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股评黑嘴,人们深恶而痛绝之。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面向公众开展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行为若干问题的通知》,严禁股评家信口开河,欺诈客户,否则,因此遭受损失的投资者可依法提起民事诉讼。几天前,我国的第一例股评案结案,小股民获胜,撰写了不实文章的股评家赔偿损失。这是一个很小的案件,但是用当地法院的一句话来说,它的意义非同一般。
2001年12月7日,对于山东的一个普通小股民——张全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日子,他打了3年多的官司,终于有了最后的结果,今天他在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的执行庭拿到了84826.10的赔偿金。这也是我国的司法部门受理的首例股评案件。当天,张全家对记者说他挺高兴的,用了三年多的时间,这过程是非常艰辛的。
1997年3月,张全家在山东淄博的一个报摊上买了一份报纸,该报头版头条刊载了一篇题为《湘中药自信潜力无穷》的文章,作者是一个署名叫熊劲松的人,而文中的湘中药几经更名,现在已更名为紫光生物。作者在文中称,曾打电话去湘中药询问过,并得知湘中药的董事长申甲球在几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这么几个方面:即该年公司业绩将增长一倍以上,净利润将达到3500多万元,每股收益5毛钱,届时公司的总资产将会达到8亿元,而公司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已经在吉林省租用了一块1200亩的牧场,作为养鹿基地和人参培养基地,并且公司为了进入国际市场,已经通过了美国和韩国的FDA产品认证。另外,为了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公司产品不出厂,只采用邮购的方式购买。
张全家看了这报纸的报道以后,感到这个上市公司非常有潜力,就决定买入这个股票做这个公司的忠实股东,逐步买入,逢跌就买入,逢跌就买入,但是一路买下来一路跌。
就这样,张全家在1个多月的时间了,逢低便购入湘中药的股票,共计16次,买了27500股,投入资金343590.37元。但此后不久,湘中药公布了1996年的年度报告,结果与那篇文章相差甚远,而其股价也从13元左右,跌至7元左右,张全家被迫割肉出局,损失了79577.66元。在湘中药的1996年年报中明确写明:该年公司的净利润仅为1562.80万元,每股收益0.217元总资产1亿多元,而且公司并没有同时通过美韩的FDA认证。另外,公司并非不让产品的出厂,而是开通了24小时的打假热线。在吉林省租用的1200亩地也根本不存在,公司只是与辽宁省的某企业有联营投资建厂的协议。这些真实的数据无疑可以表明,那是一篇虚假的股评文章。于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999年,张全家便将该文的作者及刊载该文的报社告上了法庭。2001年6月,山东省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小股民张全家胜诉,并获股评文章的作者熊劲松赔偿84826.10元。胜诉后的张全家对记者表示:“我认为他们是蓄意的,联合性的,比如报社和股评人。我希望股评家今后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坑害广大股民,害人害己最后还是害自己。”
在走过了三年的上诉之路后,张全家终于拿回了损失,他是幸运的。这起案件也再次向那些喜欢信口开河的股评家敲响了警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目前的有关法律制度并不完善,股民要告股评家并获得赔偿还有许多法律障碍,比如法律依据欠缺,举证困难等等。因此,投资者在依据股评作出投资决策之前,仍然要小心谨慎。
经济半小时记者/万红
清醒看世界 评2001年十大新闻赢掌上电脑MP3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