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映宏
上市公司难渡“哺乳期”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不过,近期越演越烈的上市公司受当地政府、大股东哺乳似扶持的现象再次向市场敲响警钟——在我国已经加入WTO、国内企业竞争日益国际化的今天,上市公司运作必须尽快完成向市场化的转型,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ST中纺机(600610)是近期受“哺乳”的案例之一。该公司拟将2000年底的存货中帐面净值为13344万元的产品剥离至第一大股东太平洋电机,公司同时还将对太平洋集团的13344万元的债务进行剥离。在大股东太平洋集团2000年底资产负债率已经高达71%的条件下,如此无私支持上市公司ST中纺机卸包袱的举动,的确让人感叹!在这个案例中,投资者还能看到地方政府为了挽救类似上市公司而出台的扶持性政策。
无独有偶,ST康赛(600745)的第二大股东天华控股及其关联企业华天电气分别将其所持有的天华骏烨的90%股权无偿捐赠给该公司。天华骏烨是一家成立不到1个月的公司,注册资本6500万元,据此,ST康赛此次得到的捐赠为5850万元。这些捐赠虽然不能直接计入当期利润,但可以计入到资本公积中——ST康赛第三季度的每股净资产为0.59元,此次捐赠给ST康赛带来的每股净资产的增加数为0.48元,该公司净资产因此可以达到每股1元以上!
不仅是T公司会得到“哺乳”,其他经营正常的上市公司也会得到诸如补贴收入等方式的扶持,这也已经成为了“惯例”。记者近期在采访某上市公司时,该公司董事长津津乐道的,是市长如何重视该公司、政府如何将旱涝保收的项目,以及将该市其他企业投资的好项目低成本强行划给该公司等。
投资者对大股东以及地方政府“舍身救子”的原因其实已经看得十分清楚了——无非是想将上市公司催肥了,或者是尽力挽救其生命留住“青山”,最终目的还是想通过上市公司来“募集资金”。从整个证券市场的角度出发,究竟有没有哺乳这些上市公司的必要?
绝大多数被救济的上市公司,都具有管理混乱、市场适应能力较弱、产品不具备良好的竞争力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目前大股东等关联方挽救这些上市公司的方式,就有如对一个得了重症的病人打强心剂一样,但强心剂是不可能真正救活一个人的;他们所采取的挽救方式,是非市场化的短期行为。更为可怕的是,相关上市公司在政府和大股东无微不至的呵护下,越发会成为丧失了起码市场适应能力的“婴儿”企业,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监管层已经对此给以了关注,近期出台的关于上市公司退市的最新规定,就缩小了类似挽救上市公司生命的操作范围。
在加入WTO、监管市场化等背景下,相信类似上文所举的例子将会逐渐减少。上市公司本身及其关联方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加强自身运作的市场化,才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成长壮大起来,立于不败之地。
清醒看世界 评2001年十大新闻赢掌上电脑MP3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