美好的愿望没有实现。陶晶就开始找原因,“这么多上市公司都在骗人,都在造假,你说我们还能相信谁呢?”陶晶感觉自己赔得非常不心安理得,“这不是我们的投资失误而是别的原因”。
陶晶相信自己的判断,10月23日,股市以让人难以置信的涨幅让陶晶相信政府不可能不救市,“你说政府不肯能不管吗,大家都套在里面。”
但是,她退出去的决心没有变,“如果有一天我还进入股市,除非有人告诉我他愿意先支付我一部分钱。”笑过之后,她又补充了一句:“等中国股市变得更加规范以后,我再进来玩。”(因众所周知的原因,文中的“陶晶”为化名)
编辑手记:在编辑这组稿子之前,一位网友的只言片语曾让我感到了什么叫做绝望。她在东方马德里--吉林四平市的一家企业做会计。她的薪水不高,所以,她甚至连来北京游玩的路费都要斟酌再三;当然,最后她放弃了。她买了北京巴士、北亚集团和中关村三只股票。如今跌去了一半;在QQ里,她敲在屏幕上这样一行字:股市死了,再跌我也要死了!
证券营业部经理:我见证了他们受伤的过程
股市又显现出其戏剧性的一面,10月22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报道了证监会暂停国有股减持的通知。陈纪元的电话随即响起,来电者是营业部的同事,他们的交流的主题是明天的业务的安排,他们很清楚的预知,明天将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
陈纪元感觉出了压力,这个北京证券三元大厦营业部的副总经理直接的压力是:9月24日到9月28日一周时间里,新开户的股民只有12户!达到这个新开不久营业部开户数的历史最低点,而其最高峰时有150户。这并不是这个业绩不错的营业部经营不善,而是整体性的股市低迷带来的负面效应,“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短短几个月,中国的股民经历了一个难熬的心理历程:焦虑--痛苦--失望--麻木。变化的直接原因是股市从2200点下跌到1514点,中国股市总市值整体缩水1.7万亿元。“虽然股市上是虚拟资本,但不要忘记了损失的都是中国人自己的钱”。一个大户边说边拍着自己的胸口。
但股市又显现出其戏剧性的一面,10月22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报道了证监会暂停国有股减持的通知。陈纪元的电话随即响起,来电者是营业部的同事,他们的交流的主题是明天的业务的安排,他们很清楚的预知,明天将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
10月23日,北京证券三元大厦营业部的值班人员感觉出气氛的一寻常,早上8点钟,就有大批股民拿着报纸冲进营业厅,他们在焦急的等待今天股市的根本变化,营业部的工作人员也被股民紧紧包围,询问投资倾向。
不出所料,开市后股票全线飘红,陈纪元和她的同事见证了这个中国证券史上罕见的一天。200多条线的电话委托业务一时竟忙不过来,这与10月22日股市狂跌53点的景象截然不同,“23日的业务量是22日的5倍”。
感觉自己松了一口气,陈纪元回过头来总结过去的那几个月,她用了“痛苦”这个字眼,她的证据就是两个硬指标:一是新开户数的暴跌,另一个就是营业部的资金在撤离。按正常情况,营业部里的流入资金应该大于流出资金,但是在9月至10月间,两个月没有新股发行,流出资金大与流入资金。陈解释说这是资金在寻找出路。幸亏陈和同事及时抓住了国债这个点,留住了不少准备流出的资金。
10月23日后,陈纪元对其所在的营业部里的投资做了一个调查,调查的结果并不令人兴奋。普遍投资者认为23日行情只是两天热点,对是否追加投资心存犹豫。原因不言自明,大家都市场不看好,上市公司的公信力丧失。股民对上市公司的疑问也越来越多,在投资上,股民开始逃配股逃增发,市场的投资气氛很差。“如果市场让投资者从长线买进变成长线套牢,整个股市不能形成财富效应,那会还会进来投资呢?”
市场仍旧不明朗,投资者唯一能做的只有无奈的等待,“现在大家最关注的依旧是政策的调整”,陈说。
背景咨询:中国股市庄股名单
大户:这是一个非理性的波动
和其他投资者被套牢的情况相比,韩建功很“幸运”的逃过了这一劫,没有理由不相信,这种幸运是建立在他对股市的准确判断上。从一个玩的散户到专业的大户,他在股市沉浮中积累的经验是正是别的投资者欠缺的。
这位面前有两台股票分析机的大户把这次股市震荡定性为非理性的,而且这次股市的跌幅之深,时间之常,杀伤力之大都是以前没有过的。虽然听到过不少关于证监会暂停国有股决策的议论,但韩建功却认为这样的决策是尊重市场的。
这位在股市中已有几百万运作资金的股民96年才入行炒股,刚开始是自己的2.5万元。炒了一年后,发现自己只剩下1.7万元了,这下他急了,一急又被套了。他说,就是在这套与解套中间,他学会了理性投资,学会了怎么在股市上规避风险。
韩看起来非常崇拜巴菲特--一个股市英雄,但他的电脑上的“知止而有得,谋定而后动”却泄露了他理性投资的秘诀。“我之所以没有在这次被套,就是注意到资金在撤离”。
在韩建功看来,10月23日的行情只是一个紧急启动,并不会带来新的行情,所有大的行情累积起来的,23日那天他唯一决定就是买进了几支有前途的股票,“目前的行情还不明朗,我们唯一做的只有等待。”
但韩有其独立的见解,他看好一些类似蓝筹股的股票,他总是时不时的提起五粮液、燕京啤酒。他的理由是这些没有被炒作的股票潜力很大,“最起码我能用燕京的股票换他们的啤酒,银广厦的股票能换什么?”韩又一次用他的方式诠释着自己的投资理念。
背景资讯:
中国股市大讨论
2000年底,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对股市中的违轨基金、庄家操纵市场等的现象,发表了一系列批评性言论。由此,拉开了一场“股市大争论”。有人甚至将他的言论视为春节后股市下跌的“导火索”。
春节前,《证券市场周刊》发表文章,对吴敬琏的言论提出了9大疑问。2月8日,新华网发表署名新华社记者的文章,《风物长宜放眼量》,认为中国股市发展10年来,成绩还是主要的,不能以监管之名阻碍证券市场的发展。国内三大证券报均以显著位置转发了这篇报道;股市也因此而小幅反弹。2月11日,厉以宁、董辅礽、萧灼基、韩志国、吴晓求5位著名经济学家,联合出席一个研讨会,对吴敬琏的言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对“婴儿般”的中国股市不能过分苛刻。三大证券报再次以显著位置予以刊登。争论由此升级。
此后,《财经时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华工商时报》等报纸,继续发表支持吴敬琏的文章,认为不应对吴的言论做断章取义的理解,所有讨论,都应以吴敬琏早些年出版的《何处寻求大智慧》的学术著作为准,因为那本著作系统地表书了吴对中国股市的观点。
新浪闪烁短信,闪亮登场,传情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