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史美伦指出,基金业要明确加快发展思路,这意味着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可能得到迅速发展。对市场的长远发展而言,这无疑又是一个好消息。笔者认为,基金业要发展毋庸置疑,但基金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也必须加快解决。
自1998年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证券投资基金上市以来,基金以“专家理财”概念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认购情况极为踊跃,二级市场上,受良好分红预期的支持,早期基金
几乎都受到了热烈追捧。但近几年来,尤其自《基金黑幕》问世后,投资者对基金的信心明显降低。更为重要的是,“专家们”赚钱能力也明显退步。在新股配售政策取消后,基金盈利能力急剧下降,并开始走向了大面积亏损的道路。说句实话,基金管理、经营水平及业务素质的确需要努力提高。但这并不全是基金的错。虽然A股数量已超过1000只,但能长期投资的股票又有多少呢?利润可以虚构,财务报表也可“按需调整”,绩优股转眼能变成“绩忧股”。面对这些,基金又能怎样?而且股指期货始终没有推出,缺乏避险工具,眼看股市涨不动了,能做的只能是卖出股票后不再买进,但在一个只能做多赚钱的市场里,不买股票那净值又怎会增加呢?这些外部问题不加快解决,发展后的基金将缺乏必要的生存空间。
我们注意到,市场自身也在表达这方面的忧虑。被寄予厚望的开放式基金,前两只都没有完成预定的筹资目标。的确,面对随时存在赎回压力的开放式基金,在目前这样的环境里,基金经理人也面临极大的压力。
就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而言,问题同样也很多。基金业作为服务行业,“受人之托,代其理财”是基本原则,但由于一些不规范因素的存在,如人才素质、内部控制机制等等,使得某些基金成为连普通投资者都不如的“低手”,成为市场新的不稳定因素。不难看出,基金要健康发展,需要相关的制度约束,上半年开始的“好人举手制度”以及后来的独立董事聘任制度,说明管理层已重视这一问题并着手解决,但后面的路还很长,比如基金监管法规体系的完善。此外,基金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具有良好信誉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的提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晓 理)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