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上海特派记者 韩国飚
11月14日,中国证监会和外经贸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此后,很多媒体刊登了上海外企排队上市的消息,认为外企大概在明年年中就会亮相A股市场。然而,被媒体列入即将上市名单的外企却公开表示,目前没有上市计划。
记者为此专门向上海市外资委以及有关券商、外企进行了了解。综合各方情况得出的结论是,外企上市还不会那么快,但外企上市肯定将给中国股市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排队上市根据不足
有媒体报道说:上海市外资委曾透露,目前上海已完成股份制改制并有意向上市的外企已达14家。对这一说法,上海外资委负责新闻发布的一位女士明确表示,从未向外界披露过这一信息。这位女士说,目前,和外资委接触的、有意向上市的外企确实有,但还没有进入实质性的上市进程。排队上市这种说法不确切。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被媒体列入有意向上市的外企行列,其媒体主管张丹丹说,虽然从长远来讲,汇丰对在国内上市感兴趣,但迄今香港汇丰银行还没有在国内上市的计划。国内最大的券商海通证券也明确表示,海通与有意向上市的外企有接触,但目前没有承接任何外企上市案例。
上市存在很多制约条件
与以往相比,《意见》对外企上市的规定条件变得更加宽松。除了对“按规定需由中方控股(包括相对控股)或对中方持股比例有特殊规定的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后应按有关规定的要求继续保持中方的控股地位或持股比例”作出原则性规定外,对上市后外资股比例的要求已明显降低,即只要求“不得低于10%”。同时《意见》还为今后外企通过低成本买“壳”上市扫清了障碍。
海通证券投资银行管理部总经理张赛美认为,这些政策性的意见确实为外企在国内上市扫清了关键障碍。
但是,在具体操作上还应该存在许多制约。比如,在中国,很多外企都是比较大的跨国公司,原料、销售两头在外,特别是一些加工类企业,国内的外企和同一集团在国外的企业做买卖,很容易实现外资转移。另外,不少外企在国内一般不止一家企业,需要通过重组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独立企业上市。因此,在时间方面,需要相当长一段时期。
张赛美说,因为外企的问题比较复杂,上市辅导期最好能拉长至1到2年,容易发现问题。据张赛美分析,最有可能抢先在国内上市的是一些相对独立的港资、台资企业,当然也有一些独立程度较高的外企。
外企上市不只为了筹资
复旦大学经济系的一位教授认为,在全球经济普遍放缓的背景下,特别是在中国12月正式入世后,中国的证券市场作为新兴市场,对全球的产业、金融资本肯定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外企在中国上市主要有两个功能,第一是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外企肯定希望使用更低廉的资本来拓展产业。第二是加速本地化,大规模拓展消费品牌和本地市场认同程度。应该说,很多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境外的资本是很充裕的,他们在国内上市可能更看重的是本地化、更低成本地打响消费品牌、树立企业形象。
外企上市将给证券市场带来革命性变化
对外企上市,市场有很多担忧。特别是最近,一级市场资金面感觉有些偏紧。市场担心外企上市可能会使资金面进一步偏紧。更有市场人士担忧,因为外企普遍质量要好于国内企业,可能会出现投资者“弃内就外”的投资现象。
张赛美却认为,中国股市从来就不缺资金,缺的是市场信心。外企上市将加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质量的信心。同时,“弃内就外”现象的出现肯定将使市场的优胜劣汰功能得到充分体现,上市公司的质量将会普遍提升。
外企上市无疑将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对国内券商来说,业务也将扩大,毕竟,目前国内有外企近40万家。同时国内券商必须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市场监管水平也将与国际接轨。政策市效应将快速减弱,市场化程度大幅提高。所以,外企境内上市可能会引发中国股市的革命性变化。
《环球时报》(2001年12月04日第十二版)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