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牧野
从前股民认购新股,表面上看,还不如把资金托给证券投资基金,让证券投资基金替股民认购新股。
如:一年半前的2000年7月3日发行通海高科,股民在网上摇号认购的中签率为1.01%
。股民如果手中有30亿元现金,并且有足够的亲朋好友的帐户帮忙,也只能中到认购价为3030万元的179.5万股。然而,同样是30亿元资金规模(其中相当多是股票、国债等筹码,现金远少于此数)的基金Yuls(为礼貌起见,隐其真名,下同),却在网下认购中,获得认购价为33760万元的2000万股通海高科。
过去,基金网下中新股的中签率,比股民网上中新股的中签率,常常如此这般地大了10倍以上。
不过,“通海高科”这个名字,谐音“痛害羔壳”,该新股,还在羔羊状态,就被发起人痛下毒手,掏空资金,害得变成了壳。以至该股成了一级市场的头号问题股,至今无法上市。
一级市场积极分子的基金Yuls,被这通海高科鲠住了喉咙,该新股卖又不能卖,退又不能退,却占了它10%以上的净资产。当基金Yuls的每份净资产在0.96元左右时,其市价在0.86元左右。相当于基民们视那笔新股为帐龄一年半的坏帐。何况那新股的发行价高达16.88元,即便万幸而上市,谁敢担保它不跌破发行价?
现在让几十家证券投资基金,超大规模地挤占股民申购新股的份额。股民干脆买基金,间接享受一级市场的甜头,行不行呢?有时行,有时不行。
你看,基金Jqfu,虽在一级市场大把赚钱,却又在二级市场大把亏钱,高价重仓接盘银广夏、数码测绘等股票后,这些股票连续跌停,以至那基金的每份净资产降至0.93元左右时,其市价先跌至0.83元左右。
基民看它拥有的地雷股票,品种怎么这么齐全?怕没引爆完?
我曾经看到有圈内人在电视中公开谴责:某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几家基金,专门高位接高价庄股,一级市场赚来的利润,全被它们在二级市场高买低斩其他股票而白白断送,有把左手从一级市场赚的钱,通过右手瞎折腾二级市场而有意或无意地对倒给某某利益集团了还不够的强盗理财嫌疑。
某些利益集团,既是某些庄股的第一梯队的抄底庄家,又是某些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或大股东。注意:是基金管理公司的大股东,而不是基金的大基东。基金亏了,不伤它毫毛,它照样大抽基金管理费的油水。
只有适当地约束证券投资基金在一级市场的过大特权,让它们在一级市场的利润也得之不易,它们才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甜头,不敢在二级市场轻易糟蹋掉这些利润。
2001年11月15日华能国际的发行,有了改革的很好尝试。它规定证券投资基金可以在网上申购和网下申购中参与其一,不得网上和网下都申购。基金若参与网上申购,每户申购上限跟股民一样,也是99.9万股(以前对基金可是不封上限的啊),上市也跟股民一样,第一时间可抛。基金若参与网下申购,中签上限为基金净资产的10%,可缴20%定金大量申购,网下中签率跟网上中签率名义上一样(但相对于冻结资金而言,实际中签率还是股民的5倍),新股上市后满3个月才可抛。
将来迄今在一级市场给基金们过份喂奶,让部分基金养成了在二级市场反复尿床的坏习惯。今后该慢慢断奶。中国加入WTO之后,基金和股民,都该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而不能享受超国民待遇。
或者,股民也该平起平坐地有权选择网上或网下申购,网下中签上限为个人净资产的10%(跟基金一样),也学基金的样,缴20%定金大量申购(中签率小,则定金同样多退少补嘛,万一中签率极大,而又到期未能缴足所差之款,不仅不给新股,定金还可以没收嘛),然后也在新股上市后3个月才可抛嘛。
或者干脆,一律不搞什么网下定金式的申购,而网上实打实缴足认购款的申购,也要么不设申购上限,要么设了申购上限则谁也不能例外。中签率面前,人人平等。
那才是对基金的真正断奶。断奶之后,成熟之后,也许不再尿床。
又湿了前三节文字,本想取题《断奶之后,不再尿床》。但打完上述三节,看到网上传来最新公告:定于11月22日网上询价发行的新股山鹰纸业,股民每户申购上限6万股,证券投资基金则恢复了网上无上限申购的特权。
面对基金,充满爱意,微笑之余,深深理解中国的国情之独特。
理解有关方面给证券投资基金断奶,是有点难。一断就会嘤嘤哭,一哭再喂奶,继而哄抱不停。
于是,本文之题,改为《永不断奶,经常尿床》。呕,呕,宝宝乖。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